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hysicsxuxiao 致远

博文

再议引力波 精选

已有 6813 次阅读 2016-2-17 02:50 |个人分类:乱七八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1)什么是引力波?

   关于引力波的概念,张天蓉和李泳的博文已经给出了比较清楚的科普性质的解释。从工程角度来讨论问题,即不管引力波是个什么东西,我们只是讨论引力波引起的什么样的物理效应比较好探测的时候,我们只是说,引力波将使得光走过的路径,比之原来没有引力波的时候的路径,随着引力波的波动,将不断变得更长或者更短了,所以我们来探测光的路径变化就可以看出些结果来。你不承认相对论,你说那是以太等等的效应,这都没关系,也不会影响我们的测量。所以你说没有“引力波”也好,"引力波"该如何如何定义也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探测到了按照现在的科学主流定义的引力波。

   有位网友非要说,只要是“波”,就得用“天线”探测。这个概念不正确。

   因为天线的设计,是以谐振为基础,即接收天线极其相关元件必须和接收的信号产生共振,才能将原来的信号放大。但是,我们知道,很多探测器,并不是依靠共振原理,或者基本不依靠共振原理来探测信号的。比如探测红外即可见光的热释电探测器,虽然探测的是电磁波(光是一种电磁波),但是主要依靠的对电磁波的能量吸收多少来探测信号的;再比如声呐,在很多频段是也不是依靠机械波的共振来工作的。

   再者,就是依靠天线来探测,天线也不是要跟波长一样长。稍稍熟悉无线电的朋友就知道,我们经常采用1/8,1/16波长作为设计的天线尺寸依据,有的时候甚至还要短得多。当然,我讲这些就扯得有些远了。

   至于,“暗物质”引起引力波“色散”等等,我不懂,所以也不知道如何回答。

(2)怎么能探测到10的负21次方的应变?

   如果熟悉干涉仪,就知道,如果我们采用主动调制干涉腔的方式,非常容易探测到1000分之1光波长的水平,对之LIGO所用的激光波长1064nm,这就意味着1nm的水平,如果将这个结果平摊到LIGO的两个单臂的长度8公里上,就是约10的负12次方水平的应变。而根据现在有关文章给出的参数看,在每个单臂中,各有一个法-布腔,大约可使光可以走10的4次方个来回(有的朋友将之算为5000个来回,这不太对,因为腔每次都有点损耗),将使信号提高4个量级,到达10的负16次方;而到达探测器的光强如果满幅度的话,将会有20W左右(当然这不可能,我们呢主要要求整个系统 的光强完全相干相消),而探测器响应灵敏度非常容易到达微瓦量级,所以就达到了约10负22次方的水平。

   我这是初略的估算,再加一些信号处理,到达10的负24次方应变,应该是可以的,实际上LIGO这次在最灵敏的频率段上,已经到达了10的负23次方应变以下一点。

   有很多朋友,不断讲系统探测到了小于1个质子大小的长度,问是不是有量子效应。实际上这是不对的,这就好比我用了非常厚的一摞纸,然后用直尺测这摞纸的厚度,再算每张纸的平均厚度。我们求出的是个平均的结果,有量子效应也测不出来。

(3)如何抵消温度变化、振动、电磁干扰、地磁变化等等。

   系统装有各种各样的探测器,探测其不同环境变量的变化,就是为了抵消这些影响的。实验证明,这些影响是已经可以克服掉的。实际上不同地点的两台设备,在运行者不知情的情况下,都被专门的测试者注入过仿真信号,来看系统的反映,系统都做出了正确的处理。

(4)这是不是好比找转世灵童,老喇嘛要死了,描述了转世的样子,你总能撞上一个跟老喇嘛描述比较一致的小子?

   这是二傻的意见。

   确实没错,二傻也说得对,让人在如今的情况下无法反驳。毕竟引力波是第一次测到嘛,以后的事还不好说。

   我要问的问题是:我们如何证明现在问问题的二傻和以前的二傻是同一个人呢?

-------------------

以下是黄秀清根据二傻的描述,描述的黑洞合并过程: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80705-95679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190-956313.html

 


   



人类首次探测到引力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31678-956643.html

上一篇:梅的千姿
下一篇:答曹则贤兄、YC及诸友:LIGO探测、涟漪及其他
收藏 IP: 14.146.66.*| 热度|

27 姬扬 王又法 文克玲 田云川 李颖业 黄永义 杨书华 郑小康 谢力 鲍得海 李宇斌 宁利中 王涛 陈楷翰 应行仁 王春艳 杨正瓴 曾泳春 李志俊 戴德昌 mxt110 yunwowo ep4h qzw icgwang yangb919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2: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