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植物界无声的战争——“绞杀”现象

已有 11073 次阅读 2010-8-15 22:47 |个人分类:自然与社会|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海南, 热带雨林, 绞杀现象, 霸王岭

蒋高明

        最近到海南霸王岭考察。在热带雨林里,拍到了热带雨林的三个特征照片——板状根、绞杀现象和老茎生花(果)。

        其中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热带雨林的绞杀现象。这是我观察到的自然界里另外一场战争,这样的战争没有硝烟,没有打斗,看起来好像是平静地进行的,是充满了和谐阳光的。植物跟动物不一样,动物能跑能动会发脾气,植物不能移动,因此,植物之间的战争是无声息的。

        这场战争实际上是很残酷的。大约100多年前,一棵高山榕树的种子,落在了离地面几十米的秋枫的树杈上,开始秋枫这棵雨林的大树根本没有注意到榕树的存在,继续昂着他那高傲的头。高山榕的种子开始萌发了,先是长出胚根,然后长出胚芽,胚根变成了根系,一点一点往树下延伸,在没有接触地面土壤之前,它吸收秋枫树干上的湿气和营养。另外,一端的胚芽发育成枝条,长出了叶子,利用高空优势进行光合作用,不断壮大着自己。在这个生长过程中,被寄生的秋枫也没有感觉到危机就在跟前。

        榕树的根系不断伸长,光合作用的养分同时源源不断地进入到高山榕的茎部,早期的时间,高山榕的“骨头”是软的,依靠秋枫的树干支撑自己,并不断地对寄主树木形成包围。在这个包围过程中,秋枫依然没有感觉到危险就在眼前。

        几十年过去了,高山榕的地盘越来越大,在林冠上,能够与秋枫竞争阳光了,因为它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因此,在竞争阳光方面反而具有优势。它的根系在也不是柔软可欺了,而是千万条根系,加上气生根,不断地指向大地,有些早已深入热带雨林肥沃的土壤里了;它的躯体也不在柔软缠绕,而是越来越多的木质部形成了,有了自己的驱赶,这些驱赶自然是紧紧包围在秋枫的外面的。这时,被寄生的大树感觉不自在了,它要拼命生长,要摆脱高山榕的缠绕。但这个时候,已经由不得它了。

        又几十年过去了,高山榕开始发起攻击了,这时的高山榕枝叶繁茂,干也形成了,根系更加庞大,板状根也发育成熟了,支撑能力更强大了,它已经不需要别的树做支架了,这个时候原来的寄主树木就是多余的了。可怜的曾经高傲的秋枫被高山榕勒得喘不过气来,它的枝条开始枯萎,树叶开始凋落,最终,秋枫被窒息死亡了。

        高山榕成功地由一粒小小的种子完成了对参天大树的绞杀,这个过程可能用了一个世纪的时间。这是一场实实在在的无声的战争,这样的战争充斥在热带雨林里,那里的万物不得不为了生存而相互残杀。

        人类社会何尝不是这样呢?你看,当中国人印度人也富有起来,当地球资源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社会的奢侈需求,地球人都要过美国人欧洲人的好日子的时候,石油、煤炭、核燃料、粮食、水、甚至连空间都不够用了的时候,摆在人类面前的路将是什么呢?到那个时候,那些有声的还是无声的战争将是不可避免的。


图1 ,照片的树干是“绞杀”完成后形成的,原寄主树干已枯萎被包围其中



图2  树干空隙中尚可见“绞杀”的痕迹



图3 另外一棵大树也在上演“绞杀”一幕,不过这个结果可能要一百年后才能看到



图4 一些藤本植物从树下包抄



图5 雨林中的老茎生花(果)现象。植物为什么选择这种繁殖方式依然是个谜



图6 老茎依然有青春



图7 空中网络——各种藤本植物拼命占领空间



图8 热带雨林特殊景观:板状根



图9 这是一种比较温柔的缠绕,藤本植物只借助大树驱干去占领空间



图10 这种缠绕往往会勒死原树木,也是一种“绞杀”



图11  树神:这株陆均松需要六个人才能围抱过来



图12 :天然氧吧:在雨林里呼吸植物刚释放的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353405.html

上一篇:中国海洋大学赴红色沂蒙生态调研服务团体验弘毅生态农场
下一篇:粮食危机正在到来?
收藏 IP: .*| 热度|

12 武夷山 孟津 刘进平 王号 梁建华 陈永金 高建国 唐常杰 伍松林 Majorite chenhuansheng zengfeng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0 13: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