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到老Never too old to learn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ngchangjie

博文

记一次带民意调查的课堂讨论(图&文)---巡课笔记之七 精选

已有 12575 次阅读 2013-4-15 08:36 |个人分类:教学科研|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教学, 作业, 考察, 课堂讨论, 巡课笔记

  (根据博友建议改名,原名:多样化的的平时考查---巡课笔记之七)

    万紫千红才是春天 在春天來到有山有水、有楼有河,充满了青春气息的新校区去巡听课程,心情特爽。


                                          (组合照片素材来自校园网)

    近几周感受了多种特色的平时考查方式,在考查要素的权重分配上有些体会,利用周末写出来,与院内老师以及网上朋友分享。

    开学第一课,多数老师会给选课学生交代当前课程的考查政策:

         总成绩 =W1*考试 + W2*作业 + W3*项目  +W4*讨论 + W5*考勤,(W1+W2+W3+W4+W5=1 ,0≤Wi

  上述的“项目”,对应于Project, 通常完成一个较大的程序或系统。其中的考试权重W1和考勤权重W5比较稳定,各位老师规定的权值相差不大,W1大多在 50%-65%,  W5大多在 0.05-0.1;没有明显特色;而当关于作业、项目、和或讨论的权重之一被突出时,就成了课程特色。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老教师教学方法好,中年教师项目多、经验也多,刚从国外回来(引进或进修回来)的老师,有丰富的海外经验。各师各教,“我的课程我做主”,老师们根据课程特点,设置了个性化的权重,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特色。

  人们说“一朵红花孤孤单单,万紫千红才是春天”,对各种特色的包容,让我们看到了教坛上的春花烂漫。也许是数据挖掘的职业习惯 ,一见到了多个对象,就忍不住想做分类聚类,分析课程特色。大致有下列几类:

  

  平时作业驱动型(HomeWork-Driven)作业权重 W2比较大,例如25-35%:有一些基础理论课,如大一的离散数学,不容易进行实验和前沿问题讨论,教师可能可能会强调平时作业。作业的量较大,题较难,批改工作量也大,可能安排助教来协助批改作业,教师可能在习题课上组织讨论和互动。

  

  项目驱动型(Project  Driven),项目权重 W3 比较大,30%-35%, 例如:

  (1)编译原理,要求学生“发明”并实现一个小语言,例如实验一个玩具型的C语言编译器;

  (2)数据库,学生用C语言写一个玩具型的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或用现成的DBMS实现一个能够运行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如图书馆管理,停车场管理,);

  (3)智能手机开发,要求实现一个能在移动设备上运行的应用程序,初学者的作品,不一定要求卓越,但求要一定要真正能能运转;….

  

  讨论班驱动型(Seminar Driven)讨论班权重 W4 比较大(20%-30%)。有一些前沿课程,如网络安全,数据挖掘,云计算专题等,本科生不容易写出大程序,也不适宜做大量作业,教师在书本内容之外,还增加了在指导下自研自学的讨论班。

  

  下面要介绍的FZL 老师的“信息系统安全”课程就是这一类型,颇有特色,值得参考,且听细细道来。

  

  充满生活气息的课堂讨论   听过多次课堂讨论,但FZL 老师的“信息系统安全”课的令人耳目一新。

  这次讨论的主题是“身边的信息安全”, 每个学生小组3-4人,选一人作10分钟发言。题材广泛,自由选题,好题目如”网络银行加密手段探讨“,“超文本安全协议之简析”,“软加密技术的技术要点”,等等,这些问题多是同学们自己曾经好奇过、疑惑过,又通过自研自学弄明白的问题,源于实践,充满了生活气息。

  

  多少岁月,终于凝聚成这一刻  “查文献 --小组讨论--写出PPT--预讲演”的过程是忙累的过程,是从“想得正确:到“说得清楚”,再到“写得明白”的过程;

  为了这10分钟的报告,有的小组用了一两周业余时间中的相当部分,忙累之余,就有一点“多少岁月,终于凝聚成这一刻”的感觉,报告人上台来,多少有那么一小点紧张,在语速、表达、肢体语言等方面,当然不会像老师那样老练;但我们高兴地看到,毕竟,小鹰起飞了。

  同学们的PPT中图丰表富,配色鲜艳,有的图片还有点现代动漫元素,那种 “累并快乐着”的心态透出了页面。在笔者听到的几个报告中,觉得题为“网络银行加密手段探讨”的那份报告准备得挺充分,因为时间限制,讲演时不得不删减一些页面。可能是受讲演者的委托,有人用手机拍照(没有闪光),留下青春中难忘的一瞬。

  同学报告之后,老师点评,提问,同时做了考核。

  

  即讲即作的 “民意”调查  老师还为课堂讨论设计了“民意”调查问卷:

  

  1 你听懂了报告内容吗?   (非常清楚 A---不知所云 E)  (   )

