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教与学”关系的复杂社会性 精选

已有 8367 次阅读 2018-9-17 11:37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就大学而言,“教”是由教授来把舵的,大学的基本目标是可以选择的:(1)给本科生奠定本学科(专业)的坚实理论基础;(2)给本科生奠定本学科(专业)的初等理论基础;(3)给本科生奠定本学科(专业)的从业基础。

       这样,就有多种发展方向:(1)有坚实理论基础的后续研究生教学就是专门学问的教育(专家,学者方向);(2)有初等理论基础的后续研究生教学就是专业教育(高级工程师);(3)而只有从业基础的本科生一般的只能是满足于专业上的再培训教学(工程师)。

       在社会强烈要求大学出大量专家、学者方向人才时,大学的选择就是:本科坚实理论基础+专业研究生教育。这是目前我国的基本格局。

       多数学生的家长,期望学生能成为专家、学者,很多学生也就以读上研究生为努力目标。这是考研热的起因,也是社会需求对于学生的影响。

       就想成为专家的这部分学生而言,他们希望实现本科教学的(专业)坚实理论基础教学。在用考研率来评价教学效果时,也就倾向于强化理论教学。

       无可否认的是,占绝对多数的学生是没有成为专家、学者的理想的,他们期望的是“理想的就业”。

       对于这部分不想成为专家、学者的学生而言,如果有好的(专业)理论基础,读研后再就业。此类学生满足于读上研究生,然而又不愿意成为专门化的专家。从而希望在本科只是“适当”的理论基础教学,广泛的各专业常识教育。

       但是,很多的只有专业的初等理论基础,或是只有从业基础的学生,很快的就能发现,在研究生上的难题:1)考上的概率不大;2)读完研究生后也难于成为专家、学者。他们的选择就是“就业”。在用就业率来来评价教学效果时,也就倾向于强化实践(从业)教学。

       在社会强烈要求本科毕业生能够就业时,大学的选择就是强化专业(实践)教学。

       客观上,无论如何扩招研究生,研究生的人数也是显著的小于本科生的人数,由于学生的两极分化:(1)读研、(2)就业,对于这样的一个局面,是:强化理论?还是强化实践?各校的选择显然是不同的。

       就全社会需求而言,希望本科生能够不被时代所淘汰。就学生本身而言,希望未来有足够的上升空间。

       而要在普遍意义下满足这两条,就必须在本科阶段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教学。

       从而,在科技进步显著的时代,大学的唯一选择就是:给本科生奠定本学科的坚实理论基础。也就是,保证本科毕业后,具有切实的再学习能力。

       在这个原则下,无论是考研,还是就业,学生在未来的前景是光明的。

       不幸的是,社会上的具体用人单位最为期望的是:上手就能干专业工作,从而强调实践能力。至于他的个人未来发展,不是单位考虑的事情。在这种普遍的意识下,希望大学的选择是:强化专业(实践)教学。

       在加上各行各业的复杂性以后,在一个大学内,各专业面对的实际情况也是不同的。

       总上,要在普遍意义下满足全社会需求而言和维护学生的利益(读研、或长期就业),就必须在本科阶段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教学。而必须摈弃基于当前就业的强化实践教学观。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1135302.html

上一篇:相比之下它太小了,可以或略不计?
下一篇:个人创新性理论研究论文向何处去?
收藏 IP: 1.195.108.*| 热度|

12 黄永义 吕洪波 张云 张鹰 王安良 尤明庆 范会勇 农绍庄 姚伟 郝文涛 崔锦华 贾守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1: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