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的博客 (Meng Jin's b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sblog

博文

百态的莲,一世的佛 精选

已有 13843 次阅读 2011-7-12 22:05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我很喜欢荷花,也在各地拍过很多的荷花照片,下面批发一百五十余张莲图,各位能看到审美疲劳。荷花也就是莲花,历来因俗家文人的炒作,佛家信众的崇拜,成为一种有故事的花。文人追求的,是荷花出污泥而不染,表白自我的高洁:看看周围的乌烟瘴气,算了吧,老子躲在书房里,读诗经评论语,只要活着,就不跟你们玩,自己孤傲着,以为那就是荷花了。

            出污泥而不染,只是文人的一种看法。比如,孟浩然有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我曾经写过一段关于荷花的博文,讲了点感想。其实什么花都长在泥土里,而泥土,难听点都可以被叫做污泥,好听点就是沃土,看你站在什么阶级立场上。感觉比较干净的东西,往往不一定就好。反之亦然。比如现在人们喜欢吃有机食品,而不是化肥催出来的东西。你如果到菜市场上去看,或者懂一点种庄稼的过程,所谓的有机食品,就是那些用人或牲畜的粪水浇出来的粮食蔬菜,标明没有施过化肥。化肥和粪水,以及它们滋养出来的东西,谁更干净,不是两句话能讲明白的。

            莲花适生湖沼、泽地、池塘。因为生在水中,莲花更能身显清白,语说纯洁。 纵观大江南北,水生花卉中,没有与莲花争艳的对手。清纯之中,这就带了点霸气。而这种霸气,是经历了千万年的风雨才练出来的,人们没有理由不认可。江南水乡多莲荷,历史上的骚人墨客,喜欢拿一支笔,描红刻绿,把荷花歌颂一番,当然有其道理。好在他们没有照相机,否则我们今天的人,就更没有事情可干了。

            我喜欢莲花的原因,不是因为她出污泥而不染。荷花有几百个品种,不都是菩萨莲座那种荷的样子。荷花的花形,有的如玉兰、牡丹芍药、玫瑰月季,甚至如菊花,这在别的花中是少有的。不拘一格,这是荷花的大气包容。荷花的好,尤在于自己的鲜明独立,每朵花单生于长长的花梗顶端,自立自好,笑傲江湖,败去时也不牵连别人,深得独自来往于世的自由。荷花的好,还在于有漂亮的盾状圆叶,托着晶莹的水珠,如天地之精华,美人之泪滴。张大千能以泼墨技法画荷花,在于荷叶有开阔舒展的叶片,可以大开大合地去表现。而泼墨的对象,是叶而不是花,叶是主角,花是点缀。 相比之下,牡丹芍药,花虽然好,但叶子都太细碎,不成器,只能做花的陪衬,算是抬举它们了。如果以泼墨的方式去画牡丹芍药,定会是一塌糊涂。常见花卉的叶片,没有哪种有荷叶那种简洁、大气之美。而在这样的叶片簇拥下,荷花怎能不成芙蓉仙子?荷花的好,还在有莲心。众多的雄蕊围绕下,雌蕊藏于花托内,受精后逐渐膨大为莲蓬,其中每一孔洞内,生一莲子。花谢过后,莲蓬以不同的风韵,继续着莲的美感,直到人们将莲蓬摘去,剥出莲子,熬粥、泡茶、做药吃。看看牡丹芍药,花谢过后,什么都不管了,有点像政绩工程。荷花的好,当然还在于有莲藕。藕的好处,比如说可以吃,就不多说了。单说在描写女人的美时,常会有这样的说法:女人的臂宜洁白、细嫩,如莲藕。说这话的时候,人们通常忘记了一件事:藕就是莲横生污泥中的肥大根茎。

            和别的花还有一个不同,是莲花与佛教有密切关系。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世音等众菩萨,都是坐在莲花之上,或手执莲花。佛座亦为莲台莲花座,也许就象征着 佛教有花开见佛性之说,这里的花,说的就是莲花。可是在众多的莲花中,佛教中的莲花是哪一种?我不懂佛教,不敢乱说。今年路过青海西宁的塔尔寺、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众多收获中,有两点值得提一下。一是塔尔寺供奉的观世音菩萨像,和内地见到的观音不同。通常见到的观音像,白衣飘飘,面目慈祥,有女性的特征。而塔尔寺的观音,和其他菩萨差不多,完全没有女性的面相,更不要说观音菩萨的怒身像。问为什么,导游说:塔尔寺供奉的是观音的真身像,而内地的观音像,是化身。第二点,云冈石窟的菩萨像,有历代皇家雕刻的,规模都比较大,也有民间出资雕刻的,规模比较小。从时期上看,北魏的佛雕,菩萨的面相和服饰,更接近于佛教传入中国初,带有西域的粗犷色彩。其后的雕塑,逐渐汉化、精致化、世俗化。不同时期石刻佛像的面相、服饰等,都体现了这一变化。这些和荷花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能说的感想,就是人们认识的佛,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佛家的莲花,也不会单指哪一种吧。

            莲不似莲,佛不像佛,算是一个俗人的感悟。



























































































































































































































































































































博物之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99-464242.html

上一篇:江山入画
下一篇:西塞山前白鹭飞
收藏 IP: 114.138.232.*| 热度|

42 王安邦 武夷山 徐耀 刘立 王德华 张玉秀 曹广福 刘用生 齐霁 武京治 刘庆丰 唐明 侯成亚 吉宗祥 雷栗 钟炳 张焱 吴吉良 郭利萍 高建国 柏舟 黄啟良 张景涛 卫军英 罗岚 周向进 梁进 王芳 贾伟 赵宇 陈湘明 陈国文 黄锦芳 王桂颖 Haiboshi nipy xqhuang laoai niming007 qianjiangyuemim tuner biofans

发表评论 评论 (7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4 05: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