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文化开的老文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oSoliton contact me: scwen@hnu.edu.cn

博文

读博士很难?难在何处?如何解难?

已有 23579 次阅读 2019-4-11 11:22 |个人分类:谈点正事|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博士生, 读博士

吐槽读博士很难的人不少。相对于博士之前的求学,读博士毋庸置疑是难的。毕竟,博士是最高学位,更要命的是,读博士与其说是“读”,不如说是“创”——创造新知识。

对在读博士生来说,如果只知道读博士很难而不清楚究竟难在何处,对自己的学业是极度不利的。因为,一方面不可能找到突破困难的办法,这就像科学研究,只有首先发现问题,才能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必然打击读博士的信心,甚至对获得博士学位望而却步。

读博士有多难,究竟难在何处,这应该因人而异。如果追根溯源,读博士之难不外乎两类:一类源于博士生自身,一类来自诸如导师、同伴、机构乃至社会等外在。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Katherine Firth老师总结了博士生们向其吐槽的“难”,发现主要在两个截然不同的方面,这两方面可说是两类困难的典型。

第一类博士生发现读博士很难,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不够聪明,不能完成学业,总之不是读博士的料(do not belong in the PhD programme)。

Firth说,这类博士生往往从中小学到大学一路走来都是优秀学生,从来没有受到真正的挑战,尽管他们可能也不得不努力学习。他们选择攻读博士学位的部分原因是寻找真正的挑战,但当他们意识到自己可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不真正理解研究内容时,他们也产生焦虑。

这些学生的工具箱里不一定有很多技能来应对学习变得“困难”时的局面。也许他们只是“掌握”了数学、诗歌或写作,并习惯了因他们能快速、轻易地完成工作而被认为聪明。他们习惯于提交得到表扬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工作。但是一旦他们遇到了读博过程中那些复杂、恐怖、令人不适的东西,例如多次失败和大量负面反馈,他们便担心自己没有工具来应对这些问题。

老文做了近二十年博导,虽然也碰到过自认为不是读博士那块料的学生,但老实说,很少碰到像Firth说的这类一直很优秀、只是从未面对真正挑战的学生。原因也许是,有一种说法叫“本科看学校,硕士看专业,博士看导师”,老文这三样都不被看好。但以老文的体会,不管哪种神算自己不是博士料的学生,听听Firth建议的以下几点,都是很管用的。

l  发现读博士很难是正常的。

l  失败、获得负面反馈、被期刊和资助拒绝,都是研究经历的一部分。

l  你应该期望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在下次做得更好。

l  可以从导师、学术技能顾问、同行研究人员、辅导员、书籍和博客中获得帮助。

l  如果你坚持下去并不断学习,你很可能会成功。

Firth说,这类博士生确实面临着挑战,但挑战对他们的通过率或完成时间没有太大影响。这种挑战完全可以通过一些提高他们信心的工作来克服。

第二类博士生因为错误的原因发现读博士很难。相对于第一类,这类博士生才是真的挣扎(really struggling)。

坦率地说,有些科研文化是有害的:起得早、睡得晚、很少的假期、没有周末、没有病假、没有与家人或朋友在一起的时间,或者没有坐在树下思考的机会。最近爆出的国内某名校博导辱骂学生垃圾不配休息事件,反映出这样的文化在国内也不鲜见。

长时间在严密监视、过细管理和霸道欺凌下被迫工作。那些“不适合”或“不足够适合”的人被驱逐。有小孩、残疾或健康状况不佳的人被(明确或含蓄地)告知,他们可能不适合读博士。有国外女博士生吐槽:“我生孩子的时候,我的导师发邮件告诉我,女人一旦成为母亲,就会对其他一切失去兴趣(Women tend to lose interest in everything else once they become mothers)。”

这些有害文化可能由一个雄心勃勃的导师,或一个认为自己的研究方法是最好方法的同行学生群体,或制度结构创造。

大学在安排住宿、请假、提供奖学金、办理签证等方面的政策可能无意或有意强化了这样的文化。

这三种权力文化经常相互交织并影响博士生。例如,一位咄咄逼人(pushy)的导师招收并留下了一组符合其“好”学生概念的学生,而大学则围绕这些学生制定了其促进政策。

在这种情况下,感到被排斥并想吐槽的学生往往会发现自己被当作问题对待。

博士学位不考核你是身体强壮还是思维敏捷。博士学位意味着持续智力参与,创造新知识,并为你所在领域的学者群体做出贡献。这些是通过大量的学术写作工作,并将你的工作口头呈现给他人来实现的。

Firth建议这类学生可以听听以下几点:

l  如果你觉得自己被欺凌或剥削,那么真可能是这样。

l  你的机构、导师和同事应该支持你,并做出合理的调整以帮助你学习。

l  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得到支持,那么换导师、机构或专业可能很有帮助。

l  如果你决定留在一个艰难环境中(通常这有非常好的理由),你需要找到支持你的空间。

l  如果你坚持留下来并不断学习,你很可能会成功。

现实中,有些博士生可能同时遭遇来自自身和外在的两类困难。这也没关系,因为问题不在于困难的多少,而在于解决困难的办法。相较于科学研究中的难题,读博士碰到的困难要容易解决得多。实践表明,博士生无论遭遇何种困难、多少困难,只要正确应对,都能完成博士学业,并对世界产生影响。

总之,读博士是很难,反过来想,不难的事情怎么显出能力和水平?但不管怎么说,读博士也是向往美好生活,所以如果你因为博士学位而被欺凌或生病(包括心理疾病),那就该好好想想对策了。Firth说,要想办法让读博士像爬山一样难,而不是像被当头一棒一样难。

 

读博士的苦与乐……

[1] 什么样的硕导博导在拉学生扣学生

[2] 读研读博拜名师好还是牛师好?

[3] 这样读博士能读出个什么样的成功博士

[4] 真想读博士的话有些事情真不要去做

[5] “剩女”是博士男生最丰厚的“奖学金”

[6] 研究越做越苦?狗叫和鸡叫才是世界语言

[7] 中国的研究生导师世上最好

[8] 战略型导师:用原子去造原子弹嘛

[9] 国外博士生都过的啥日子?

[10] 读博士要面对25个极度痛苦的问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2323-1172647.html

上一篇:读研做研少了这点再拼也难有大成就
下一篇:博士毕业去什么大学工作成长快?
收藏 IP: 222.244.139.*| 热度|

20 郑永军 郭战胜 熊建华 杨正瓴 张乐 李毅伟 马臻 柯云龙 王从彦 马玉勇 张勇斌 黄永义 雒赵飞 陆展鹏 孙颉 姚伟 刘良云 李曙 霍天满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1: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