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人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n

博文

直博是压断硕导最后一根稻草 精选

已有 20619 次阅读 2018-4-6 11:41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硕导非博导,硕士是培养学生的最高阶段。直博是硕士研究生,因学业优秀而转为博士,因自己导师不是博导,转到其他博导的老师名下完成博士研究生阶段研究工作,获得博士学位。

直观地来讲,直博有两个好处,一个是省了一年读研究生时间。原本硕士和博士需要六年,直博节省一年,只需要五年即可跳过硕士学位,直接拿到博士学位。另一个好处是,不用再撰写硕士学位论文,开展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直接撰写博士学位论文,一步到位、省时省力。

根据每个单位规定,硕士研究生只要满足单位相关直博要求,都可以申请直博。当然,这个过程中需要老师签字认可,但等学生将申请书放在导师办公桌上的时候,导师一般不会拒绝。因为,学生是根据程序申请的,符合相关规定,导师如果拒绝,大有阻挡年轻人发展道路,不是很光彩的角色。

硕士生直博通常事先没有征兆。这有客观原因,研究生一入学,直博还远着呢,自己研究能做到什么样还是未知数,谈不上考虑直博的事情。只有等攻读一年或者两年后,符合了直博要求,才能有这个想法。主观原因是,如果过早暴露了直博想法,怕导师有想法,对布置任务、试验和发表论文等,进行雪藏、延迟处理,会影响自己顺利直博。

客观上说,愿意直博、有资格直博的学生,还是硕士研究生中干的不错的、有上进心、进取心的,还是希望在学术道路上发展的。硕导的研究生通常不会很多,一年科硕多录取一两个。在事多人杂的年代,通常一个项目只有一到两个研究生作为主力,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完成项目科研要求的同时,顺便发表小论文、完成学位论文要求。

如果在科研项目执行期间,尤其是中后段时期,突然主打学生直博,将对科研项目、导师的培养计划,起到釜底抽薪之功效。因为科研需要经验积累,需要具体人去做,而且科研出成果需要时间周期。中间学生直博走了,培养计划突然中断,研究也随之大幅调整,尤其是地学研究讲求野外经验,这些经验随之也被带走了,这样项目突然会处于近乎于空转状态。

直博对硕导科研团队起到掐尖作用。科研团队经过长期培养,个别学生刚有苗头、刚上路子,突然转走了,晃硕导一下。带来的是心理上的打击,科研工作的低迷,随之是调整、适应和等待。对导师的热情和信心,有一种泼冷水的感觉。但,导师就这样的活,生活还要继续、工作还要继续。

整体来看,导师就是一个培养人的过程,只要有利学生发展,就要支持。如果只局限于自己这一烂摊子,不能有更高、更远的视野,将学生拘泥于自己一亩三分地,也可能束缚了学生的发展。但,客观上来说,硕导含辛茹苦培养学生一二年、二三年,刚上手,还没来得及产出什么科研成果,突然就走了,心里难免感到失落。

人如果不能改变规则,只有适应规则,虽然,适应的过程真讨厌,但能有什么办法呢。端着教师这碗饭,就要守这碗饭的规矩。当导师,手里没有什么权利,却有无数吃窝囊气的机会。顺其自然,随他去,别较真,享受生活才是正道,这个世界离了谁都照样转。说到底,还是希望每个人都能过得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8729-1107670.html

上一篇:青年人出差礼仪
下一篇:谈谈撰写文字的一些心得
收藏 IP: 202.204.119.*| 热度|

28 蔡宁 黄仁勇 孟佳 蒋永华 吕洪波 李明阳 熊建华 马臻 韩晓阳 王从彦 赵建民 吕喆 李毅伟 王涛 杨云平 李帮建 周春雷 张文超 李学宽 罗帆 张晓良 苏德辰 李朝阳 于国宏 郑永军 刘润生 杨顺楷 ncepuztf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2: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