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食话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xlh2008 要想得到常人所不能得到的,就得付出常人所不能付出的!

博文

黑糖,那些不得不说的秘密 精选

已有 19114 次阅读 2015-12-5 15:26 |个人分类:科普创作|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雌激素, 丙烯酰胺, 黑糖, 古方红糖

黑糖,那些不得不说的秘密

/杨国力


导读:20158月份台湾爆出消息称,美容界特别推崇的“黑糖”含有大量的疑似致癌物,所检测的19个样品均含有丙烯酰胺,号称“传统制作”的样品含量高达每公斤2740微克,已经是薯片含量的4倍之多,还有爆料称风靡朋友圈的纯手工黑糖含有雌激素,事实真是如此吗?

电商、微商充斥着黑糖和古方红糖,超市里、小卖店的货架上堆满着月子红糖、女性红糖,每个供货商都在夸赞自己的产品,让消费者傻傻分不清,我买的到底是什么?

赤砂糖、红糖、黑糖,我相信很多消费者购买的时候不会去真正了解这些到底有什么区别,而是去选择相信天花乱坠、唾沫横飞的宣传。

赤砂糖是甘蔗经过工业化加工白砂糖产生的一种副产品,含有较多的糖蜜,外观与红糖十分相近,但是在加工过程中使用化学加工助剂(石灰、二氧化硫、磷酸、聚丙烯酰胺等)会带走部分营养成分,并且会有少量的残留,因此在营养、安全、口感都会比红糖略逊些。

真正的红糖应该是原生态红糖,将甘蔗压榨出汁后,经过物理澄清或简单的石灰法澄清,不需要加入化学加工助剂和食品添加剂,澄清液加热浓缩去除水分得到金黄色至红褐色的红糖,完全保留甘蔗原有的风味和营养物质。在云贵地区,一直延续着古方传统的红糖制糖工艺,即采用传统的“直风灶”和“连环锅”熬制红糖,产品天然结晶为块状,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描述的那样:“凝结如石,破之如沙”,在2014年贵州的古方红糖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对古方红糖产业是一个利好消息。

流行于日本、台湾地区的黑糖跟大陆的古方红糖基本差不多,只不过是不同地方的不同叫法,加工过程有些许的差别,红糖的起锅温度在130度左右,日本冲绳的黑糖起锅温度在135度,所以温度高,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褐变程度高,颜色比红糖要深,呈黑褐色。黑糖之所以叫黑糖,是因为其在熬制红糖过程中控制制作条件和延长熬糖时间,促进甘蔗汁在加工过程中发生更多的美拉德反应,使酚类色素进一步氧化,产品颜色加深。

很多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我买到的黑糖口感尝起来千差万别,会不会掺假啊,其实影响产品的风味和品质主要是甘蔗的品种、产地(气候、土质)等有关。熬制黑糖的原料最好的是黄蜡蔗,清香浓郁,富含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

报道称台湾黑糖中含有高含量疑似致癌物丙烯酰胺,那黑糖中的丙烯酰胺是如何产生的的呢?研究证明,可能来自单糖在加热过程中的非酶降解,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降解,及氨基酸或蛋白质与糖之间发生的美拉德反应。温度是影响丙烯酰胺形成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只有当温度高于100度时丙烯酰胺才会生成,另外,水分含量在12%~18%时,丙烯酰胺会大量生成;研究表明果糖和天冬酰胺酸同时存在时,会大量生成丙烯酰胺。再看黑糖的生产过程和使用的原料(甘蔗富含果糖和氨基酸,起锅温度135度左右),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黑糖中含有丙烯酰胺,只不过不同的生产工艺控制产生的丙烯酰胺的含量不一样而已。风靡朋友圈的黑糖被查出含有雌激素,通过以上的了解,在黑糖生产过程中和使用的原料根本不可能产生雌激素,唯一的原因就是人为添加。

目前从现行的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QBT 2343.1-1997 赤砂糖》、《QBT 4567-2013 黑糖》、《QBT 4561-2013 红糖》)来看,对于红糖、黑糖、赤砂糖从理化指标很不容易区别,另外,目前除过赤砂糖有卫生标准(《QB/T 2343.2-2013赤砂糖试验方法》)外,红糖和黑糖都没有卫生标准,并且没有规定保质期,没有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没有有害物质测定方法,所以,宣称“纯手工、原生态、传统”的黑糖(或古方红糖)并没有想象中的安全,完全靠生产者自己控制,没有可信的安全风险评估机制,所有的美好愿望都是商家的一厢情愿。

建议爱美女士在选择购买红糖(或黑糖)时,一定要注意选择真正的原生态古方红糖(或黑糖),从信赖正规厂家购买,不要被忽悠;注意看配料表,分清赤砂糖和红糖,千万别购买挂羊头(红糖)卖狗肉(赤砂糖)的月子红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9863-941221.html

上一篇:家乡那些特产儿
下一篇:【屠呦呦领诺奖演讲全文<视频>】中国医药学是伟大宝库
收藏 IP: 61.167.239.*| 热度|

27 苏德辰 檀成龙 黄仁勇 黄永义 彭真明 吕洪波 张骥 吴世凯 左小超 李学宽 陈敬朴 郭战胜 王琛 文克玲 徐世文 张永忠 刘光银 李竞 王林平 姚小鸥 王春艳 李土荣 印大中 biofans shenlu happylittlejoe idealist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6: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