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为什么学习可以见缝插针而做研究不行?
李:越是原创性高的工作,越需要深入思考,即沉思。要想学有所成,非得面壁潜心。富于原创之人,不可能不善于聚精会神长时间思考。每次刚开始思考时,总是只能先重温、回忆、逐渐加温、慢慢深入,即“渐入佳境”。所以,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在《关于思考》中说,思考像在风中煽火一般,必须始终不断地煽动,才能维持火焰不熄,思考时,必须对思考对象发生“兴趣”,不断地刺激它,并且要持之久远不可懈怠。对于思考来说,时间的效用绝不满足可加性。对此,我提出以下的公式,以加深印象:
对于一个问题,每周思考七天,每天思考一小时,效果还不如每周思考三天,每天思考二小时,而这又不如每周思考一次四小时。对于学习来说,并非如此。所以,
学:这到底有多重要呢?
李:十分重要,这是取得重要原创研究成果的不二法门。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在《TheGay Science》(《快乐的科学》)中曾宣称:难道一样事物仅仅被接触、浏览、走马观花就注定不能被认识和了解么?难道一定要先坐下来,像孵化蛋一样地去孵化它么?我认为确实不能,除非不要求深刻理解。要长时间聚精会神,认真刻苦地深入思考,就像武侠小说中武林高手的闭关,要排除干扰,苦思冥想。在外面会被干扰,所以要闭关。做研究也要“闭关”。证出费尔马大定理的数学家怀尔斯(Andrew Wiles),小学时就被该定理吸引,高中时得出结论,靠中学数学不足以解决,他没有怀疑自己中学数学不够好。(自信非常有助于成功,当然,自信不足的人未必不会成功。)当教授后,出现了几个新理论,他觉得有希望证出费尔马大定理了,就在阁楼里闭关冲刺了七年。他专心致志,据说那几年都不太见到他的人影。国内现在的环境能容忍这种人吗?苦思冥想,心无旁骛,牛顿可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人们问他是如何解决问题的,他说这很简单,只要把问题放在面前,不间断地思考,直到想出解决办法。牛顿的心不在焉举世闻名,因为他常常全神贯注思考问题,这有很多有趣的故事。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金岳霖抗战时沉思问题,连空袭警报都浑然不觉,直到被震耳欲聋的炸弹爆炸声惊醒。有一次我连续三个晚上通宵达旦,高强度考虑一个信息融合问题。第一天主要在理清各种关系。第二天努力攻克它,没成功。第三天,我想,如果再不成,就得暂时搁置,因为很多其他事给耽搁了,背水一战,结果攻克了。
教:我认为闭关需要高度的自信和过硬的学问。只有不需要交流了,才能闭关。
李:是的,所以只有高手才闭关。我并不提倡大家去闭关,我建议多花时间深入思考问题。
教:国内杂事多,经常被打断,有时候就回不来了。干完杂事再回来,问题深入不下去,长期出不了结果。
李:每次只花一点时间,对于深入思考绝对不行。其实,国外科研人员的杂事也不少。我熟悉一位优秀学者,打电话给他没人接。我后来问他怎么回事儿,他说为了避免干扰,他经常把电话线给拔了。这种人才做得好。国内这种人寥寥无几吧?手机对静心做研究干扰最大,所以我在美国不带手机。让他们有事发电子邮件,这样我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处理。可以在脑子想休息的时候做杂事,不由自主去干杂事是最讨厌的。
教:这点我深有感触。在加拿大访问的时候,给我们安排的办公室没有电话,一天到晚都没人找你。一周检查一两次,确实有效果。
教:我觉得应该是两个体制:工程开发项目,需要不断沟通、不断施压。学术研究,需要一大堆时间思考,定期沟通。
学:您说要深思熟虑,但是都应该想些什么内容呢?
李:该想的东西很多,每个有经验的研究者都能给出一大堆,前面说的各种策略都需要时间思考。比如要“内外夹击”:既要搞清课题本身,考察其诸多因素,争取“中心开花”,又要调用外部力量,搜索、学习可用于该课题的相关知识,从外部加以打击。“中心开花”包括:该课题属于什么类型?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何?解决的关键、难点何在?为何困难?“外部打击”包括:哪些是已知的?何种知识、什么方法对这个课题大概有用?谁对这个课题可能最清楚、最有办法?哪些其他问题像这个问题?相像主要包括:目的、出发点或已知条件相同、相似或相关。争取从尽量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考虑问题,尝试对问题做尽量多个不同诠释。内外部联系包括:该课题与已知内容的关系如何?与哪些其他课题相关?等等。思考时最好“两边夹”:从目的地和出发点这两端向对方靠拢。
学:想问题想不出来,怎么办?
李:想不出来有各种原因,比如说努力不够或功底欠佳。也许尚未尽力,没有几小时不间断地想过。即使想不出来,把各个子问题、各种关系想清楚了,只是卡在一两个关节上,也相当不错。有时没去想它,解法不招自来,或者是受启发了,或者是潜移默化,水到渠成。这缺不了前面的铺垫。大多数人很难持续几十分钟不间断地沉思一个问题而不开小差。为什么很多人想不清楚呢,其实他们每次只想了10分钟就走神了。
学:如何才能长时间考虑一个问题而不开小差?
李:长时深思的能力是可以训练提高的,一旦发现走神,就应马上拉回。多练则成,这样不断重复、练习,不间断深思的能力就越来越强,想得就深入多了。一个人的科研原创力是与他的沉思能力成正比的。当然,不应指望一次思考就能解决问题。
正在出的博文系列:
与师生谈现代化之弊
1:崛起的代价
与师生漫谈科研
5:生命的延续
已出博文系列:
与师生谈科学之弊
17:“脚踏实地”的逻辑? 18:逻辑:真理焉?宗教焉?
27:科学之弊总结
与师生谈科研选题:
3:选题三准则:如何培养兴趣 4:选题三准则:择重舍轻,扬长避短
7:选题四建议 8:总结:选题好比找对象
与师生谈研究策略:
3:人人信之而善忘的黄金法则 4:孤胆方是英雄,独创才有真才
15:类比、联想、猜测、推证 16:评估
17:总结与回顾
与师生谈学习门径:
7:增加深度的窍门6 8:如何培养直觉和想象力?
9:基础不好,死路一条? 10:阅读策略1
与师生谈科研输出:
1:论文写作五要点 2:论文的结构、条理和语言
3:标题、摘要、引言、结论 4:作学术报告四建议
5:与编审人员打交道
与师生谈科研道德: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9: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