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qdai 上海大学教授

博文

学习漫谈(67):理工科学人要不要有背功? 精选

已有 11317 次阅读 2012-4-17 12:13 |个人分类:寄语学子|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学习方法, 理工科学人, 背功

从去年824日的《中华读书报》上读到陈鲁民写的一篇文章,谈及我国文人的背功。文章中写道:“文人的背书功夫大小,与他的学问成就成正比,这个结论大体上是不会错的。”文中列举了钱钟书、冯友兰、陈寅恪等大学问家的例子,很有说服力。人们会问,人文社科类的学人如此,那么理工科学人要不要有背功?我以为很需要,就此发一番议论,希望与博友们进行讨论。

在谈到如何做理工类的学问时,我们经常听到,读书、做研究切忌死记硬背,着重深入理解。因此,许多年轻朋友说,记忆那么多公式干吗?现在资讯那么发达,需要用到什么知识,到书上或网上查一下就行了,这种想法越来越普遍。我给本科生授课时,喜欢采用“小开卷”的形式,允许把任何资料带到考场上,而题目有一定的灵活性,需要纯熟地掌握课上学到的知识。我发现时下的学生对常用的公式非常陌生,考试时需要不断翻阅教科书、参考书乃至数学手册,答题速度很慢,考试时间一到,要求推迟交卷者不在少数。例如,理科三年级学生记不住一阶线性常微分方程的解案,更不会自己推导,为此耽搁了很多时间,出考场时会听到有人大呼“‘考糊’了,‘考焦’了!”而有背功的学生就大大占优了。

上引文章中有类似说法:“也有一种观点说,背那么多东西没用,需要的时候查一下,不就全有了?这话固然有理,但如果没有查阅条件时,肚子里没有装上几十万字的东西,那可就抓瞎了。”文中举了两个极端的例子:“冯友兰晚年失明后,完全以口授的方式‘吐’出其所学,继续完成了《中国哲学史新编》,他自己把这戏称为‘反刍’。陈寅恪先生55岁时失明,在以后的24年里,一直凭着积累的学识在大学理传业授课,著书立说,成就斐然,令人敬仰。”

其实,在自然科学家中也有这样极端的例子。著名的数学家、力学家、天文学家欧拉59岁时全盲。在完全失明的17年间,他尽力用粉笔把公式写在大石板上,让儿子或秘书抄录下来,再由他口述对公式的说明和有关分析,让他们笔录后再行核对。这样一来,他写论文的效率并未降低,有大量研究工作是在此期间完成的。例如,证明了数学上的四平方定理(任何正整数可写成至多四个整数平方之和);更难得的是,通过头脑里的复杂分析和繁冗心算,他解决了长年悬而未决的月球运动规律问题,而此问题曾困扰了牛顿一辈子。据说,他有两个学生同时计算一个复杂的级数之和,结果不同,欧拉通过心算发现了他们在第17项小数点后第50位数字的计算错误,最后得到了完全正确的结果,简直神了!(见链接中的文1

朋友们会说,这三位大学问家命运不济,我们总不会倒霉到双目失明吧!只要视力好好的,要查书查文献,还不是易如反掌!但是,研究自然科学的,没有扎实的根基,没有烂熟于胸的知识,要有科学创造,谈何容易!

下面再举几个实际例子。

十几年前,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G教授来访,访问结束时我送他去机场。不巧的是,正值旅游旺季,他忘了当时必须做的机票的reconfirmation,不得不改签六个小时后的一个航班。如何打发这段等待时间?我灵机一动,提议到临近的动物园一游。到了动物园,这位“书呆子”型的教授看了熊猫和金丝猴之后,不想再游览了。于是,我俩找一块凉快的地方开始讨论学问。他掏出几张白纸,就在纸上比划起来了。讨论的是他最近在水波研究中的新发现。大家知道,流体力学的数学公式一般相当繁,只见他洋洋洒洒地写了起来,一会儿就写满了两张纸。幸而我对这方面内容还比较熟悉,勉强跟上了他的演绎速度。我们就这样在动物园的树下石桌上讨论了一个多小时,然后动身去赶航班。事后,我心里想,这位应用数学家背功确实非凡!做学问就要有这样厚实的基础!自此,我把他引为自己的学习榜样。

本世纪初,我到复旦参加他们的中法数学研究所组织的应用数学workshop,正好遇见牛津、剑桥来的几位对交通流理论感兴趣的数学家。我与他们在自由交流阶段进行了切磋,也是一边谈,一边写公式。我发现他们对当时的交通流研究动态一清二楚,而且能得心应手地写出复杂的数学公式,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对公式背后隐含的物理本质有透彻的理解,令我自愧弗如!

