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zhanch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uzhanchi

博文

《淡淡人生亦有痕》 观光游览篇(56)

已有 2032 次阅读 2019-6-29 15:37 |个人分类:观光游览|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赵州桥, 柏林禅寺, 正定古城, 隆兴寺, 荣国府

 

4.6.退休之后23)

 

(一)京外(12)

 

二零一八年(2)

 

10月5日,乘G1564离安阳,行程1个多小时,到达石家庄。入住“富力洲际酒店”。放下行李,立即包车,东南行,前往赵县,来到安济桥。

安济桥,又名赵州桥,俗称大石桥。位于县城南边的洨河上,系隋代匠师李春设计建造。桥为单孔,圆弧,南北向,长50.82米,宽9.6米,由28道独立石拱纵向并列砌筑,跨度大而弧形平。桥拱肩敞开,大石拱上两端各建两个小拱,雄伟秀逸,稳固坚轻,真乃巧夺天工之作。这种设计,既减小水流阻力,又减轻大拱券和地脚的载重,构思精巧,技艺超群,堪称一绝,是世界桥梁史上极其伟大的成就,特别是拱肩加拱的敞肩拱”设计,属于首创。桥两侧栏板、望柱,雕刻精美,跌宕多姿,古朴豪放、意境深厚,更加增添了该桥的魅力和价值世界最早建成的敞肩型石拱桥中国第一石拱桥之誉。196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之后,依次游览了柏林禅寺、陀罗尼经幢和永通桥。

柏林禅寺,位于赵县石塔东路,始建于代建安年间,古称观音院,元代始称柏林禅寺。为中国禅宗史上一座重要祖庭玄奘去印度取经之前,曾来此从道深法师,研习《成实论》,。200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柏林禅寺屡遭劫难,仅存柏林寺塔及二十余株古柏。1989年,开始进行修复,翌年安奉汉白玉释迦牟尼佛像和观世音菩萨立像。其后,陆续进行建设,至今,中轴线上有五进殿宇,依次为: 韦陀殿(山门、普光明殿、观音殿禅堂无门关)和万佛楼。普光明殿供奉汉白玉贴金释迦牟尼佛像;观音殿供奉柏木贴金的观世音菩萨像,其上层为藏经楼,内藏珍本大藏经;万佛楼一层中央供奉五尊五方铜佛像,两侧供奉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大菩萨像,一、二层墙壁共有小铜佛像一万余尊。其他主要建筑有:柏林寺塔、钟鼓楼、指月楼、会贤楼等。柏林寺塔建于元天历三年(1330年),砖木结构,八角形,七级,高约40米;塔基上有须弥座,座上有两层砖刻图案纹饰,上层为伎乐、金刚、力士、下层为龙、象、鹿、牡丹等,结构活泼,刻工遒劲,民间气息浓厚。。

陀罗尼经幢,俗称石塔。位于南大街与石塔路相交处,这里原是开元寺的旧址,寺已废、仅存经幢。建于北宋景祐五年(公元1038年),共七级,高约18米,是我国现存最高的石经幢196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幢为八角形,由石基、幢体、幢顶组成。石基束腰部分刻有“妇女掩门”图案,台基上有须弥座,周围雕刻伎乐、神佛、菩萨、蟠龙、莲花等;幢体,上部四层满刻佛教人物、经变故事、狮象动物、建筑花卉等图案;下部三层刻陀罗尼经文,楷书,精细美观;幢顶以铜质火焰宝剑为刹,庄严清秀,展现了宋代造型艺术的高度成就。

永通桥,俗称小石桥,位于县城西门外清水河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金代明昌年间,为单跨敞肩拱,跨度26米,桥长32米,宽6米余。桥上有22根正方形望柱,桥身与栏板刻有优美浮雕-河神、飞马、游鱼等,形象生动。2009年,在此地建成永通桥公园,分为石桥文化广场、自然野趣区、湿地景观区等七个景区。

傍晚回到石家庄,逛万达广场夜市。

6日,打车北行,约半小时,到达正定县。

    正定县,位于太行山东麓,华北平原西缘,有“九州咽喉地,神京扼要区”之称。定州城为东周襄王时期齐国所建,周敬王时期属中山国,故中山古都”之誉。南城门嵌有三关雄镇”石额。素有“三山不见,九桥不流,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之说“三山”指古代的中山国、恒山郡和常山,但正定无山;“九桥”指隆兴寺、府文庙和县文庙前的九座桥;“九楼”为原城内的四个门楼、四个角楼和阳和楼;四塔”指凌霄塔、华塔、须弥塔和澄灵塔;八大寺指隆兴寺、广惠寺临济寺开元寺天宁寺和已毁的洪济寺舍利寺、崇因寺“二十四牌坊”指许家牌坊、梁家牌坊与常山古郡、圣德通天、德配天地木铎万事等牌坊)境内有贡院文庙、古城墙、隆兴寺、广惠寺华塔、临济寺澄灵塔、开元寺砖塔(须弥塔)、天宁寺木塔(凌霄塔)、中山汉墓等景点。

先后观光游览了隆兴寺、荣国府、广慧寺、临济寺和古城墙。

隆兴寺又名大佛寺,位于县城东门里街创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时称龙藏寺,清朝改隆兴寺1961年列为首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来到寺前迎门有一座高大琉璃照壁经石桥,依次参观天王殿、摩尼殿、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康熙御碑亭、乾隆御碑亭、大悲阁、御书楼、集庆阁、弥陀殿毗卢殿等。寺院东北侧建有龙腾苑寺庙气势恢宏,被誉为海内丛林第一大观”。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赞誉:“京外名刹当首推正定府兴隆寺”。

