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说芜湖气罐爆炸
随着更多的新闻披露,我又发现很多新闻报道的误导效果,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他们是在丑化消防这个专业,我来说一说我从新闻中得到的认识,反映了全社会对安全的很多错误认识。
小吃店没有执照。这和安全是两码事。公共安全是跟着地方走,不管谁在这里开业,哪怕你是犯人在我这里停留,我都要保证你的安全。初次到达美国的人,对美国灯光使用感到很浪费,可是这是法律规定的,没有灯光,有人摔倒,业主付医药费。谁让这是你的地皮呢?
人员没有采取适当的逃生方向。当门口发生火灾之后,有人到室内寻求庇护。这是胡说八道。问题在于,气罐是放在大门口的,气罐着火,当事人都被封住了,所以,他们根本逃不了,不是不想逃,或者决策失误。这是北京“蓝极速“网吧大火的教训,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公众场合(按照NFPA术语,叫做Assembly),一定要准备两套相互独立,尽可能远距离的出口。所以,小吃店问题出在没有准备冗余出口,而不是当事人觉悟问题。
气罐要进行日常的维护。这又是对商业安全的误解。自从1968年韩国大然阁大火之后,业内的共识是商业用燃气和高层建筑用燃气不得使用气罐,防止把消防队员炸没了。现场有没有气罐,火场战术是完全不同的。当然,你要说“抱火哥”如何如何,我只能说他不懂战术,勇敢未必代表火场战术。战术意味着灭火效率和最小的风险。
小店违法开业,所以安全不足。可是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往往是因为安全不足,所以小店违法开业。公元1288年,元代画家高克恭在杭州当官的时候,发现当地人经常失火,调查发现,因为当地火禁甚严,所以大家都违法“夜作”。所以,高克恭把杭州火禁永久地废除了,大家都称“便”,安全性反而提高了。管理者都认为火禁管用,可是火禁会带来不便,不便会带来违法,违法会带来更多的火灾,这就是小店违法的奥秘。中国还是一个非常迷信火禁的国家,比如动不动就搞战备,动不动来一次“APEC 蓝”,其后果是百姓不便,违规越来越多,灾难短时间会减少,长期会增加,这是一种恶政,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火禁的长期效应是不利的,忽视了安全制度建设。
安全素质哪里来?同事有10岁的小孩,对吸烟、野味、脏话问题极其敏感,一问哪里来的?老师教的。所以素质来源于启蒙教育,这是我国古代强调小学要“洒扫应对”的奥秘,人生的情商、智商和钱商,都启蒙于小学教育。问题在于,国内的安全教育是不够的,我曾看过一份消防局的小学安全教育提纲,在四年级教小学生救火,这是违背常识的。逃生第一,报警第一,其他都是胡说八道。救火是工作岗位训练的结果,没有岗位,不要逞能。
为何缺乏校园安全常识教育?很多人不以为然,我们也有到课堂讲授气罐灭火的老师,怎么会缺乏校园安全教育呢?安全教育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位到课堂讲授气罐安全常识的老师,丝毫没有意识到他这样做对观众是不安全的,当着那么多没有防护的观众面前玩火,这是不负责任。美国没有专业防护在场,是不允许他这样动火的。所以,什么是安全?当事人的理解都不一样,你教出来的效果自然有差异。
什么是消防的传统?很多人对此理解不一。比如中国消防史把山顶洞人的弄火当作消防源头,也有人把“孔子问人”当作消防的源头。其实消防概念引入中国是1902年,兵役制消防取得普及地位是1949之后,比较正规的消防大约是1993年隆福大火之后(重视火场自救),1994年设立特勤之后(提供减灾服务),才算作消防。所以,中国的消防传统,大约只有22年,在此之前,只不过是灭火,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消防。
为什么我们不重视消防?消防是一项社会性活动,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古代的消防,通过赛会(检查泵浦可靠性,展示力量与组织)、游行(展示硬件,联系民众)、摆会(筹款宴,感谢宴,地方政治关系宴)来改进消防的社会功能。今天,中国的消防局限在一小撮人当中,与社会的联系几乎没有,也派不出有经验、有理论、有口才的科普大师走上讲台,这就是中国古代消防文化走向穷途末路的原因。我们已经忘掉了传统、忘掉了文化、只剩下勇敢(鲁莽)和设备(钱财)了,这是国内所有灾难的文化背景。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0: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