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故我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tanb

博文

人们不会轻易相信自己不懂的事情

已有 235 次阅读 2024-5-13 12:10 |个人分类:科学随笔|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按:下文是邮件笔记的内容,标题是新拟的。]

折腾了一晚上技术,受挫的一塌糊涂。

* * *

忽然想到研究生不做跨学科题目的另一个理由,就是你实际上会受到限制。譬如知道你是 做 (应用) 数学,外部的人就会 "自动假定" 其他事情与你无关。可是如果你发展数学方面的内容,对方会又认为没用处。实际上,数学外部的人,对于数学仅仅处于 "运输" 的水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 "搬砖"。如果你到了他们的地盘,也会 "被迫搬砖" —— 围绕问题集成所需的工具。当然,在任何 "单纯" 的领域,为了解决问题,也存在集成的过程,但还要有发展、有发明。而且在一个学科或分支,基本逻辑和范式是相通的。当然你会说,任何类型的研究都有相通的一面。仅仅有所相通是不够的,特别是层面或范围不同。跨学科研究真正致命或困难的地方在于 —— expertise response。

仔细分析上面提出的词汇,我实际上指的应该是 "peer expertise response"。或者简单地,"peer response"。仔细回想我的职业生涯 (特别是研究生阶段),几乎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 peer expertise response。比如说,在读书期间发表了两篇文章,从期刊来说,属于现在所说的 "二区" 和 "三区",但那并不是数学期刊。从他们来的审稿意见看,是做同样的主题,应该算是 peer response,可是他们不是数学家,也不是应用数学家。我也审过两篇 "二区" 的稿件,每次都花 4~5周时间,可是从内容上来说偏向技术,而总有一部分没有落在我的 expertise 范围内。(我对实数组成的表格比较敏感,能直接用眼睛观察和分析数据,有点像纳什用肉眼破解密码的情形)。最近有点青睐理论了,感觉找到了一篇重要文章的真正入口。现在每天就推导一行、两行,力求严丝合缝地恢复作者省略掉的部分。

也许真正的 peer expertise response 发生在合作者之间,并且是同领域、同方向的"小同行"。如果不是小同行,有可能出现 "不懂装懂" 或 "蒙你" 的情况而逃脱监督,也不容易出现共鸣,甚至彼此都觉得不受信任 —— 人们不会轻易相信自己不懂的事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5774-1433855.html

上一篇:职业早期生涯策略
下一篇:"青椒困境"与交替考核
收藏 IP: 223.11.187.*| 热度|

6 杨正瓴 宁利中 高宏 李学宽 武夷山 钱大鹏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0: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