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ouguojun

博文

乡村教育:我想用心爱着你 精选

已有 4975 次阅读 2010-6-28 21:22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爱你, 乡村教育

乡村教育之所以被普遍关注,不仅是因为它的落后,更是因为它面广人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关涉着金字塔的最底层。毕竟,我们国情决定:农业大国。

套用三农问题的一句话:“乡村穷、教师苦、教育真落后”。是的,这是乡村教育的现实,尽管少数地方的乡村教育办出了特色,但面对广大国度来说,落后仍是其普遍状况。

导致这种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经济落后、投入不足、观念陈旧、关照缺失等。但我以为,除了以上这些外在因素外,核心因素乃是人的因素,确切地说:乡村教师自身的不努力。

一、培养目的缺失

大多数乡村教师不知道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或很少去思考这样的问题,或从未曾思考过这样的问题。他们把教书只当作谋生的手段,每天按学校要求备课、上课、改作业、放学回家,过着程序式的生活。不主动思考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不主动思考的教师是失败的教师,被动接受永远不会有突破。试想:在毫无生气的环境下,能培育出善于思考的学生吗?!

二、教学内容单一

乡村教育过于注重知识、尤其过于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尽管培养出来的学生也许考分很高,但综合素养不高。在我们义务教育普及的时代背景下,我想我们关注的不应只是学生的分数,更应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能力培养、情感倾注、价值观陶冶方面给予同样的倾斜,不要让我们的孩子赢在分数上,输在能力上。苟如此,不仅是我们教育的悲哀,更是民族的悲哀。

三、教学方法贫乏

在现代科技迅速普及的今天,我们的教学设施得到很大的改善,这些设施的改善确实给我们教育带来了许多益处。可我们在欢呼伟大信息时代带来益处的同时不得不沉思:为何我们用尽一切手段却培养不出中国教育的巨人。远古时代的孔子早就教导我们因材施教,留下千古流传的教育范本《论语》,当代的杨振宁、李政道等大师在民国时期受完基础教育,他们所处的时代想必没有现代的教学设施,却培养出了时代的巨人,树立起了历史的丰碑,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

四、评价手段失度

“没有失败的学生,只有失败的教育”,在新课程理念推行进程中,我们在不停地强调这一口号。尽管人人都在喊,人人都知道这一口号,可在乡村教育实践中,它也仍然只是口号。我们说,我们的乡村教育是一种失败教育,是一种耻辱教育。因为在选拔性考试的制度中,大部分学生被分数淘汰,同时也被社会不认可,被家长不认可,且家长也被背上“失败”的枷锁。刚才我在看某城市小学的一位六年级语文教师的博客,在学生毕业的最后一节课上她给学生观看视频,这视频里是平时班上每一位学生的成功点滴积累,让我很是感动。是的,在价值观多元的时代,评价也应多元,为何在各种资源相对欠缺的乡村,我们的教师为何还仍一意孤行地只关注考试,只关注学生分数,难道除了分数我们不能做点别的吗?!

基础教育阶段是人格发展的关楗时期,是人一生人格形成的奠基时期。前段时间的校园凶杀案,尽管与各种社会因素有关,难道与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一点关系都没有吗?!

早两年美国发生校园枪杀案件,美国公民可自由拥有枪支,普通公民拥有枪支量达24亿支。“那一点校园枪杀案件算什么?!如果1%的枪支量在中国,情况会怎样?我们紧锣密鼓、全力以赴预防的不就是一把刀吗?!(湖南师范大学博导石鸥老师语)”

五、乡村教育:我想用心爱着你

在进行以上原因分析时,也许我观点偏颇,也许我“站着说话不腰痛”,但请我们每一位乡村教育工作者深思这些是否是真实的状况。我们在一味苛求加大教学投入、改善办公环境、增加教师福利的同时,我们自身是否也要做点什么?!

记得我在读研时,听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何继善老师的讲座《逆境与成材》时说到,他站在教育部领奖台上说过的一句话:“我不是用国家的钱堆积起来的专家”!这句话使我终生受益,时隔五年(2005年)至今他讲演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是的,硬件环境改善是一方面,我想,更重要的恐怕是我们每一位乡村教师能主动、自觉去思考、去行动。

幸福指数不一定全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祈愿乡村教育能有大的改观,祈愿乡村教师能真正融入教育,祈愿乡村孩子能健康成长。写到此处,想到了一句诗:“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站在大山孕育的乡村,只想说,乡村教育:我想用心爱着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6729-339640.html

上一篇:乡村教育的困境与愿景
下一篇:寵 辱 若 驚
收藏 IP: .*| 热度|

6 陈绥阳 杨远帆 张焱 苗元华 张天翼 侯成亚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7 02: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