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uioz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uioz

博文

一所三流大学的使命 精选

已有 20934 次阅读 2017-12-15 12:52 |个人分类:大学之道|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一所三流大学的使命

——从争优秀到做自己?

刘新宇


一、何谓三流

“双一流大学”的评选尘埃落定。42所大学欢喜之情溢于言表,斗志昂扬地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将其划为国内一流大学,实至名归。还有95所大学,虽然整体不及一流大学,但是个别学科突出,也可在某些专业领域大展宏图,将其划为国内二流大学,稍显委屈。除此之外,还有900余所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这些高校够得上普通二字,但也有颗不甘人下的心,将其统统划为国内三流大学,似有不妥。

不管各流高校情不情愿,大众还是非常喜欢高校的三六九等排名,这样自己或亲戚的孩子参加完高考后,也好指导孩子,让他们的选择更符合自己的期望。于是有了高校排名,于是有了985211,于是有了最近的“双一流”。“双一流”的结果让42家欢,95家喜,900多家愁!

而我现在工作的学校,就是一所不怎么为人知的愁家。我想学校其实也大可不必为之发愁,不管高校的等级如何划分,不过是一个比例的问题,我相信不管怎样,学校都能稳定发挥,保持三流的!(希望领导不要请我去喝茶……)

领导有领导的考虑,要激励师生,要学校发展,自然不能容忍甘于三流的言论。这不,高校的审核评估已经开始了,学校当然想打个翻身仗,于是全民皆兵,紧张备战。战前动员会上,领导对这次评估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这次评估,关键是看学校有没有实现自己制定的培养目标,我想我们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不是可以定为:将学生培养成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

领导的良苦用心我十分赞同,但是对学校培养目标的看法,我不敢苟同。为什么要“各行各业”?难道教育行业不值得重视?一所师范大学就要变为职业技术学校了吗?更重要的问题是:优秀人才的培养想必是极其困难的,考虑到我们学校的层次和生源的质量,培养优秀人才的使命能够实现吗?


二、何谓优秀

今年,我国高考报名考生共940万人,这些年来,高考考生大概都维持在1000万的级别,这近1000万的考生最后都到哪里去了呢?2010年之后,我们国家的高考录取率就在70%以上了,这几年都接近75%,也就是说,这近千万的考生有700余万会上大学!700余万大学生还可以再进行细分:100余万考生可被本科一批院校录取,另外200余万考生可被本科二批院校录取,还有300余万考生被专科院校录取。剩余的200余万落榜考生,或者来年再战,或者直接步入社会。

双一流大学招到了哪些学生呢?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按每校每年招生3000人计,大概可招10余万人,他们都是从近1000万考生里精挑细选的,可谓百里挑一二。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也按每校每年招生3000人计,大概可招30余万人,可谓百里挑三四。高考成绩前5%的学生,大部分被双一流大学收入怀中。

统计学很喜爱5%1%这两个数字,分别表示差异显著和差异极显著。我们是否也可以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定义一下优秀人才和顶尖人才呢?从高考成绩这一指标来衡量,那些高考排名在前1%的考生,可以称为顶尖人才的潜力股,这些考生大部分被42所大学收走了。那些高考排名在1%至前5%的考生,可以称为优秀人才的潜力股,这些考生大部分被95所大学收走了。可能有些人质疑这种划分优秀人才的方式,就像质疑几流高校的划分一样。但不管用什么标准来划分,可能也就是整体比例上的微调。

我所在的学校,大部分生源高考成绩略低于本科一批的录取分数线,单纯从高考排名来看,学生高考名次应该在省内考生的前15%30%。可以很容易看出,不管优秀人才的定义是前5%、前10%还是前15%,这些考生绝大部分都还不够格!这仅仅考虑了生源的差异,如果再考虑到三流大学同双一流大学师资和硬件的差异,我们有什么自信能将学生培养成为优秀人才呢?


三、教育之踵

我们一直生活在“优秀”的阴影下。

小的时候,“优秀”的阴影来自于别人家的孩子,父母总会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努力、成绩优异,整天唠叨我们也要做得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优秀。久而久之,我们竟学会了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也开始羡慕别人家的父母有钱有权,整天向父母撒娇要别人家孩子有的一切。

后来,别人家的孩子考上了双一流大学,毕业后去了五百强公司工作,香车豪宅样样到手。我们大部分人只能去三流大学读书,毕业后为了养家糊口而整日奔波劳苦,却继续生活在别人“优秀”的阴影下:工作要像别人一样优秀才能让领导满意;赚钱要像别人一样优秀才能让伴侣满意;孩子要像别人家的一样优秀才能让家庭满意;就连写篇博文,都要用“一流”、“使命”、“权钱”这些“优秀”的词汇去让读者满意。

像前面说的,优秀指的是各行各业里出类拔萃的人才或机构,不管用什么样的指标来定义,优秀一定是总量里面的极少数,其他的大部分注定平凡。大部分人达不到优秀,就像大部分高校进不了双一流一样。面对这些大部分达不到优秀的学生,大部分的三流高校该如何确定自己的使命呢?

既然努力争取也达不到优秀,不如重新审视自己的初心是什么。教育行业被人诟病颇多,学前教育遭受普遍漠视,中小学教育泯灭个性,大学教育重知识传授而不重能力培养。一所师范大学,理应肩负自己应有的使命,改善教育生态系统,促进教育公平。


攀比争优秀的心人人都有,以优秀为榜样,争取自我价值的实现,才是大多数平凡人可望可及的。一所三流大学,它培养的学生不作假,不作恶,即使争不上优秀,也靠自己的能力让事业健康发展,让家庭幸福美满,我想这样的大学和学生都是出色地完成自己的使命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59077-1089823.html

上一篇:哺乳动物冬眠几例
下一篇:从2017优青和杰青来看优秀人才分布
收藏 IP: 61.161.168.*| 热度|

46 陈楷翰 彭渤 赵美娣 逄焕东 李曙 翁育靖 王永安 林赵淼 徐树良 康建 张晓良 黄仁勇 文克玲 叶建军 骆佳良 史晓雷 张云 张士宏 陈莹 周浙昆 徐世文 葛素红 陈刚 蔡小宁 罗民 江克柱 姚伟 朱云云 徐志刚 丁凡 张丽娜 信忠保 曾红 彭美勋 迟延崑 石磊 李方和 陈先超 程强 郁志勇 shenlu puhj liyou1983 zjzhaokeqin ncepuztf hmao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6: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