  2 你觉得讲的内容有趣吗? (非常有趣 A---非常枯燥 E)  (   )

  3 你觉得他们的准备的充分吗? (查阅了大量资料 A --- 简单地复制+粘贴 E)(  )

  4 你还想给他们说什么?(自由书写)

  

  每位听众要给每个报告小组填写一张问卷,报告完后,小组成员现场回收,看见他们急切的阅读,眼神中充满期待并略有紧张,知道他们很在意这种“民意“调查。

  

  我的课堂我做主,考核加权有特色 FZL 老师的考核加权分配是: 期末考试60分;平时作业20分,课堂讨论10分,考勤10分;特色如下:

  有弹性的平时作业,20分,布置多次作业,作业分量不小,对每个同学的多次作业,教师或助教至少会批阅两次,计20分;

  发言面广的课堂讨论,10分,用9个学时,每学时中可有3-4个组发言,对小组全覆盖;如果规定各组各次的发言人不同,大部分同学都有发言机会;

  基于阈值的考勤,占10分,每学期中,不定期的课堂签到大约10次,每签到一次2分,出席5次以上算满分;

  关于大学生课堂是否需要点名,朋友们有不同见解,曾经写过一篇“照相点名”的博文《实事实地有实照,从此点名不烦恼?》。在那篇博文的评论中,有人赞成点名,也有人不赞成点名,各有各的道理;在我们学院,有的老师采用了照相点名,有的老师没有采用;

  这种基于阈值的考勤颇有弹性,例如,学生要到图书馆查资料准备讲演,对于已经理解的节次,偶尔一两次不来出席,在包容之中;这种理解和包容下,学生们的实际出勤率远远高于最低出席阈值50%。

  

  平时考察巧兼点名  听课中还见到过另一种基于平时考察的变相点名的方法, CZ老师的“数字图像“课程中,在复习上次课程要点难点之后,可能插入课堂练习(几分钟时间),要求按一定百分比上交练习结果 ,例如,一学期有10次课堂作业,要求学生至少交6次,觉得这种方法有几个优点:

  (1) 规律性温故,这不同于突然袭击式的考试,能督促复习;能考察平时的投入度;

  (2) 温故而知新,在复习的基础上引入新课程,过度自然;

  (3) 省时,比点名节省时间,能间接达到点名的效果;

  (4) 阈值可调、有弹性。要求学生按一定百分比阈值上交作业,兼有考勤的作用,百分比阈值可根据据闻课程调整, 例如,50%,很宽松;60%,不苛刻,70%,可以接受;有一定弹性。


    生活是博文的泉源  上篇博文的评论中,有位博友鼓励说,难得把教学相关的博文写得这么有趣。其实,不是我写得有趣,是课堂有这么有趣, 是生活本身就这么有趣,感谢老师们把课堂组织得如此有声有色、这般有盐有味;笔者只不过把观察到的趣事如实写出来。

   在这个意义上,小而言之,生活是博文的泉源;中而言之,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泉源;广而言之,生活是各类创新的泉源


相关博

让PPT灵动而又吸引眼球—巡课笔记之一

课件内容之处理:思路、方法、深浅和详略(原名《照念PPT陋习之分析与解决》)---巡课笔记之二

互动是课堂的活化剂和清新剂 ---巡课笔记之三

享受学习,享受实践---喜看学生“玩”电脑,----巡课笔记之四)

享受听课和享受讲课—巡课程笔记之五

谁是“那位同学 ”---巡课笔记之六

记一次带”民意调查的课堂讨论(图&文)---巡课笔记之七

秀秀我们学生的实习作品 ---巡课笔记之八

带个相机去上课—巡课笔记之九

展现教师魅力的开学第一课----巡课笔记之

半期考察:种瓜见瓜,种豆见豆--- 巡课训科笔记之十一

让学生看到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而不只看练成了的钢铁---巡课笔记之十二(唐常杰)

讲话重尾习惯的数学模型及其矫正 ----巡课笔记之13

反木桶效应 与 985/211本科资历--巡课笔记之14

马航MH17的辩论 兼 反思一次课堂辩论的组织


其它系列博文的入口    唐常杰博客主页     科学博客主页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7179-680268.html

上一篇:谁是“那位同学”? --- 巡课笔记之六
下一篇:遇上你们是我的缘
收藏 IP: 182.150.135.*| 热度|

33 章迅来 李伟钢 刘学凯 王善勇 赵继慧 李华芬 陈小润 李学宽 曹广福 武夷山 孙学军 王浩 赵美娣 孔梅 强涛 杨正瓴 陆巍 郑永军 彭真明 黄晓磊 孟津 王娜娜 董文娜 傅贵 曹元兰 武为治 李佳苗 于远帆 wangguofengw biofans 心静如水 xqhuang wnagjih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1: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