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六讲》连载之三十七
当河流不再欢唱
蒋高明
本文载《中国生态六讲》,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2016
在经济发展的高压下,中国境内的河流生态遭到重大破坏。持续升温的西南水电开发使得奔腾的峡谷河流变成一串串驯服的高山平湖,大江南北的河流沙子被深挖盗卖,城市周围河流陆续被“截弯取直”,自然河岸甚至河底也被水泥覆盖。从前欢唱的河流如今死寂起来,变成了一条条“排污沟”。河流破坏导致的不仅仅是生物多样性丧失,更重要的是,河流湿地的自净能力严重下降了。 中国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000多条, 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约1500条,绝大多数分布在东部气候湿润多雨的季风区,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最热的地区,这一地理格局注定了河流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发展冲击。占全国河流58.2%并流人太平洋的河流所遭受的污染已不堪重负;占流域面积6.4%、流入印度洋的西南峡谷河流,如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正面临着水电开发带来的巨大破坏。 水电工程修建,阻断了自然河流与湖沼等湿地之间的天然联系。新中国建立以来,仅长江流域就修建了近46000座水坝,7000多座涵闸。由于缺乏合理规划和预防措施,中下游大部分湖泊已与江河隔断,形成“孤湖”,长江的鱼、蟹、鳗种苗不能迸入湖泊,湖区的鱼不能溯江产卵繁殖,水产资源大大下降。水电开发造成的潜在生态破坏无法估量。 河流生态改变后,环境自净能力也将消失。自然河流其实是良好的污水处理厂,后者应用的原理其实是从河流、湖泊等天然湿地学来的。据粗略估计,河宽50米、沙滩宽1公里、长约10公里、健康的天然河流,其具备的水净化能力相当于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建设的污染处理厂。河流对于有机污染物,以及氮、磷等化学污染物的净化功能尤其突出,而这些污染物恰好是造成滇池、太湖等内陆湖泊蓝藻爆发,以及近海赤潮大发生的元凶。 山东省沂蒙山区平邑县境内有一条名为俊河的河流。上世纪80年代初,那里还保留着自然状态,银沙滩宽的地方有3公里,河岸受宽阔的半天然森林保护,河流自由流淌,两岸农民在沙滩上挖掘不到一米就可以取出非常纯净的饮用水。后来随着大量沙子被盗卖,上游造纸厂、化肥厂不断排放污水,如今这条河两岸的地下水早已不能饮用。原先县城流出的生活污水,经10公里左右的自然河流净化,COD(化学需氧量)由500毫克/升能下降到70毫克/升,而今,河流净化功能已基本丧失了,上下游河水COD变化不大。 那么,河流是怎样实现其对污染物的净化,人工干预又是怎样造成河流湿地净化功能丧失的呢? 第一,奔腾的河流在流动过程中增加空气中的氧气。弯曲、起伏、自然状况的河流,尤其激流,使得河水处于奔腾状态,这个作用相当于污水处理厂的曝气过程;即使那些相对平缓的河段,也会因河床下沙子、鹅卵石的存在而呈现一些波纹,再加上风的作用,河水与空气也会发生自然气体交换,将空气中的氧气溶于水体,供水生生物生长需要。如将急流变平湖、或者将河流取直,挖沙以增加河深,则水流动变得平缓起来,河流增氧的功能就大为减弱了。 第二,河流中微生物和动物群落的净化功能。微生物是对污染物起吸收与降解作用的主要生物群体。甲烷菌能将碳酸盐转变成甲烷,真菌通过与水生植物根表形成菌根吸收养分。除此之外,微生物还为水生动物提供食物,将捕获溶解的成分分解,并与其他动物、植物共生体一起利用。河流中的一些底栖动物也具有利用和降解污染物的功能。 第三,水生植物的作用。植物根系直接从水体中吸收养分与元素,并对悬浮颗粒产生过滤与吸附作用。一公顷芦苇每年能吸收200-2500公斤纯氮, 30-50公斤纯磷。藻类在生长过程中,将营养元素贮藏和转移在体内,对河流净化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植物还为微生物活动提供巨大的物理表面,菖蒲、芦苇、灯心草等根系分泌物还能杀死污水中的大肠杆菌和病原菌。 第四,沙子和底泥的净化作用。底泥和沙子是河流湿地的基质与载体,其去污过程来自离子交换、专性与非专性吸附、螯合作用、沉降反应等,污染物最终被吸附或沉降下来,要么变成动植物的养分,要么变得无害。沙子和底泥还支撑动物与微生物的生命过程,植物更需要借助它们而扎根。元素与污染物在弯曲而长距离河水流动过程中也会发生降解、沉淀、固结、挥发等,从而降低污染物浓度,使污水得以净化。 第五,两岸天然植被隔离农田,保障河流生态功能。在自然河流两岸,还存在着大量的天然植被,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一方面,这些植被可将河流搬运来的元素和污染物作为养分充分利用,强化了河流净化能力;另一方面,来自河流两岸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如农业施肥等释放的氮磷等元素被两岸植被吸收,减少了向河流排放。因此,河岸植被是河流的天然保护屏障。
从上面的分析看,中国境内的河流本身就是非常优良的湿地处理系统。自古以来,人类排泄的废弃物在进入海洋之前,就是通过河流以及湖泊湿地得以自然净化的。如今,河流净化功能迅速消失,人类需花费大量金钱建造污水处理厂。地球上的河流,正如人类的血管,当血管出现问题的时候,人类就离各种疾病就不远了。 中国河流类型多、数量大、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河流湿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净化水污染、生活饮水保障以及航运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恢复河流湿地就等于建造无数的大型污水处理厂,国家应采取切实措施保护河流生态系统,停止因短期利益而破坏河流湿地的做法,让河流重新自由欢唱起来。 |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1052527.html
上一篇:
谈谈美国农业的科技要素之五:种子下一篇:
《中国生态六讲》连载之三十八:还有多少沙子要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