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到老Never too old to learn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ngchangjie

博文

互动是课堂的活化剂和清新剂 ---巡课笔记之三 精选

已有 15016 次阅读 2012-12-18 18:47 |个人分类:教学科研|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课堂互动, 信息轰炸, 课堂讨论

互动是课堂的活化剂和清新剂 ---巡课笔记之三

互动是本科教学重要环节. 上文谈到,通过对教材内容的筛选和分级(详讲,略讲、自学),可从紧梆梆的课堂学时中,腾出若干时间,用于师生互动,这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

为什么这里只说本科生?因为研究生教学是先天互动的,其优势来自“研究”+“生”,他们 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讨论,在讨论中研究,在各种讨论班中,导师们各师各教,或以宽松而鼓励创新,或以严格而攻坚取胜,研究生导师并不怎么纠结于教学方法,也能出人才出成果,能出成果出人才的方法就是好教法。

大学本科课堂教学内容比较多,有些急切并且很负责的老师,渴望把全部所知都灌输给学生,课堂上做三快式(说得快,PPT翻得快,思路变得快)的信息轰炸,常使学生思维疲劳。

能不能通过教师的努力,让本科生沾点研究生的“研”气呢?当然能。办法就是师生互动,这是解决思维疲劳、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好方法,是课堂的活化剂和清新剂。  

我们从课堂故事开始。

龙星计划和杨强教授的课堂游戏 2007年,香港科技大学杨强教授在川大的讲一周龙星计划课程《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在讲解聚类技术的K-平均算法时,他导演了一场课堂游戏,学生充当聚类对象,按照问题空间中规定的距离,自主地皈依到较近的聚类中心,经过3-5次迭代,就收敛了,收敛的标志是质心点成为不动点(详见《 农村中学并迁选址、K-平均聚类及蛋鸡悖论--趣味数据挖掘之八》)通过游戏而互动,听课者领悟了聚类的深刻道理,而且印象特深:如此深奥的道理,居然可以如此轻松地化解!

       
   
专业英语费思量,三次改革定方略. 我们的督导组和学生代表开过一次交流会。会上有同学讲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叙述了Zh老师在专业
英语课程中探索课堂讨论模式的辛苦过程。

专业英语是选修课,课堂讨论大致是分组用英语PPT作报告,讲述一个计算机科学中的简单问题或事件。报告涉及的词汇和计算机内容都不算难,但也不是不用心也不费力就可以学好。把孟子描述弈秋教棋的话用在这里,比较合适:“...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为寻找一个好的课堂讨论的方式和力度、Zh和他的学生以及课代表们,颇用了一些时间探索,作了试验、又作“民意调查”,三次改革,才找到一个比较好的模式;在讨论课之前,老师还在QQ上指导学生修改英语PPT,有几次修改到了深夜。  

这样的课,既学习了计算机术语,又得到英语讲演的锻炼。在笔者实验室实习的本科生中,有多位在本科四年级时,在国际会议上发论文,还有出国作报告的,在报告时,内心虽然紧张,但表面上还能不惊不诧、从容淡定,他们谈体会说,受益于这类锻炼。

 
   
尴尬的问答者 在“三快”的信息轰炸下,巡课老师的思维也会疲劳,有时也委婉地提意见,是否可加强互动环节?有位
老师模拟歌词回答: “不是我不用心,只是因为班情难以抗拒”,“这个班的风气拘束、不活跃”;据说有两种尴尬:
  
尴尬的提问人:老师选了一个很得意的好问题,提问 “谁来回答?”或者征求意见,“Any question  ? ”, 几分钟没人响应,问题
则像泥牛入海,化在水里了,老师觉得是自寻了尴尬。
  
尴尬的答题者:一位老师在一年级新生班级抽问,“请这位同学来回答”,“请那位帅哥来回答”(开学一段
时间了,老师还不能叫出每个学生姓名),不知是学生不喜欢被代词指代,还是真的答不上,尴尬地站着。
  
 
有备而问 ,可减少尴尬 对上面的尴尬,笔者曾在研究生课程上试用过一种方法:有几个要点:
  (1)课将结束时,预告下一次将要提问的大致内容;
  (2)预告下次将随机抽问同学的学号区间,例如**1230 --**1239,如果再写一个几行的伪随机程序,就可实现随机抽号,投影到屏幕上,增加互动的游戏性(这比投掷骰子更有学术味道,也更严肃);
  (3)有奖问答和报告,虽然教师没钱没权,但教师也拥有一个资源—分数, 曾经试行过,学生在课堂上做一定长度
发言,可在总分上增加3-5分;为减轻学生负担和扩大发言面,常分解题目,使每位学生发言不超过15分钟。发言者多付出、多学知识,多得锻炼,还得奖励,还是一个不小的诱惑;
  (4)鼓励学生带照相机,拍下他们在讲坛上的风采。有学生把照片寄给父母,寄给朋友,说明学生们很看重这个体验;

