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如何理解技术创新中心的0 精选

已有 5515 次阅读 2021-3-4 10:53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技术创新中心的0-1,应当把1理解为学科瓶颈性的关键技术,并且产业化。那么,如何理解0呢?

无论那个学科,总是有处于争论中的理论片段。一般地,此类理论片段与工程上的瓶颈问题有关。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争论是难于调和的。但是,无论是那个理论片段,都表现出显著的弱点:1)缺乏这个理论片段能解决瓶颈问题的系统性实验(试验)论据,或实际的系统性解决案例,只有缺乏说服力的定性论述,或是只有个别特殊案例。2)所争论的理论片段,如果与共识性理论一致,则已知它解决不了问题。如果与共识性理论片段不一致,则缺乏系统性的理论论证,或是所使用的理论论证没有被广泛接受,从而处于弱势地位。3)共识性的理论不解决问题,非共识性的理论片段多样化,相互间形成否定性、或是排斥性的关系,从而0-1路线面临双重风险:理论是否正确?即便是理论正确,瓶颈技术问题能否解决?4)由于排他性,多数的非共识性理论并不会进入筛选的视野。这是由于缺乏科学争论的必然后果,我们只能吞下这个苦果。

       在以技术模仿为主的研究中,模仿的前提是搞清被模仿技术的理论基础,从而我们非常关注的是理论基础的准确性。在这个时期,也就把此类理论当成是共识性理论。在面对瓶颈性问题时,也就很自然的是基于此类理论基础来展开技术研究。如果此类理论的局限性已经变得非常明显,相关的技术研究也就停止了。

       在计划经济时代,建立了很多此类以技术模仿为主业的科研机构,由于历史的惯性,这个传统实际上已经是潜规则化的。虽然在改革开放时期也建立了部分以技术跟踪为主业的研究机构,但是由于与产业化有较大距离,客观上只是参与新技术的发展性竞争,在瓶颈技术上并没有摆脱跟踪性的思路,从而依然是采用被跟踪技术的理论体系。

       因此,基于被模仿或被跟踪技术的理论基础来展开相关的技术研究就是主流。在这种格局下,没有0-1的技术创新,而且,在宏观格局下也不鼓励0-1的研究(理论),或是不进行0-1的技术创新。主观上,此类技术创新的产业价值是不明确的。我国技术创新中心把产业化也作为目标,这是有了某种选择性。主观上,这是针对瓶颈类技术的。

       总结以上论点,技术创新中心的基本设计是区别于传统的研究机构的。显示了由模仿到跟踪,由跟踪到创新的跳跃。

       由于创新的源头是理论研究上的创新性结果,而这种创新性理论如何评估?这就是0为何的问题。

这个0应当具备的特征是:1)在低阶近似意义下,与共识性理论一致;2)在高精度意义下,与共识性理论不一致;3)创新性理论能够得到更为基础性的严格理论的证明;4)在可选的创新性理论中,所选的理论能够被研究中心所消化。

       由于我国缺乏学术理论争论的传统,也缺乏对于所提出理论进行严格理论论证的传统,但是不缺乏提出新理论的勇气,从而,0的选择在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这个困难归根到底是由于在基础科学理论方面的学习研究不足。

       技术创新中心的0-1在实践意义上是有重大社会价值的:1)以实证性的方法(创新性技术)来结束理论上的争论,筛选出正确的理论。这是是唯物主义哲学观点的体现。2)以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为导向,引导科学理论的研究方向和创新性理论的应用方向。以社会化生产的需求来推动科学理论进步。这是前几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性经验总结。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3)在宏观上,形成模仿性研究、跟踪性研究、创新性研究三者共同驱动的科研格局。从而,形成完整的科研体系性结构。

       一旦看到技术创新中心的潜在价值和实际的可运作性,民企也将会把收购微小技术创新中心作为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这就在客观上推动了个体性的0-1研究热情。因此,国家投资的技术创新中心的导向性价值以及示范性价值,在理论上可能是主要的。由于在宏观层面对于创新理论的保守性质,在滞后一个时间后,民办的技术创新中心可能会进入一个热潮。这对于我国退休的科研人员应该是一个发挥潜力的历史机遇。

       视野有多大,舞台就多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1274951.html

上一篇:对于科学理论的宏观需求
下一篇:科研活动中的周期律
收藏 IP: 202.102.253.*| 热度|

10 周忠浩 张学文 晏成和 尤明庆 黄永义 鲍海飞 孟利军 王安良 周健 彭振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5: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