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的博客 (Meng Jin's b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sblog

博文

仰韶文化的印记 精选

已有 16861 次阅读 2018-10-7 11:06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与感悟|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仰韶文化

         见缝插针的一点时间,去了郑州。现在的高铁,从北京到郑州东,最快是两个半小时,说去就去。从郑州开车去渑池,两百多公里的路程,都是高速。据说河南的高速公路密度是全国最大的,但这对我不重要。重要的是从郑州到渑池,要经过孟津,看见那些路牌我就乐了,对车上的同事说,你们以后要见我,就从这个出口下。到孟津有好几个出口,错过一个没有关系,别错过最后一个就好。我早就想去看孟津的,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可惜几次擦肩而过,都没有进去,犹如人生命运中的偶遇与偶不遇。

        渑池的故事和孟津一样多,我就不多啰嗦了,网上抄一段:“渑池地处河南省西部,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渑池因山水而得名,《水经注》载:“洛水之北熊耳山,山际有池,世谓之渑池矣。”渑池历史悠久,秦时置县,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全县国土总面积1368平方公里,辖66乡,235个行政村,总人口34万人。渑池文化底蕴浓厚,90年前,以安特生、袁复礼为代表的中外学者,在渑池县仰韶村发现了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是距今约50007000年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彩陶文化,是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重要源头。

        历史归历史,现实是现实。高速路下来,进入渑池地区,路就不好走了。尽管渑池资源丰富,煤、铝钒土、石英砂、石灰石、铁等矿产丰富,这里并不富裕。路也不大好,一路上都是拉煤和矿物的卡车。开车的师傅都很勇猛,把车开得尘土飞杨。我们开车的李师傅是老司机,开的车是有近50万公里的别克,安全第一稳稳地往前走,绝对不会到沟里去。我去的地方,是渑池的南村乡。从天上看,这是个三面环水的半岛,一脚踏两省,鸡鸣听四县,是古代黄河漕运水路的的一个重要节点。我们野外工作区在黄河边上。这里是小浪底水库的边缘部分,夏季开始,水库放水除沙,准备雨季能蓄水防洪。放水后,这里的水位落下,很多岩层露出,是我们可以工作的时段。等10月份,这里又会被黄河水淹没。我的同事希望我去看看他们的野外点,说点啥。其实我是第一次去,啥都不懂,说不了啥。当然,从别的地方的经验,也可以提醒同行注意一些细小的东西。有些重要的东西,因为不起眼,常常会被人们忽略而丢弃。科学中是这样,人生中也如此。

        当地接待我们的主人是个文物爱好者,也是一位摄影爱好者,和我用同样品牌的相机,但比我记录下来的东西更多、更有当地的人文、历史内容。他的院子挺气派,老大个,走进院子都是绿色,推开院门就是阳光,阳光下的黄河,河对岸的山西,河两岸的农田。我在黄河的上游青海境内跳进河水里洗了个不明不白。在黄河中游见到壶口瀑布瀑,现在又在小浪底水库区,再见到黄河。希望下次能在山东黄河出海口,回头望一回,那就齐了。放眼看过去,坡下水退后低洼地中泥裂开的淤泥,其间是忽忽悠悠快速生长繁殖的野草,等水起来时,它们都会被淹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而这些草的枯荣,等不到一岁。黄河边上的湿热中,看大河流淌,泥沙俱下,让人有些感叹。

        这一带除了传统的作物,现在比较多的经济作物是种花椒树。我去的时候,都开始采摘花椒了,院子里筐中都是它们,和地上摊着的黄色玉米各成一个体系。看着那些花椒,想起我下乡时邻居张阿姨的一个谜语,记在我的一篇博文中,有点儿段子味道,就不赘述了。我觉得自己是见过庄稼地的人,但这次也头一回看到正在晒着的芝麻,明白了什么叫做芝麻开花节节高.

        到这里来,最明显的收获是可以感受到仰韶文化气息,尤其是彩陶,在这里得到了延续。彩陶能延续,基本的内容就两个,一是有心人,二是这里特有的粘土。一坨泥,主人制作成陶器,就让人眼前一亮,神奇的人类创造。这些陶器,都是按发掘出土的实物一比一做出来的,不简单。在人类历史的裂缝或空白处,填补一些还没有被完全忘却的记忆,让那种悠远的文化,以一种具象接力延展,而不只是表现在书本上的文字或者图片。那千年万年不变的泥土里烧出来的陶器,有很多可以追忆的内容,尽管岁月的久远,让人没法判断什么是原汁原味的东西,但有心人的追求,总是会有结果的。仰韶时期陶器体现的想象力,现代人好像很难及。很多的造型和图案,非常的奇妙,甚至不可思议,我算是开了回眼。院子中老房子里还陈列着收集到的不同时代的文物,从石器时代的手斧,到现代人纤夫用的水囊、油灯,虽然有点简陋,但很有线条感,一个历史的素描写照。民间很多的收藏家,把那些散在当地的文物收集起来,让人有个前后左右的对比,也因此知道更真实的文化和故事,维护中华文明的人,很多在民间。他们应该得到政府的和社会的认可。我对他们脱帽鞠躬。

        到了这里,才感觉到仰韶文化的浓郁,非常遗憾我在匆忙之中没有带相机,错过了很多可以记录得更好的场景。只好拿手机拍照,留点到此一游的记录,希望以后还会有机会再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99-1139330.html

上一篇:走过四大石窟
下一篇:《国家科学评论》IF奔10去以后的路
收藏 IP: 108.5.135.*| 热度|

30 吕建华 武夷山 陈楷翰 李学宽 苏德辰 杨正瓴 刁承泰 黄仁勇 文克玲 张珑 朱晓刚 罗帆 钟炳 徐晓 刘用生 张海霞 王启云 何海 冯大诚 李泳 韩枫 周浙昆 蒋永华 史晓雷 陈志飞 姜虹 刘欣 赵凤光 neilchau liyou198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9: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