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edh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fedhw 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博文

校园安全管理面面观

已有 2228 次阅读 2017-9-1 00:0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交流, 识别, 特定, 程度

说到校园安全,每个人脑海里都会涌现出各式各样的事故案例,都有一定的话语权,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客观来讲,尽管可能造成校园内伤害的种类非常多,但总体实际发生的概率却远低于其它场所,然而由于受保护对象是未成年人,校园始终作为被社会高度关注的场所,为此要尽最大的努力来进一步降低事故出现的概率。

尽管部分校园设施存在先天不足,通道狭窄,设施陈旧,校门周边环境复杂,但并不等于这一定就是“不安全”的,因为只要能够意识到这些,安全系数就已经提高了不少,接下来完全可以通过增设警示标识、制定管控措施、分时段上下学、持续改进的疏散演练及评估来降低相应的风险。

作为校园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水平持续提高的难度在于:在同一个环境中“浸染”得太久,对“潜在”和“变化”的隐患和风险较难识别,无法达到更高的认知高度,习惯成自然,误把“长期没出事”当成是“不会出事”,也就是把偶然事件混淆为不可能事件,毕竟,每一类型的事故教训完全不能以亲身经历的方式再来深刻汲取。

实际每个人都一样,真正认识到自身的安全“问题”很难,只缘身在此山中。针对这样的状况,最简单高效的办法就是引入交流机制,借用第三方的眼光来审视校园安全状况,综合识别出本校园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级管控,这样才更容易控制平时“看不见”、“摸不着”的重大风险。

以一个简单的实例说明:一所几百人的老旧幼儿园,人口密度较大,除去建筑内两道正常的疏散楼梯,中庭内增设有五层高的螺旋式楼梯,沿途采用间距符合规范的垂直杆件做栏杆,除此之外无防坠物措施,上下学期间,整个空中及地面人流熙熙攘攘,老幼居多,一旦手持的各种物件(如手机、玩具、水杯等)未拿稳,在梯步上反弹并由栏杆之间坠向楼下,后果自然会非常严重,甚至引发人群慌乱,造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不同学校和幼儿园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风险,在你这里也许不算个事儿,换个地方就可能变成大事,在别处看似不起眼的高空抛物在这里就存在更高的风险,因为楼层高,上下人流量大,人员行为不易控制,栏杆缺少全封闭措施,地面人员密度大,发生概率自然偏高,后果难以承受。对风险认知的项目存在局限,对特定环境下危险源等级的识别能力不足,这才是最“危险”的

校园安全当然远不止检查几只灭火器那么简单,毕竟校园内的意外点火源极少,点火源与可燃物形成交集的机会也很少,所以实际面临火灾风险极低。对于预判存在的风险,该指出的一定要及时指出,哪怕是说错也比不说强,并且还可以进一步探讨和论证,绝不能因为暂时无法整改或由于其它顾忌而不便提出,否则一旦演变成现实,再多的补救措施也无济于事。

校园安全“植根”于校园生活,换句话说,正是因为有了校园活动,随之而来的就是形形色色的安全风险,从建筑构件、坠落坠物、跌倒摔伤、食品安全、触电溺水、防火防盗、交通安全、暴力袭击、疫情防控……风险无处不在,需要仔细地逐一去“筛选”。

当然,过于“安全”的环境也许反倒不利于学生成长,“温室”中也培育不出“参天大树”,幼儿及中小学生毕竟还是要面对社会大环境,于是,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会一直在“不会耕田,怎能下地?不让下地,怎会耕田?”的反复拷问中砥砺前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50551-1073658.html

上一篇:自动灭火设计中的“麻烦”
下一篇:是否存在“过度消防”?
收藏 IP: 222.209.68.*| 热度|

2 徐令予 李颖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3: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