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故我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tanb

博文

教学信件:关于线性代数

已有 4659 次阅读 2010-5-3 01:21 |个人分类:教学研究|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教学, 教材, 线性代数

王老师:

 

您好!

 

关于线性代数的教学,您说我应讲得细一些。我同意应该做些改进。但是我必须保留按照我的方式做教学试验的权利。在我看来,不对今天的学生做教学试验,这本身也是一种教学试验,也存在着潜在的风险。

 

我也不认为存在标准的教学方法。有些地方我会采用先粗后细的方法去讲,以便逐步加深。比如,矩阵那一章,概念性的东西很多,我认为重要的是记住一些东西,包括概念、公式、定理。为此,我还给学生们编写了简短的口诀(按照唐诗七律),帮助他们记忆重要的概念、定理。

 

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我还让每个班都分为56个小组,让小组长组织早自习做些有关线性代数的学习活动;为了使得组员相关起来,我规定如果有小组中将来有同学不及格,其他同学每人扣5分。我还给他们出主意,让他们制作线性代数扑克牌,以便在小组活动中使用。

 

实际上,我上第一堂课的过程中,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还几次全体鼓掌,您可以去问他们的班长。那堂课我花了一个星期做准备。当时我还没领到教材。但是接着,研究生的三门课陆续开起来,我就没有那么多时间备课了。因为没有随身话筒,只有固定话筒,为了后面的同学能听得清楚也看得清楚,到第二章我就试着用PPT讲,同时在黑板上做些辅助的演算。这种方式有些同学能适应(从作业中能看得出来),而另一些同学不能适应。所以到了后来,我又采用传统方式讲,但要求学生一定要安静。

 

但是在那么大的一个教室里有那么多学生(四个班,165人),难免有同学说话(很多老师在平时都提到这一点),这对教学效果造成很大的干扰。我因此给后勤的马科长打过电话,要求配备随身话筒,他同意向上反映情况,但又说学校规定多媒体教室不配随身话筒,现在还没解决。因为话筒问题,很多老师讲完后都感到很累,这是我在办公室听到的。

 

我想,必须让所有的学生都明白:干学生这一行,最大的忌讳就是上课讲话!

 

有时在大课堂上学生会叫喊说字大一点声音大一点,我会容忍。但是,我认为学生在任何场合都应当有礼貌地提出意见或建议,尽管他知道在一个大课堂里我很可能看不到他。

 

Y老师听过我一次课,当时刚好是习题课。第二大节课是1010分开始,我在10点之前到教室,让课代表把作业发下去,花了11分钟。但杨老师误以为第二大节课是10点整开始,他告诉我说发作业占用了10分钟课堂时间,让我提前发作业。我当时跟他作了纠正,但我不知道是否管用。(我也想过在前一次课发作业,然后在下一次讲作业,但是到时很可能有学生没带作业来!)

 

我反对学生通过第三方反馈给我教学方面的情况。任何情况,经过转述,都会变成另一种情况。

 

关于这本教材,我还是很赞赏的,后面也列出了参考书目。但是,正如北大编的高等代数,以及绝大多数国内大学数学教材,一个通病是只注重知识本身,而不尊重知识的来源,使得知识成了无头尸,使得学生们被长期蒙在鼓里。假设有人用来路不明的方法来了一辆车,而这辆车又在我们无知的时侯为我们服务了这么多年,那么,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时,我不该追问一下吗?我们不该改变一下吗?

 

我看不出还有比这更严重的事情……我们所有的人(包括您)都因此而受害匪浅!

 

要我说,与其费时费力地编写教材,还不如把包含教材知识的原始文章发给学生,因为那些文章中没有一篇不是数学家写的,而且,多半还是大数学家……

 

我前一段时间下载到爱因斯坦的一篇文章。我可以告诉您,虽然我既不懂相对论也不懂德文,但是,即便是偶尔摸一摸那篇文章,我也能感到内心中充满了无比的温暖!这就是巨人的感召力!

 

教材,除了把学生和巨人隔离开来以外,还能有什么用呢?!

 

 

肺腑之言,对事不对人;不恭之处,万望谅解。

 

 

李毅伟

 

 

附言

 

此信作为公开信,同时在我的博客上发布,希望能引起全国同仁的思考和反省。

 

最后修订: 2010-5-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5774-319046.html

上一篇:怪人
下一篇:佩雷尔曼
收藏 IP: .*| 热度|

6 武夷山 刘全慧 陈国文 吕喆 张旭 刘广明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4 14: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