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开斯特关于无纸社会的预言让图书馆感受到的危机感远远超过情报系统的建立。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美国著名图书馆学情报学家兰卡斯特在他的著作《情报检索系统》中说:“我们正在迅速地不可避免地走向无纸社会”,他预测,一方面由于文献增长速度太快,造成图书馆的空间紧张和用户利用的困难;印刷品出版周期太长,传递科研成果和情报的速度太慢;印刷品出版和销售的费用增长太快,造成图书馆购书率下降;另一方面,联机网络、智能终编、远程通信、全文存取、电子出版技术、交互电视的发展,为图书情报传递和存贮的电子化创造了条件。因此,纸型的二次文献将消亡,新的参考工具书将以电子型和联机存取的方式存在。传统的以纸型材料为载体的图书情报系统将最终被以电子型和其他先进的载体为媒介的情报系统所取代。
这个预言曾经让图书馆人很是担忧紧张了一阵,感觉图书馆真的有消失的危险,有一段时间关于无纸社会对图书馆的影响曾是图情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有过不少这方面的讨论,一些人对图书馆的未来表示悲观,认定图书馆存在的时日已无多,随着图书馆完全电子化,图书馆将大部分消亡,剩下为数不多的图书馆,只是专门用于保存过去的印刷型文献,类似博物馆性质的机构。但图情界大多数人并不认同这一点,他们认为,纸型文献具有使用方便,便于携带,符合人们阅读习惯等优点,因此不会完全被电子出版物所取代,而是两者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兰卡斯特当年预言的20年后将到来的无纸社会并没有出现,虽然各类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也已经普及和广泛使用,但人类消耗的纸张不仅没有减少,比以前反而增加了。其实兰卡斯特本人也对“无纸社会”的预言进行了反思,并于1999年公开发表了《无纸社会的再思考》一文。
这似乎可以让图书馆人松一口气了,种种迹象表明,传统的印刷型文献事业,包括出版、印刷、收藏、流通等,不仅没有“消亡”迹象,而且还在不断发展,虽然新型的电子文献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纸质载体文献,但人们普遍相信,它和近代缩微和声像文献一样,不能完全取代印刷型文献。但图书馆是否真的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其实我们要是真的考察一下纸质载体文献在图书馆所处地位的变化情况,还是应该有危机感的。
首先,检索性期刊和工具书正逐渐在退出。这与兰开斯特所预测的纸型的二次文献将消亡是一致的,尽管这个消亡的时间比兰所预测的要长一些。曾经是人们获取文献信息最主要渠道的检索性期刊,当年图情专业必讲的四大检索体系:EI、SA、CA、SCI,其中体量最大的CA(化学文摘)的印刷版早在2010年就不再出版了,另外几种检索期刊是否还在出印刷版我没去查证,但还有多少图书馆在收藏呢?反正我们馆对检索性期刊早已经停订了,CA是因为从第一卷就开始收藏的,一直没舍得砍掉,坚持到印刷版的寿终正寝,即便这样,最后一次的累积索引也没有购买,让我一直耿耿于怀,这种让完整的收藏缺了一块的馆藏实乃收藏之大忌,当然其实收藏了也只有收藏价值,在检索更快更方便的数据库面前,印刷版检索期刊的使用价值基本为零。至于国内的各种检索期刊,现在差不多都已经停刊了。
其次,印刷版期刊的式微,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曾经图书馆收藏的国内外科技期刊是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必不可少的资料,对图书馆来说,收藏国内期刊是没什么问题的,尽管国内期刊的发行渠道非常繁杂,但国外期刊的收藏却一直有各种问题。我国大型图书馆曾有过两次大量削减国外科技期刊收藏的经历,第一次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原来图书馆主要收藏的那些翻印的外文科技期刊逐渐被外文原版期刊取代后,购买外文期刊所需经费可翻了好几番,于是各图书馆只能大量减订外文期刊,国内有收藏的还能通过文献传递来解决读者的需求,不少期刊在国内就找不到收藏单位了。这次外文期刊的削减对高校教师的科研是造成一定影响的。而如浙大这样的馆还是花了很大代价收藏那些重要的外文期刊的,大概10年前左右的时候,印象中采购外文期刊的经费占了图书馆总购书经费的一半以上,尽管那时已经有不少全文数据库出现,但图书馆界普遍对电子版的资源不放心,仍坚持要收藏那些重要期刊的印刷版。但此后,随着全文数据库越来越多,读者也越来越习惯通过数据库来查找外文期刊论文,使得图书馆用于购买数据库的经费所占比例不断提高,便只有压缩外文期刊的订购。于是图书馆陆续开始停订全文数据库收录的那些科技期刊,并购买各种有全文的外文数据库。总体上,数据库购买所花的经费比订购原版外文期刊要便宜多了,于是,到现在,外文科技期刊还保持订阅的品种,除少量是图书馆一直收藏而且希望作为馆藏特色保留下来实在舍不得停掉的期刊外,另外就是有需求但还没有电子版资源可用的那些期刊了。至于中文科技期刊,已经找不到几种数据库没收录的重要期刊了,图书馆订的印刷版中文期刊基本上就是为了收藏。而购买数据库所用的经费也在图书馆总购书经费中占比越来越高,现在已经超过一半的经费用于购买数据库了。当然这次的减订外文期刊,对教师来说并没有影响他们的科研,反而因为数据库的资源更多,使得文献的保障率大大提高了。
纸质资料地位的下降给图书馆带来最直接的一个影响是,图书馆那些阅览室功能的悄然变化。以前图书馆的阅览室是一个供读者查阅资料的场所,但现在,需要资料的教师和学生根本无须到图书馆来,通过网络他们在家里、办公室、寝室就可以查阅数据库的资源,于是到图书馆来的那些人更多是把图书馆的阅览室作为一个自习的场所。虽然许多时候图书馆阅览室的座位还是非常紧俏,一座难求,但这与图书馆所收藏的那些资料没什么关系。
尽管目前图书馆的读者使用的数据库资源也是图书馆购买的,但与传统的那些纸质出版物不同,纸质载体的资源图书馆买来后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收藏在图书馆的书库里,而那些数据库却并不归图书馆所有,图书馆只是为它的读者买了一个使用权限,一旦停止付费,这个使用权便失去了。
我以前的博文曾说到过,图书馆最基本的两个功能是保存文献和利用文献,保存的目的是为了利用。但数字资源发展到现在,虽然并没有真的到无纸社会这样的状态,但图书馆许多时候却似乎有“为了保存而保存”的趋势了,而读者真正利用的文献资料却并不是图书馆保存的。可见,纸质资料地位的下降使得图书馆的基本功能开始变得模糊,这恐怕才是图书馆真正应该感到担忧的。如果仅仅为了保存那些纸质文献,是根本不需要有那么多图书馆的,相反,原来便可以打破时空限制而让用户能随时随地便使用的数据库,不同图书馆的重复购买其实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虽然图书馆现在根据用户需求的改变,开始打造各种“信息共享空间”之类的场所,但依赖的不过是图书馆的建筑和空间,与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却并没什么关系。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5 19: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