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 教育 责任 快乐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xh 大连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胸无大志,努力做个合格的教师。当淡出三尺讲台时,没有因为误人子弟而悔恨即可心满意足喽!

博文

发现(5):“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已有 4212 次阅读 2010-8-22 23:28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国, 曹操, 发现, 诺奖, 杨修

刚才拨了一圈电视,一个台正在播放新三国,正好演到杨修与曹操的戏。先是门里写一“活”字,又是“一盒酥 > > > >一人一口酥”。曹丕把这些讲给司马懿听,曹丕慨叹“杨修为何如此聪敏”,司马懿对曰“人机敏到这种程度,他离死就不远喽!”

虽然笔者经常攻击急功近利急于获得诺奖的举措,作为中国人还是极其热切盼望咱们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获此殊荣的!没有本领获奖,也没有本事培养能够获奖的学生,有机会帮着找找原因、出出主意也许还是可以的吧——经常这样想。所以听到这里突然觉得似乎为“钱学森之问”找到了一个原因——中国的当权者(包括一部分教师)永远不希望有人比自己机敏与聪慧。如果再稍加卖弄或锋芒毕露,直接导致杀身之祸也是常有的事儿。领导们都喜欢下属或年青人诚实、含蓄、稳重、谦虚,这样一来二去,在棱角被磨掉的同时,天纵的奇才之个性也基本销声匿迹了!

大凡杰出人才都具有强烈的、特立独行的个性,我们的文化环境、社会环境和科研环境会允许这种彰显个性的人存在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5745-355424.html

上一篇:记2010年一次接受学生记者的“采访”
下一篇:疯狂英语(2):英四未过送两命,疯狂外语几时休?
收藏 IP: .*| 热度|

5 罗德海 吕喆 刘玉仙 侯成亚 杨华磊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19: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