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女儿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nt121 吞云吐悟

博文

我科研过程中走过的弯路及纠偏探索

已有 5978 次阅读 2015-5-10 13:24 |个人分类:资源推介|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研方法

从2004年成为一名大学生至今,一直在学校里生活。十多年来,一直冇有显式的成果,实在惭愧。

久经摸索与回顾,发现走了很多不必要的路,通过自我学习又进行了一些校正,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以期得到共同成长。

弯路1、没想清楚做什么就乱读文献


纠偏尝试:认清自己的特点和所处的环境,做独特而有意义的研究


弯路2、陷入没有边际的关联文献中


纠偏尝试: 只看与眼下研究问题密切相关的优质文章,教材是一个领域里最佳参考,研究之前先查看有无该领域优质教材或者专著。学活优质教材有长远好处,若无教材,看高质量综述。


弯路3、纠结于啃不懂的公式


纠偏尝试:重视思路和原理,公式是数学形式的表达,看不懂时,想一起是否有必要弄懂它,确定有必要了,翻与该公式相关的数字的参考工具书,查其他人了类似公式的文献对于公式的解释,实在不行,尝试与作者套磁,或者相关会用到该模型的人们。仍无果,把该公式解决的问题描述清楚,找相关数学高手求助。


弯路4、读过的文章不回顾归纳


纠偏尝试:学而时习之,对读过的文章,用云笔记和文献管理办法管起来,随时回顾、思考、关联。


弯路5、惧怕写作,想写出完美文章与弱爆的科研素养的鸿沟不敢跨越


纠偏对策:逐渐积累复述、表达能力,天天尝试表达。


弯路6、人为工具所困,时间陷入调试、配置、打理工具的过程中


纠偏尝试:工具,以顺手为上,常用的,精挑细选。不常用的,达到表现目的即可,不必苛求。


回顾为何走了这么多弯路,因为在走科研这条路上,只顾了走,没想清楚为什么走,没考察仔细应该如何走,哪里有暗坑,哪里有沟渠,就乱走,导致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正应了那句老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足准备工作是多么的重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8956-889084.html

上一篇:拨云散雾现真象--对MOOCs的本质的认识
下一篇:代沟是如何形成的——给所有面临沟通障碍困惑的人
收藏 IP: 222.205.111.*| 热度|

10 刘杰 彭真明 李建国 姬扬 刘帅 姚伟 蔡庆华 高建国 wgq3867 zhouguanghu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7: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