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人关心的话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pzeng 写“正能量”博客,做“富营养”科普

博文

健康革命(1)重建“疾病”与“紊乱”概念 精选

已有 12601 次阅读 2015-12-24 08:36 |个人分类:科普集萃|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癌症, 糖尿病, 脂肪肝

现行医疗体制把疾病(disease)与紊乱(disorder)或失调(dysfunction)混为一谈,从而使疾病谱被无限扩展和广泛定义,让医院与医生滥用各种药物治疗变得天经地义,患者接受治疗也显得自然而然。这无疑是一种隐秘的“过度医疗”,但至今未得到重视和反省。

疾病的概念仅相对于健康(health)而成立,它的前提是每个人在出生时是无疾病的。当受到染色体或基因缺陷、微生物干扰等生物胁迫(biotic stress)或创伤等非生物胁迫(abiotic stress)时,健康才变成疾病。因此,原发疾病主要有3大类:遗传病、传染病和创伤。疾病高发或低发的遗传倾向十分复杂,暂不在此讨论。

紊乱或无序与有序(order)相对应,其前提是每个人的身体机能正常,只有当异常状况(如肠道机会性感染)出现后,功能活动的有序才会变成无序。如果疾病是原发的,那么紊乱就是继发的。比如,肥胖、糖尿病、脂肪肝病、心血管病、自身免疫病、神经退行病和癌症,都是病原体长期感染、迁延不愈导致的慢性低度炎症所致(见下图)。

这里所说的微生物,既包括经典的病原性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也包括某些无致病记录的微生物或肠道机会性感染微生物。不过,肠道微生物比较特殊,它们表现显著的个体差异,在菌群分布平衡且保持多样性状态下,能跟人体和谐相处(免疫耐受)。它们也能在人际间互相传递。

如今针对肠道菌群(gut microbiota)的研究已成为一大热门,并且人们开始倾向于认为肠道菌群的微生态失调为“原发性”或“原生态”功能紊乱,而各种炎症性紊乱(包括肥胖及其后遗症与并发症)为“继发性”或“次生态”功能紊乱。目前最普遍的认识是,个别破坏肠道完整性的细菌过度生长,可能使肠道细菌或内毒素突破肠道屏障入血导致全身性炎症及其后遗症。

为什么区分疾病与紊乱如此重要?这是因为它关乎到所采取的康复手段是否有效且速效抑或无效。原发疾病必须治疗,而继发紊乱靠调养。疾病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医药干预),而紊乱可以由个人自主完成调养(非医非药食疗)。用中医的话来说就是标本兼治,医生管“治本”,个人管“治标”。可是,如今的医生没有关注疾病这个“本”,而是看重紊乱这个“标”

以癌症为例,其病因不外乎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辐射、致癌剂、致癌病毒或细菌感染是最常见的癌症诱因,但也不排除肠道菌群诱发的慢性低度炎症。对于炎症诱发的各种癌症,调节肠道微生态是第一步;若调节不当发生炎症就只能进行抗炎性挽救治疗;若炎症持续导致基因突变乃至癌变,化疗、放疗和手术治疗就成为万不得已的救命手段。对于病毒、细菌致癌,抗感染是唯一的上策。

为什么癌症越来越难治、放化疗患者存活期越来越短、患癌人群越来越大?问题就在于把本该“养”的紊乱当成了不该“治”的疾病,完全是医疗理念的错误酿成的。用中医的话来说,治病应当标本兼治,而如今的医生没有治疾病这个“本”,而是在治疗紊乱这个“标”。为了预防癌症,食疗才是上策,没有机会性感染就不会滋生慢性炎症,也就不可能癌变,哪里用得着“毒药”和“软硬刀”?学者要研药,医生要开药,药厂要制药,药店要卖药,总离不开一个“钱”字!何时才能回归人本主义?何时才会真正为病人着想?

以下这张图告诉你,各种炎症性紊乱归根结底是促炎症细胞因子诱导的iNOS激活与eNOS失活,两者如同控制两条不同车道的闸门。打开iNOS意味着关闭eNOS,其结果是线粒体功能异常。反之,打开eNOS表明关闭iNOS,其结果是线粒体功能恢复正常。因此,肥胖或超重、胰岛素抵抗或2型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等炎症性紊乱都可以归结为一个集成的和统一的致病机理。


一言以蔽之,人们的健康靠自己养,而不是靠医生治。如果你明白“驱邪”(抗感染)的道理,那么就一定知道“扶正”(提高免疫力)才是保持健康的法宝。关于如何防患疾病和紊乱于未然,请看下一篇博文:健康革命(2)“未病”、“欲病”、“已病”新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1238-945488.html

上一篇:年终特稿:万千宠爱集于一身
下一篇:健康革命(2)“未病”、“欲病”、“已病”新解
收藏 IP: 119.33.134.*| 热度|

11 印大中 黄永义 许培扬 李土荣 范毅方 谢平 李颖业 徐向田 shenlu seess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0: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