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lky 应当重视建设生态文明!

博文

英国石油公司(BP)发布了新全球能源数据 - 2

已有 7833 次阅读 2019-6-30 10:53 |个人分类:能源|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英国石油公司, 世界能源数据, 中国数据, 比较, 雾霾污染控制

英国石油公司(BP)发布了新全球能源数据 - 2

上篇博文“之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09047-1187449.html)介绍了BP公司小结的2018年全球能源消费情况、2018年中国大陆能源消费情况、展望今后20年和中国大陆,并作图比较了中国大陆和世界主要耗能国的能源数据。

为检查BP报告(http://www.bp.com)中涉及中国大陆数据的参考价值,我从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下载了从2000年到2018的年度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其他一次能源(水电、风能和核能)消费数据,单位是百万吨标准煤。但BP能源数据的单位是百万吨石油当量BP报告中说明,煤炭和石油消费的单位换算是1吨石油当量等于1.5吨优质硬煤或3吨褐煤/烟煤。我应用按优质硬煤转换因子(1.5),得到了如下两张比较图。图1a是从2000年到2018年中国大陆煤炭消费的年变化,其中BP数据从百万吨原油转换为百万吨硬煤(乘以1.5。图1b是煤炭消耗量占总能耗的比例(%),不涉及单位转换。可见我国从2011年开始,能源结构有明显改善,煤炭消耗占比从2011年的70%迅速降低为2017年的60%2018年则为约59%BP数据计算得58.25%)。

1 BP数据和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比较 2000-2018

a – 煤炭消费总量年变化;b – 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2000-2018

2能源结构饼图比较(2018)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中水电、核能和风能是归纳在一起的

2 是应用2018年是能源消费结构数据饼图的比较,显然两个来源的数据画图结果相当接近。看来国家统计局和BP两组数据间虽然有误差,但BP的数据具有参考价值。中国大陆能源结构从2011年起持续改善(2011年煤炭占比约70%,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不仅有助于近几年中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也在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方面对全球做出了贡献。

中国大陆能源消费年变化

3中国大陆能源消费年变化(单位:百万吨石油当量)

3是中国大陆化石能源和其他能源消费的年变化。能源消费和空气污染及控制,以及气候变化应对有直接联系。图中显示,煤炭消费曲线变化和中国经济的发展,空气污染~特别是雾霾污染的发展变化,加重和治理密切相关。经过2013年污染顶峰后,雾霾逐步得到控制。

3中含有一个重要信息:虽然近年来能源结构从2011年起有了重大改善,煤炭占比从70%减小到了58.25%,但是煤炭的总消费量的的减少并不显著,2017年和2016年持平,2018年还有所反弹。然而我们都看到了雾霾污染的逐年减轻。这个原因部分地可以归功于“天帮忙”~特别是在秋冬季重霾污染易发时段。但“人努力”是控制污染的根本因素,除能源结构改善外,但应当说各地电力、污染工业等方面加强脱硫脱硝治理工作,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结论是:加强监督,加强脱硫脱硝工作,我国空气质量改善可以再上一个台阶!

我曾写过三篇博文介绍BP数据,从能源消费量和结构看,容易看出我国近年来严重雾霾污染的根本来源是大量燃煤,并脱硫脱硝工作缺位所致:

2018/06/19 解读英国石油公司(BP)最新世界能源数据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09047-1119728.html 2023

2015/11/13  更新有关我国能源消耗的图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09047-935004.html(8939)

2013/10/15   比各国能耗结构,想中国雾霾主凶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09047-733070.html (5137)


2018619日博文附图:根据BP数据,我国煤炭消耗占比从201170.8%,减小到201760.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09047-1187451.html

上一篇:英国石油公司(BP)发布了新全球能源数据 - 1
下一篇:评论北京市2020年春节和2月中旬发生的重霾污染
收藏 IP: 218.81.236.*| 热度|

5 张学文 曹俊兴 魏焱明 刘炜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01: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