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裕民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何裕民 教授、博导,中华医学会心身学会主任委员,临床主攻肿瘤。

博文

心理治疗,肿瘤病人别忽视

已有 3679 次阅读 2014-2-17 15:51 |个人分类:何裕民谈肿瘤|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肿瘤, 抑郁症, 心理治疗, 厌食症, 精神衰弱症

有关医学调查表明,肿瘤病人中约有66%患抑郁症,10%患精神衰弱症,8%患强迫症。所以肿瘤病人常出现抑郁、焦虑、精神错乱,厌食症、疼痛,恶心、呕吐等心理问题,其中,抑郁症和焦虑症发病率最高。精神崩溃导致四分之一的癌症患者治疗后转移复发。

调查还发现:那些有心理矛盾和不安全感,惯于压抑自己愤怒与不满情绪以及受悲观失望情绪折磨的人,最容易得癌症。其癌症发生率是正常人的3倍。与之相反,安定的社会环境、和睦的家庭生活、必要的社会福利保证、坚定的社会信仰等有利于癌症治疗后的康复。因此,社会各界应对癌症病人及家庭这个特殊群体给予更多的社会心理关怀。有资料表明:凡接受社会心理介入治疗的癌症患者,复发率较低,做到了去者善终、留着善别,生死各相安。

我们认为:社会心理因素在癌症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接受手术、放疗、化疗等常规治疗后,患者大都存有怕复发转移的心理隐患,有的甚至不久就发现复发转移。如果不能克服心理障碍,免疫系统就会加快受损,这对康复是十分不利。由此导致了约80%的病人不是死于治疗期,而是死于康复期。

所以在实施诊治时,必须兼顾患者方方面面的特点。包括因心态问题、文化修养,人文背景、职业、社会角色不同造成的差异,以利于患者康复为目的;基此,作出针对性的指点、关怀、疏导,取其有利者以扬之,舍其不利者而避之纠之;很多情况下不少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我们看到,很多肿瘤病人从医院出来或完成医院制定的手术、放化疗措施后,往往感到迷茫无助,不知道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也有的病人以为手术、放化疗都做了,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可以放松下来休息休息了;也有的整天生活在惶惶不安中,生怕哪一天会再发出来;还有的从此觉得低人一等,瞒着所有的亲戚、同事、朋友,自己也带着沉重的精神枷锁生活,使本该有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疾病的康复也受到很大影响。

要对肿瘤病人进行心理治疗,除关注肿瘤病人的生理康复外,还应积极关注肿瘤病人的面临的社会生理问题。减少他们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帮助其牢记“五大要素”,构建战胜肿瘤的系统工程:

1.正确认知疾病、治疗及自身基础,以积极的态度,正确的方法主动追求康复;

2.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代谢,增强免疫功能;

3.正确的饮食是抗癌防癌的物质基础。据权威部门统计,约有1/3的肿瘤病人的死因与饮食不当有关,所以,饮食是一门学问,吃得营养,吃得科学,吃出健康对肿瘤病人尤显重要;

4.生了肿瘤,家庭环境、亲朋关系、工作关系都会发生一些变化,如何以健康的心态,良好的思维模式去适应并主动引导这种变化,朝有利于肿瘤康复的方向发展,无疑也是一门学问;

5.出院后康复治疗方式的选择是尤为关键,如何运用最为合理的方法去消灭残余的肿瘤细胞,并达到祛邪不伤正、扶正促祛邪的目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00-768323.html

上一篇:好身体,从改变德性开始——写在《不长癌的活法》面世之际
下一篇:该是放下“坚强”的时候了
收藏 IP: 116.226.29.*| 热度|

2 郑永军 李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2: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