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安全博客 Behavioral Safety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reg66 行为安全-用科学方法长效地解决“违章行为”

博文

把“安全科学”定义为“事故预防的科学”科学性与实用性

已有 5814 次阅读 2017-8-7 01:11 |个人分类:1|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安全科学, 科学性, 实用性, 事故预防的科学

把“安全科学”定义为“事故预防的科学”科学性与实用性

把“安全科学”叫做“事故预防的科学”,内容是全面的,这个问题本博客已经有多篇博文阐述过(用“事故预防”搜本博客的博文目录),不再赘述。其好处是:

1.安全科学被叫做事故预防的科学之后,安全科学实际上就变为研究QHSSE、工作中的其他负面的、意外的各类事故(事件)的预防了,这就把所有负面事件的预防都放在一起了,很综合。这实际上是扩大了安全科学原理的应用范围,更加说明安全科学是一门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QHSSE及其他事故,彼此间是没有严格分界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行政上硬性把QHSSE等业务分开管理也常常会打架,无法处理相互间的业务关系、无法区分科学研究的内容、无法形成专业人员间的共同语言,交流困难。所有事故一起预防,不意味着“样样通、样样松”,所有事故的共性原因就那么几个,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进行研究,深入工作,就能形成实在的、很专业的、别人不能代替的技能。

2. 把“安全科学”叫做“事故预防的科学”,使安全科学更加具体。安全是个抽象名词,事故及其预防,在妥善定义了事故以后,十分具体。虽然研究、解释“安全”的观点很多,但是如果不用“事故”一词,“安全”是什么,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明确的解释,与此有关的工作中,非常难以确定指标和目标。有观点认为“无危则安、无损则全”,那么“危”、“损”以及“无”又如何定义呢?没人说得清楚。也有观点从汉字的象形意义来解释“安”,“女人在家就是安全”,那么英文不是象形字,又如何解释safety呢?同样一门科学不可能中文中一样、英文中又一样。而在妥善地定义了事故之后,只要不发生这种“妥善定义的事故”,那就是安全,十分明确了不是吗?这样,统计指标、任务指标也非常容易制定了。使得安全科学变得具体,意义很大。君不见“大安全”的学生找工作困难吗?社会不理解、自己也说不清自己具备的事故预防的核心本领,就很可能没人愿意接收你就业!

3.国家、企业、安监部门,各级领导、老百姓,整天都着急什么?怕发生事故!把安全科学叫做事故预防的科学,安全专业人员掌握事故预防的本事、为事故预防而努力,明确地帮助那些每天在焦虑中(怕出事故)生活的人和组织,不是大好事吗?所以把安全科学叫做事故预防的科学十分实用。

4.“安全科学”一旦变成了“事故预防科学”,它就有了坚强的理论基础事故致因理论。事故致因理论从1919年格林伍德和伍兹开始,到现在发展快100年了,经过了重视技术(物质和能量)、重视人(个人行为)的时代,发展到社会技术系统(物质和能量、各类行为的综合)时代,形成了链式、系统论两大方面的丰富的理论(Ref.: Patrick Waterson et al‘RemixingRasmussen’: The evolution of Accimaps within systemic accident analysisAppliedErgonomics 59 (2017) 483-503,见附图),它们才是事故预防的强大理论基础(见:隋鹏程,回顾与展---从业安全48年的体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1999Vol.19(5),pp7-8。如果使用人们说都还说不清楚的“安全”、“安全观”、“安全感”,那就很难确定其理论基础,事故预防就会变得很难,工作无头绪,上面说的那些人和组织恐怕还会照样在焦虑中过日子。

所以,把“安全科学”叫做“事故预防的科学”,不但是科学的而全面的,还是非常实用的。

关键词:安全科学;事故预防的科学,实用性,科学性

注:事故的定义是:事故是组织规定的、人们不期望发生的、带来损失的一个或者一系列意外事件。事件是时空中的一点。事故的损失有生命健康、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事故包含生命健康损失、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事件,损失量由组织在遵守适用法规等要求下做规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03730-1069887.html

上一篇:“系统的本质安全很重要,光靠管理是不行的”??解释下
下一篇:安全科学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究竟是啥?八个字概括
收藏 IP: 60.247.55.*| 热度|

4 王晔 李健 曹家琳 李威君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8: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