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裕民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何裕民 教授、博导,中华医学会心身学会主任委员,临床主攻肿瘤。

博文

研究表明:群体康复有科学依据

已有 4355 次阅读 2010-7-12 14:11 |个人分类:何裕民谈中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医, 康复, 何裕民, 群体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倡导群体抗癌。积极主张癌症患者应该参与到诸如民生健康家园之类的各种类型群体抗癌组织中去(当然,这些组织本身应该是阳光的、积极的;内部协调、有序的;而不是矛盾重重、勾心斗角不断、令人郁闷的),因为近廿年的实践经验清晰地提示我们:这样做,将大大有益于患者的抗癌过程及康复进程。几年前,本人所指导的研究生在南通地区所做的大样本流行学调查结果,就已经清晰地提示了这一结论。近来国外的有关研究,更为这一做法揭示了其某些(但远非全部)科学机理与意义。
据国内学者冯国川近来引用英国《每日邮报》等的所报道的实验动物研究结果,肯定了良好的人际交往与社会生活有明确的防癌作用。
遗传学家马太教授所进行的老鼠实验表明:如果一个尽可能地和更多的同类接触,那么它们的肿瘤会明显缩小。这意味着应该鼓励病人和朋友、家人多见面、多交流,可采取群体抗癌方式。包括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沟通方式有可能加速他们的康复过程。
遗传学家马太教授的上述研究结果发表在权威的《细胞》杂志上。马太教授认为这份研究为社交和个人精神状态的防癌作用提供了新证据。他说:“动物与其社会环境之间的交流抑制了肿瘤的增长。大大超乎一般人的想象。”老鼠是一种自然群居动物。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将5个为一组安置在一起,并提供充足的食物和玩具,就可以出现有助于癌症康复的迹象。进一步,如果把荷有肿瘤的老鼠放置在一个有15或20只老鼠组成的“大家庭”中,并获得充足的空间、食物和玩具,那么它们所生的肿瘤很快会进入自然康复过程。经检测,一个月后肿瘤质量缩减了77%,肿瘤体积减少了43%。而且大约1/20患癌的老鼠在入住新家的3周内没有表现出恶化趋势;相反,住在拥挤而单独房间里的老鼠却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一结论多么令人惊讶啊!?
针对这一现象,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杜林教授指出:生存环境中社交活动及其丰富程度是癌症康复关键之一;只注重体育锻炼的动物并没有收到同样的效果。
研究进一步发现:参与丰富的群体生活的肿块缩小的老鼠,其体内脂肪产生的瘦素(瘦素/Leptin是一种由脂肪细分泌的肽类激素,它有可能进入血液循环后参与糖、脂肪及能量代谢的调节,促使机体减少摄食,增加能量释放,抑制脂肪细胞的合成,进而使体重减轻)也发生了相应变化。这表明群体生活可促使癌症患者的新陈代谢发生有益于康复的改变。
此外,研究人员通过追踪动物大脑释放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发现参与丰富群体生活的老鼠的免疫能力似乎也得到相应提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促其分泌。然而对于缺乏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人来说,社交活动的益处就凸现出来。杜林教授说:“很多人认为群体生活中的压力是坏事,但是我们的数据表明,老鼠可不仅仅是变得高兴那么简单,这是抗抑郁药物所不具备的疗效。”
实际上,有的老鼠与压力相关的糖皮质激素的水平较高。杜林教授认为说:“我们主要目的不是减少压力,而是让老鼠过一种丰富多彩的生活。”
这项研究最终能为癌症和其他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无论是改变病人的居住环境、还是加强社会联系或者借助药物减少负面情绪,都是一种可供探讨的方法。杜林教授说:“大家不能孤立地看待癌症。这么多年来,医生只善于借助手术、放化疗治癌,却很少涉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如果我们把病人放在环境和社会交往中去考虑,那么我们就会发现什么才能有真正影响癌症的治疗效果。大家没有理由怀疑我们的研究不具一般性。”
看到这一报道,我们更要积极地呼吁患者及其家属,尽快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到群体抗癌中去,在这一过程中,你不仅仅能够享受群体交往的快乐,一扫孤独的郁闷和恐惧;而且,能够增强体内,改善吃与睡,活得更有滋有味;更为重要的是,它有抗癌功效!它不只是玩,可以帮助你挣脱病魔的枷锁;小老鼠是不会撒谎的!且何况,这是我们原创的,不要消费(即:无需花钱)的!何乐而不为呢?朋友们,快快行动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00-343314.html

上一篇:给青年学生的毕业谈话
下一篇:危机干预的“黄金72小时”
收藏 IP: .*| 热度|

3 蔣勁松 唐常杰 DXY1234

发表评论 评论 (2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8: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