  (5)为尽快能叫出学生姓名,老师有一个带照片的点名册,word格式,每位学生一行,如下所示:

           学号    姓名     电子邮件    电话      照片

           123456   ABC     ab@cd.ef     136*88    
    这行记录由学生本人或经由班干部提供,这点要求,不算过分吧? (学生自己作一个
记录,可用四年)。

   
嵌入提问页面 有的老师讲到高兴时,会眉飞色舞,乐而忘问,忘记了课堂交互。如果在PPT中适当的地方,
有计划地插入提问页面,可避免这种遗忘。

这种类似定时广告的提问页面有四种作用:

(1)提醒做思维的课中操, 讲了10-15分钟的难点,学生“被长知识”了10-15分钟,思维可能有点累了, 教师提一个(在学生能力内的)问题,征求学生回答,如果用了上面“有备而问”的几个要点,可让学生思维在信息轰炸后缓一口气,换一个主动的方式思维,也是一种休息。

(2)调查学生感觉: 在课程切换知识点之前,提一个“Any Question?”,让学生问,老师答,也有思维换气的作用。如果学生提出了难以回答的有深度的问题,老师只要夸奖“好问题,有思想深度”,也就自下楼梯了。能提好问题的学生是好学生,常可能引起研究生导师的注意。

(3) 自问自答引出新的章节: 例如:用单独页面 提问:
       “前面讲了在条件 AAA 下,BBB的性质,如果条件AAA不成立怎么办?”
  思考,停顿 半分钟后,若有学生愿意回,当然好, 没有,也不介意,因为这正好引出新的教学内容。

4) 营造气氛,  有一次,笔者给新同学讲专业故事,说了几分钟后, PPT跳出提问页面:
                  为什么今天教教室这么亮?
      学生有点茫然,不知问题意图何在,停顿5秒钟,PPT翻出下一页:
                  因为你们的脸上充满阳光!
      教室的气氛立刻就更加活跃了。

  
   
一次活跃的网络课讨论,笔者参加过一次Zm老师组织的课堂讨论,讨论内容丰富,以半期考
试题目分析为线索,但不限于半期考试内容,一个学生组的代表报告了UDP和TCP协议的比较,另一个组报告了三次握手相关的问题;考试中比较难的题目,由把该题目做得最好的学生来报告,报告其创意,描述其想法。报告都配有PPT,有的还是双语PPT;当然,老师预先看过PPT,并略加指点; 最后,老师给以足够时间的点评,整堂课调度得活而不乱,管而不死。
  在同学报告时,坐席中的同学可不像老师讲课时那样拘束,提问大胆,质疑也大胆,争论的气氛出来了,学生的才气也出来了;
谁说我们的学生都像“尴尬的问答者”那一段中说的那样拘束?
  
   小曲好唱,唱好了它也难. 学生做一次报告,准备时间是报告时间的8-10倍,甚至更多。学生报告之后,才觉得,平
时看到老师讲课,觉得“不怎么样嘛”, 自己讲讲,才知道其中的艰辛,才知道“小曲好唱,唱好了它也难”,对教师更加尊重,这也许是在策划课堂互动之初,并没有想到的、意料之外的收获吧。


(下篇也许讨论实验,也许说说考试,什么时候发? 大约,不,肯定会是在冬季)

 

系列博文

其它相关博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7179-644006.html

上一篇:课件内容之处理:思路、方法、深浅和详略--巡课笔记之二
下一篇:享受学习,享受实践---喜看学生“玩”电脑,----巡课笔记之四
收藏 IP: 182.150.135.*| 热度|

57 章迅来 赵继慧 陈小润 李学东 陈明路 段石松 曹学斌 左嘉陵 刘丽华 王迪 王达伟 刘艳红 张永忠 杨正瓴 李学宽 曹聪 贾伟 康维钧 马磊 刘用生 王善勇 刘全慧 龚文引 段庆伟 李子欣 惠小强 马瑞 占礼葵 庄世宇 乔中东 肖振亚 王启云 葛健锋 孔梅 左剑 朱艳芳 李伟钢 王春艳 李兵 徐向田 朱晓刚 龙涛 anran123 wangguofengw lizhiyuge chenwendu89 zhudongqing91 zhousiweiz linhucao huangpulingk zhongweiguo8 fansg crossludo wangbobo chldwang yunmu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0: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