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2013寄语

已有 2866 次阅读 2012-12-31 20:27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今天是2012年最后一天,回首2012年,我们有太多的与科学相关的事件需要铭记,这些也会对我们未来科技发展以致科学传播带来启发。

2012年我国发现了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科学》的评价是,“如果物理学家无法发现超越希格斯玻色子的新粒子,那么中微子物理可能会代表粒子物理学的未来。大亚湾实验的结果可能就是标志着这一领域起飞的时刻。”虽然我们普通公众对于中微子是什么毫不知情,我们也没有用太多的篇幅在这些方面开展相关的科学传播,但是这对于中国的科学界甚至全球的科学界来说都是一个可圈可点的大事件。

2012年,我们的神九与天宫一号实现了交会对接,这标志着中国航天又一个奇迹的诞生。我们在讴歌神九精神的时候,更多的应该关注神九背后的故事,这也许才是科学传播更应该倾注的领域。

2012年,我们的蛟龙号刷新了中国深度,我们的北斗导航开始正式提供服务,5%的目标写入了国家重要的文件中,我们从容地度过了世界末日….

2012年对于我们普通公众来说,科学更多地向高精尖发展了,而我们的科学传播仍在步履蹒跚。对受众的关注,评估思维的引入,科学理性地对待突发事件,基层科普的落实,科学素养的提升仍然是关注的重点。

对于2013年,总有些想法期望表达出来。但是不知从何说起,于是键盘在打字和删除之间反反复复。

我说了太多的科学传播,可是说到底我并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科学传播者,最多只能算是打算进入这个领域的一个门外汉。而对于科学传播我也知之甚少,于是就有一搭没一搭地胡乱说些什么。因为我不懂,所以不怕别人笑话我,但是我不能因为自己不懂就指指点点。我想收的只是自己的一点看法和想法而已。

我希望2013年,我对科学传播会有更深入的见解,自己也能有独特的属于自己的想法和论述。既然自己不懂,那就多向懂的人学习,多看书,多了解,多思考。

大数据的发掘,开放存取的挑战,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希望这些都能有所涉猎,也希望能有人关注这些领域。大科学的概念也许更能适应当前这个时代,也更能在科学传播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大放异彩。

同时,也希望能踏踏实实的做一些事情,不论是些博客,译介国外的科学传播论文、图书,还是跟在某些人的后面参与一些项目,这些都应该是努力的方向。惟愿不要画虎不成反类犬,干了一大堆事情,最后没有一个我能说出自己干了什么,也没有一个觉得是自己干的。但是更不愿看到的是需要你的时候你就存在,不需要的时候就不存在。

回首2012,个人收获不小,但是受到肯定的不多,不过我可以自我肯定。展望2013,期冀能够有所突破,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

预祝科学网网友们2013年都能得偿所愿,生活和谐,都实现自己的“中国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8002-648282.html

上一篇:科普事业与科普产业
下一篇:黄灯规则及其他交通问题
收藏 IP: 115.170.105.*| 热度|

3 曹聪 赵斌 武夷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23: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