再举一个最新的例子。昨天,我应邀参加了在上海交大举行的国际应用数学学术会议。会上,群英荟萃,来了多位目前国际上顶级的应用数学家。一整天的会议中,听到了10个精彩的45分钟报告,内容涉及许多应用数学的前沿问题。这些报告的共同特点是:高屋建瓴地阐释问题,立意新颖,思路独特,陈述生动。大家知道,做数学类的报告要做到不枯燥很难。他们的ppt演讲稿做得不如力学家精美有趣(我听的多的是力学报告),但讲述起来无不条理清晰,逻辑严谨,抓住问题的要害。有些演讲人讲到得意之处慷慨激昂,有时还在旁边的黑板上“龙飞凤舞”起来。可以看出,他们不仅掌握了数学研究的精髓,而且有极好的背功,所有报告都是熟读精思的结果。

说到“熟读精思”,我想起前两年引述过的朱熹的一些格言。朱熹一再强调:“熟读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他还说:“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这里,他就指出,必须通过熟读精思,记住一些忘不掉的东西,特别是最基本的知识。(见链接中的文2、文3

因此,我认为,理工科学人要有背功,要设法牢牢记住一些必须记住的理论、思路、结果,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公式。这种背功不应是一般僧人的背功,背诵时决不能“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而应该把记忆植根于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在练习背功方面要注意技巧。在这些年的科研和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学习优秀学术前辈的过程中,我体会到如下做法是比较有效的:

1.        抓住关键。每个人虽说有1000亿个神经元,但记忆容量毕竟有限,不可能把所有学过的知识全部装进自己的脑子中,只能抓住最重要的关键点,把它们坚不可摧地放进自己的记忆深处。

2.        条分缕析。把所有学到的知识不断地条分缕析,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和陈述方式。只有把书本上、实验室中学来的知识转入自己的体系,才有可能变成自己的随时可以取出来应用的“武器”。

3.        口述公式。在教学中,我常教学生如何口述公式,也就是说,从物理机理和数学表述上,把公式大声地讲出来。我以前曾举例,可以这样来陈述流体力学中的涡量方程:涡量的时间变化率等于涡线变形效应、可压缩效应、体积力无势效应、非正压流体效应和粘性效应的总体变化结果,而后再分项记忆。经过这样的口述公式,比较容易记住相关内容。

4.        学会陈述。在教学、成果报告等场合,学会脱稿陈述,在日常讨论中也要把握这种机会。大家也许有体会,自己讲过的东西比较记得住。所以,有的年轻老师重科研轻教学,不喜欢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实在很不明智。实际上,同时进行教学与科研是有利于科研工作者成长的相辅相成之举。

大家可能还有更多更好的经验。总的来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做学问,不管是人文社科类的学问,还是理工类的学问,都需要背功。

不知朋友们以为然否?

 

写于2012417

 

【链接】相关博文

1. 力学家风采(9):双目失明志弥坚——记欧拉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370445

2. 学习漫谈(2):熟读精思 知行统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372733

3. 学习漫谈(17):日积月累 水滴石穿——谈熟读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43338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560304.html

上一篇:观察与思考(8)航班为何频频延误
下一篇:不拘一格 扶掖英才——说说青年华罗庚身边的伯乐
收藏 IP: 218.81.177.*| 热度|

59 田灿荣 吴斌 张玉秀 张伟 马磊 李宇斌 吕喆 苏德辰 王恪铭 胡方云 赵明 唐常杰 曹建军 黄寿光 罗林聪 刘光波 孙立杰 骆家亮 余海涛 刘建国 侯德鑫 张启峰 赵斌 刘梦彬 卢江 聂春笑 李毅伟 成金鑫 张焱 徐留芳 周杰文 肖振亚 张红光 王善勇 尤明庆 董焱章 赵岩 张士伟 高召顺 李长伟 李学宽 李土荣 陈筝 单博炜 陈玮 司廷 wgq3867 sanwenshi xchen yewen neilchau cjzds wormbreeder mathqa super1983 stexplorer one包 sunxiaofei kobe248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6: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