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石油公司(BP)发布了新全球能源数据 - 1
和往年一样,英国石油公司(BP)于今年6月(11日)发布了新的全球能源等数据,包括世界上各地区和相关重要国家在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情况和发展趋势。新报告增加的稀土、钴、锂、石墨等数据,也有重要参考价值。下面是BP对2018年全球和中国大陆能源消费的特点的介绍,依据的数据和报告可以从BP网站上下载:http://www.bp.com。 BP报告中介绍了2018年全球能源消费和中国大陆能源消费基本情况如下。
2018年全球能源消费情况
2018年一次能源消耗增长了2.9%,几乎是10年平均值(1.5%)的两倍,也是2010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增长部分主要是天然气,占43%。第二位是可再生能源,占14%。但碳排放增加了2%,是7年来的最快。
2018年中国大陆能源消费情况:
- 保持为世界上最大的能耗国,2018年能耗总量是全球的24%,能耗增长是全球的34%。2018年能源消耗增长4.3%,2017年的增长是3.3%,10年平均增长率为3.9%。
- 在化石能源方面,消耗增长最多的是天然气(18%)和石油(5%),煤炭消耗在前四年降低后反弹,增长0.9%
- 能源结构继续改善,虽然煤炭仍然占主位,但2018年煤炭消耗占总能耗的比例是58%,是近年来最低。
- 2018年可再生能源消费占全球的26%,然而增长迅速,达29%,是全球2018年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长的45%。
- 2018年天然气和煤炭生产都有增加,分别增长8.3%和4.7%,但石油生产减少了1.3%。
- 2018年石油和天然气的进口依赖度达到71%和43%,为历史最高。
- 在非化石能源方面,太阳能消费的增长最快,达51%;后续风能消费增长,24%;生物质和地热14%。水能消费增长较慢,为3.2%,仅为十年平均增长值9.2%的三分之一。
- 核能产出增长了19%,超过十年平均值15%。对全球核能增产贡献了74%。
- 但2018年因为能源消费造成的碳排放显著反弹,增加了2.2%,前5年每年平均增加仅0.5%。
展望今后20年
能源需求的重心将向亚洲崛起的中产阶级转移;因为页岩油气的开发将使美国成为世界上生产油和气最多的国家;全球天然气的输送和买卖将大量地以液化气的形式进行;能量消费形式将向电能消费转化;而能源买卖将成为竞争性更强和更加高效的数字市场的一部分。
中国大陆和世界主要耗能国能源数据比较
(1)2018年能耗总量
图1 2018年能源主要消费国比较
图1显示中国人口多,经济发展又快使耗能成为世界第一。印度和美国的煤炭消耗量列第二和第三;我国石油消耗低于美国,天然气消耗更低。我国水能利用是最多,但核能利用低于法国和美国,和俄罗斯相当。其他可再生能源消耗最多,美国其次。
(2)2018年人均能耗比较
图2 人均总能耗比较(沙特和新加坡人口少,人均能耗量很高,没在图中显示)
图3 主要能源消费国人均各类能耗比较
(沙特和新加坡人口少,人均石油消耗量很高,没在图中显示)
图2表示从人均总能耗角度看,在发展中国家方面,除了少数石油生产国以外,中国站在了最高的位置。但还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图3则说明从各类能源人均角度看,煤耗虽然超过美国(2014年后美国开发页岩油气,减少煤炭消耗),但还低于澳大利亚、韩国和南非。核能消耗较低,除水电外,其他绿色能源有较大发展需求。
(3)稀土生产是近来关心的问题,BP新增的数据:
图5 2018年稀土生产数据(千吨)
为检查BP报告中涉及中国大陆数据的参考价值,我从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下载了从2000年到2018年的年度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其他一次能源(水电、风能和核能)消费数据。进行单位换算后,作图进行了比较,并进行了讨论。避免博文过长,写成了“之二”(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09047-1187451.html)篇,敬请网友关注。
前几年我曾写过三篇博文介绍BP数据,从能源消费量和结构看,容易看出我国近年来严重雾霾污染的根本来源是大量燃煤,并脱硫脱硝工作缺位所致:
2018/06/19 解读英国石油公司(BP)最新世界能源数据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09047-1119728.html (2023)
2015/11/13 更新有关我国能源消耗的图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09047-935004.html(8939)
2013/10/15 比各国能耗结构,想中国雾霾主凶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09047-733070.html (5137)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13: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