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就要有新思路。可是新思路从哪里来?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苹果公司有“Think different"的广告词,中文被翻译成“不同凡想”很是贴切。可是,到底该如何去想才是“不同凡想”?
我在以前的博客中经常提到创新的关键是提出问题。而我们的考试文化训练出来的恰恰是会答题的人,而不是善于提问的人。怎么才能让我们的思维方式从答题变成提问?我的建议是:暂时放弃是非观,不要碰到什么事都把自己的角色定位成“判官”。如果你不是仲裁者,你就没有必要判别对错,你对答案的追求就弱些,而你对问题的好奇心就会大一些。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前几天写了一篇《肿瘤:早诊断,早遭殃?》的博文,其目的是提出一个不同的思路,提醒大家换一个角度去看肿瘤诊断和治疗这个问题。结果有不少“反对”的评论(包括新浪和科学网的)。这些评论者很显然没有仔细去体会文章的独特思路。
提出异议是好的,但是最好不是为了否定而否定,应该是在否定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者问题。我抛砖的目的是引玉,不是为了让砖落下来(或者被人压下来)砸自己的头。
简单地否认他人,指出别人的错误,看上去是有很强的“是非观”,是好事情,是值得提倡的,可其实是在堵死自己的思路。这也是典型的考试文化的余孽:被考久了,媳妇当久了,总有想当判官的瘾头,尤其是在网上可以匿名评论,这个瘾过气来更是爽得很。可是,那些张口就指出别人错误的评论对别人无益,更伤害自己。
所以,我觉得,如果想创新,就不要对当判官抱有太大的兴趣。不要急于去判定一件事情的对错,不要轻易给他人的意见做定论。只有放弃了这个“是非观”,才能慢慢地养成另外一种习惯:对问题感兴趣。当你对问题更感兴趣的时候,你的乐趣不再来源于指出别人的错误,你的满足感也不再来源于得到了一个标准答案,相反,你会想方设法地去提出不同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问题。
当你的乐趣来源于自己提出的问题的时候,当你每天所做的事情90%以上都是在提出或者回答自己的问题的时候,你就在创新了。相反,如果你每天做的都是在指出别人的错误,从不提出自己的问题,那你就离创新还有很远的距离。你可能永远正确,可是你并没有给社会做出什么贡献。
相关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8: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