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edh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fedhw 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博文

仓库、沙袋、电瓶车

已有 334 次阅读 2024-3-16 13:38 |个人分类:探索实验|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最近去到一家仓库进行安全检查,仓库面积很大,各式货品也堆放了很多,然而,附属设施却比较简单,仅有必要的照明和风机,消防栓及灭火器都已按要求配备,所以总体来看,涉及火灾的风险很低:尽管可燃物数量很多,意外点火源却极少。

来到仓库中间的一条通道(约6米宽),沿墙停放了十几台电瓶车,一根从屋内引出的电源线及插排明显说明这里偶尔会用来充电,当我们向陪同的主管提出最好不要在这里停放电瓶车尤其是严禁充电,主管给出的理由两条:1.不可能不让员工在这里停放充电,因为再没有别的地方;2.就近配备了大量沙袋,就是为了应对突发意外火情。

     仓库沙袋4.jpg

说实话,第一眼看到这么多的沙袋(近百只),首先感到的是一种震撼,相较于可能出现的电瓶车火势,灭火剂数量已相当充足;其次,不得不说,这家仓库的安全意识还是蛮强的,起码,别人的确做了件实事。

目视范围内有了如此大量的灭火剂,即使现场万一发生火情,已具备灭火的第一个条件:势险,然而,仍有一个条件却未必满足,或者说过程不确定,那就是:节短(投送速率快)。试想:这么重的一袋袋沙子,如何能够快速大量地被投入燃烧区域?

     仓库沙袋2.jpg

 首先,沙子都是用编织袋封装好的,得用锐器划开外包装,沙子才能漏出来,短距离搬运,如果采用消防桶盛沙子,还得临时去找桶或铁锹,找这些东西都得花时间,而且事发突然,情急下还未必找得到,数量也未必够;接下来,用容器盛沙子的过程还得花时间,人员作业相互之间还可能有干扰,这些看似零散耗费的时间会极大地影响进攻的速度(因为火势一直在发展)。

       仓库沙袋3.jpg

 火焰的高温及烟气让人难以靠近,所以,用桶泼洒沙子还不能站位太近(如果是电气火灾伴随弧光更要保持相当的距离),人的臂力又有限(考虑到不同的年龄、性别、体能及勇气),这就导致泼洒出去的沙子未必能够如数“抵达”起火点,拉低灭火效率。附带一点:多人使用金属的锐器、消防桶或者铁锹,你来我往,场地有限,情急慌乱之下的动作可能导致误伤,增添新的麻烦。

 灭火类似于战斗,一旦真正开打才会发现有许多无形的阻力导致预设的行为无法顺利实施,而解决这些困难的方案则是:提前做好“战前”所有准备工作,省去一切临时准备“必须”耗费的时间以及器具,简化操作流程,确保到场就能直接开打,同时,最大化地节约体力,利于持续作战。

       连环画1.jpg

 将这样的大沙袋分包装为多个小沙袋(塑料袋外包装),直接靠人力来抓取搬运抛投,由此省去了消防桶;火焰高温将会“撕开”塑料袋,由此省去了锐器;一般人的抛投距离至少10米,这就避免了人员靠近起火点的风险,也省去了一小段来回折返的时间,现场如有多人,可同时“多点攻击”,相互干扰影响小,整个沙袋呈柔性,抢险人员的安全得以全面保障。

 当“势险”与“节短”两个条件同时满足之后,对火灾的现场控制力得到显著提升,一旦有了效果确定的灭火控制力作为后盾,那么,像电瓶车停放、充电之类的生活必需也就不至于搞得如同惊弓之鸟、草木皆兵。

       连环画2.jpg

应对突发火情,“不知战地”与“不知战时”是两项主要的不利因素。然而正是因为电瓶车起火概率相比于其它电器偏高,大量集中固定停放,这就使得在“不知战地”这个问题上变得没那么被动,换句话说:应急物资的储备地点有了明确的指向性和针对性,从而能够获取一定程度的火场主动权,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沙袋存贮区与停车区宜保持5~10米的距离,另外,沙子若能再配合消防水,则总体灭火效能更佳。

虽然电瓶车起火概率偏高,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人们所不能接受的并非这一较高的起火概率,而是较高的成灾率,比如:起火概率约为十万分之六,在此基础上,如果成灾率达到了10%,也就是十次起火就可能会造成一次扩大性灾害,那么灾害的次数以及个别极端的损失程度都将无法承受,反之,如果能够将成灾率降至5%以下甚至1%,那么总体状况就会好得多,而初期灭火技术改良及流程简化必然是有效的途径之一。

                   扔手榴弹.png扔手榴弹.png

                   《亮剑》第3集 通过向前掘进战壕,缩短手榴弹的攻击距离。

记者探访湖南三地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情况: 业主担忧、物业无奈

火灾中有堵时间做的“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50551-1425565.html

上一篇:为电瓶车库预设自动灭火隔离带
下一篇:消防经济效益核算与决策的现实困难
收藏 IP: 125.69.12.*| 热度|

3 宁利中 杨正瓴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3: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