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沪指技术性简评(2011年4月)
陈龙珠 2011-4-9 21:48
沪指技术性简评(2011年4月)
免责声明 :本文不构成他人投资决策依据。 沪指最近一个月的实际调整空间,与本博 上个月博文 的技术性估计基本相符:最低点2850落在了预估的2870土50区域;但第3-(3)-2浪看似已于3月31日结束,比理论估计的时间要早,这或许与第3-(3)-1浪有多周因节日交易时间不足5天有关。&nb ...
个人分类: 家庭理财|2447 次阅读|1 个评论
让自己的科研回归本质目的
热度 7 陈龙珠 2011-3-31 09:17
对我们土木水利这类的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来说,科研活动的可持续性,应该来源于科研成果能在实际工程逐渐发挥重要的作用。这并不是新近的感悟,而是大约30年前我在浙大土木系读书时,观察那里的岩土工程学科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首批博士点之缘故的看法。 然而,最近十年来,自己和身边的研究生,花了许多 ...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4151 次阅读|9 个评论 热度 7
楼市调控还有啥手段?
热度 1 陈龙珠 2011-3-23 09:30
自重庆、上海试行房产税想抑制投资性购房外,昨天国家发改委网站刊出了《 关于发布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的通知 》( 发改价检 548 号文 ),为防止房产商随时拉抬房价设置了一道政策性屏障。 基于资本市场 艾略特波浪理论 和近10年来上海市二手房价月指数数据,本博2010年曾尝 ...
个人分类: 家庭理财|2883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文献阅读:上海遭遇海啸的潜在危险有多大?
热度 2 陈龙珠 2011-3-20 13:05
2004年12月底东南亚地震海啸灾难后,上海市地震局和上海交大船建学院力学系合作,开展了上海以及华东沿海地震海啸潜在地震源及其危害程度的评估,研究工作曾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学学科的立项资助。 如下期刊论文供有兴趣的网友下载: 东海潜在地震海啸特点.pdf 海啸在冲绳 ...
个人分类: 防灾减灾|9704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日本强震后的思考:抗震建筑如何抗洪?
热度 2 陈龙珠 2011-3-14 10:55
从电视画面看,311日本大地震灾害中,强震并未使其坍塌的一些建筑-或许损伤了,但却在随后而来的海啸洪水侵袭中遭受重创。 以往在建筑设计建造时,大多不会考虑如此海啸洪水的作用荷载。这次日本强震海啸灾害后,人们愿意多花钱用于提高建筑抗潜在洪水冲击的能力吗?
个人分类: 防灾减灾|6777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小议日本大地震对我国东部地区震情影响的评估
热度 3 陈龙珠 2011-3-13 16:47
据 传媒报道 ,近日发生的日本东海大地震,估计会使日本岛向东移动了2.4米。作为日本的近邻,这次大震对我国东部地区地震带的影响,自然会引起民众和学者的关注。 从 葛肖虹先生3年前的博文 图5地壳位移矢量可见,日本岛是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运动的交汇区域。这次日本东海岸因大地震 ...
个人分类: 防灾减灾|7891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3
中国楼市、股市此起彼伏效应值得观察
陈龙珠 2011-2-11 10:40
中国楼市、股市此起彼伏效应值得观察
看图思考 :在过去近10年中这种彼此牛熊跷跷板效应较为明显。应密切关注在强力调控政策下中国楼市的实际走势,以较为 及时而准确地把握大阶段性的楼市筑顶风险、股市筑底机会 。 相关阅读 : 啥能 替代房地产对抑制中国全面通胀发挥重 ...
个人分类: 家庭理财|2959 次阅读|没有评论
边坡稳定分析条分法中的条间力假设真是多余的吗?
热度 3 陈龙珠 2011-1-24 09:33
2010年11月6-9日,全国200余位岩土力学专家相聚温州大学参加 第10届 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研讨会。我当时因为有事而错过了与同行们面对面交流和联谊的机会,但会后还是断断续续地翻阅了这次全国性学术会议的论文集。 在这次会议论文集的一本分册上,一篇题目“边坡稳定分析条分法中的条 ...
个人分类: 土建科技|3695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3
关于建立上海市房屋安全管理体系的思考
陈龙珠 2011-1-21 18:05
2010年11月15日上海胶州路高层住宅火灾事故后,这座特大型城市居民安全管理问题已成为管理层和当前两会的 热点议题 之一。 对这场特大火灾事故,除应杜绝起因的深层次问题外,物业公司在应急中应发挥的疏导作用和居民的应急疏散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同时引起足够的重视。试想从外墙施工脚手架着火 ...
个人分类: 防灾减灾|2940 次阅读|没有评论
对重要科学问题仅提出质疑是远远不够的
热度 3 陈龙珠 2011-1-19 08:55
日前与熟人喝茶聊天,曾谈及国外有关利用治白血病的途径治好艾滋病的消息(本博未检索查证)。熟人是医学医学领域的,看得出对此不屑一顾,原因之一是此例或是偶然成功尚缺乏多例验证,二是即使被验证则也难以普及这种疗法。 我外行地插话道,怀疑有益于推动科学进步,但为何不试着探索一下此例获得成 ...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2693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3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2: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