天王殿门上方,悬挂有康熙皇帝御书“敕建隆兴寺”金字匾额

    摩尼殿始建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平面布局为十字形,重檐九脊歇山,斗拱宏大疏朗殿脊飞檐如波,四角如鸟欲飞绿琉璃瓦剪边;四面明间各出抱厦,山面向前,形制特殊,仅此一例殿内正中,泥塑佛像五尊,释迦牟尼及其弟子迦叶阿难,以及文殊、普贤二菩萨塑像。殿后,供奉五彩悬自在观音,头戴宝冠,肩披飘带,袒胸露臂,圆润丰满。一足踏莲,一足距起,双手抚膝,恬静安详,端正优雅,形象生动,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被誉为东方美神”。四壁布满壁画,有西方胜景八大菩萨十二觉菩萨二十四、四十八愿等以佛教为题材的故事。

戒坛亭台式建筑,三层四面,供奉铜铸双面佛像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是教徒受戒时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

大悲阁主体建筑,五重檐三层33米,面阔七间,庄严端重。始建于宋开宝971年)。阁中须弥石台上,一尊高大的铜铸大菩萨,称“大悲菩萨”周身有42臂,又称千手千眼观音19.2米,现存铜像中最高的一座像体纤细颀长,神态自若,衣纹流畅,线条细腻,颇具宋代艺术风格。从阁内楼梯直达楼顶,可纵览正定古城风光。

大悲阁东南侧有龙藏寺碑,立于隋开皇六年(586年),是现存最早的楷书碑,被誉为楷书之祖”;书体方整有致,结构朴拙,字划遒劲有力,用笔沈挚,有古拙幽深的美感。

    寺内的转轮藏,为宋代之物,是国现存最早的转轮藏 

毗卢殿,建于明万历年间。殿内供奉毗卢佛,青铜铸造,高6.7米莲座圆鼓形,上有大小佛像1072尊表情丰富,手印设计独特,精美绝伦,堪称海内孤例最精美的铜铸毗卢佛

荣国府,依据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所描绘的“金门玉户神仙府,桂殿兰宫妃子家”建造的一座仿古建筑群是我国第一座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仿古建筑群,是中央电视台第一个古建筑外景拍摄基地。府前有牌楼和影壁。进入府内,有中、东、西三路,路均为五进四合院:中路为贾政公务院,建有外仪门、向南大厅、内仪门、荣禧堂;西路有贾母院、凤姐院、荣庆堂等,其西有怡园和小湖;东路有曹雪芹纪念馆、贾政院、贾政书房等。全府共有房间212游廊102场景23个,人物150个、古玩字画1600多件,再现了“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翰墨之族”的富丽堂皇。

依次参观游览《红楼梦》书中主要人物的住房、曹雪芹纪念馆、宁荣街和怡园。曹雪芹纪念馆位于大门东侧,内设曹雪芹书房、曹雪芹家世展、曹雪芹生平展、红楼文化展和红楼名家展等。宁荣街,有房间120错落有致风貌各异51家店铺,牌匾齐全,旗幌招展,再现了康乾盛世景象。怡园花亭古香古色,小巧别致小桥迂回山水齐,婉如苏州园林。

1986年曾在此拍摄电视剧《红楼梦》,现为县级 文物保护单位。

广惠寺,位于城内生民街路东。寺内有华塔,又名多宝塔,始建于唐贞观年间,高40.5米,砖砌,由主塔和附属小塔组成。主塔四层,为一座楼阁式建筑,各层檐下均配置仿砖木构斗拱,尤以第四层最为华丽,有浮雕状虎豹狮象龙和佛像等壁塑,如同一组雕刻艺术群,光彩夺目。主塔底层四角,各附建一座小塔,亭状扇面六角形。小塔环抱主塔,主次相依,高低错落,精巧秀逸,壮观雄奇,是我国华塔的代表。196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济寺是中国佛教禅宗临济派的发祥地原位于城外临济村,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年)唐咸通八年(867年),城内东南隅,为义玄宗师建立衣钵塔,即澄灵塔随之将临济寺迁至此地。寺内有山门殿、澄灵塔大雄宝殿天王殿法乳堂传灯堂等建筑。山门殿为歇山灰筒瓦顶,殿中立“义玄禅师大型石刻画像碑”。澄灵塔又称青塔,30.5米,八角九级密檐式实心砖塔,下为八角形石基,其上为石坛,坛上为须弥座,座上有平座及栏杆,平座上为莲座,莲座上为塔之层,层甚高,有砖刻门窗正面有“唐临济慧照澄灵塔”石匾。塔顶覆绿琉璃瓦,塔刹由仰莲、宝瓶、相轮、圆光、宝盖、仰月、宝珠等组成。塔清秀玲珑,稳重挺拔。200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梁思成赞誉为“清晰秀丽,塔中之上品”。

古城墙始建于北周,明正统年间扩建为土城隆庆年间改为砖城。城垣城门四座,东曰迎旭”(环翠,南曰长乐,西曰镇远,北曰永安”,有月城和瓮城 

从南门登上南城门城楼,其两侧城墙,50米,系2001年修复完成。城楼宏伟,城墙壮观,建有瓮城,外有护城河。北望,华塔、澄灵塔、凌霄塔、阳和楼历历在目。

中午返回石家庄,在“保定会馆”就餐。

下午,乘高铁复兴号G9066,行程近1小时,回到北京。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664-1187366.html

上一篇:《淡淡人生亦有痕》 观光游览篇(55)
下一篇:《淡淡人生亦有痕》 观光游览篇(57)
收藏 IP: 123.113.44.*| 热度|

2 钟炳 朱晓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8 11: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