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科普许培扬专家工作室 http://xupeiyang.baikemy.com/expert/index
科普精粹 http://www.baikemy.com/jiankangkepu/article/list
百科名医网的新年问候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id=1022583
许培扬医师 您好! http://xupeiyang.baikemy.com/expert/index
我在微信平台同学圈讲医学科普知识,欢迎大家。
肺虚 http://baike.so.com/doc/5975986-6188946.html
肺气虚 http://baike.so.com/doc/5370855-5606778.html
详细参考资料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1225/16/7419006_256194426.shtml
6月12日 乳腺癌 科普参考 http://baike.so.com/doc/5355290-5590756.html
6月15日 眼疲劳 科普参考 http://baike.so.com/doc/1084179-1147334.html
6月16日 中医养生 科普参考 http://baike.so.com/doc/4206080-4407151.html
6月20日 高血压 科普参考 http://baike.so.com/doc/4754563-4970001.html
6月25日 癌症的原因 http://baike.so.com/doc/5352249-5587707.html
8月29日 癌从口入 参考博文 《中国生态六讲》连载之三:癌症的源头在哪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75-999772.html
10月24日 胃病的防治 http://baike.so.com/doc/5331846-5567148.html
11月30日 性病的防治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id=1018040
12月6日 老年人的饮食与营养 http://www.xuexila.com/jiankang/laonian/1286746.html
12月7日 睡眠与失眠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id=1019180
12月8日 维生素的补充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quickforward=1&id=1019421
12月12日 肾虚 http://baike.so.com/doc/5363115-5598677.html
12月14日 肺虚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id=1020565
12月16日 脾虚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1021084.html
12月23日 心虚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1022739.html
12月26日 中医养肝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id=1023531
12月27日 癌中之王 胰腺癌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id=1023710
12月28日 医学假象与医疗真相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1023799.html
2017年1月3日 甲状腺结节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1025173.html
1月5日 养生有方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1025627.html
1月6日 雾霾与肺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1025749.html
1月8日 风湿腰痛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1026117.html
1月10日 膝关节保护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id=1026614
1月13日 医学科普微信直播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id=1027288
1月14日 三七粉不是保健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1027500.html
1月15日 卡尔曼氏综合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1027842.html
1月16日 肥胖与减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quickforward=1&id=1027973
1月17日 喝茶的利弊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1028078.html
1月19日 罗汉果的功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1028514.html
饮茶不但是传统饮食文化,同时,由于茶中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与抗氧化营养素,对于消除自由基有一定的效果。因此喝茶也有助防老,具养生保健功能,每天喝三两杯茶可起到防老的作用。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喝茶对于清油解腻,增强神经兴奋以及消食利尿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但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喝茶。一般来说,每天1-2次,每次3-5克、400毫升的饮量是比较适当的。一般,人们说喝茶还指喝水。
http://baike.so.com/doc/5568753-5783930.html
中国10个地区的近50万例受试者进行平均7年随访,证实相比从不饮茶,每天饮茶能降低8%的冠心病风险8%,降低严重10%的冠脉事件。研究中,喝茶超过30年、郊区人群、正常体重,没有糖尿病的人获益最大。
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卫教授等采用INTERHEART中国数据,发现不喝茶者相比,每日喝绿茶3杯者的心梗风险增加52%,≥4杯者的心梗风险增加73%。女性的风险更高。
前言
饮茶不但是传统饮食文化,同时,由于茶中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与抗氧化营养素,对于消除自由基有一定的效果。因此喝茶也有助防老,具养生保健功能,每天喝三两杯茶可起到防老的作用。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喝茶对于清油解腻,增强神经兴奋以及消食利尿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但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喝茶。一般来说,每天1-2次,每次2-3克的饮量是比较适当的。
(一)哪些人不适宜喝茶
1)缺铁性贫血者: 茶中的鞣酸会影响人体对铁的吸收,使贫血加重。 茶中的咖啡因能使人兴奋,引起基础代谢增高,加重失眠。
2) 神经衰弱者:
3) 胃溃疡患者: 咖啡因刺激胃液分泌,加重病情,影响溃疡愈合。
4) 泌尿系结石者: 茶中的草酸会导致结石增多。
5) 肝功能不良者: 咖啡因绝大部分经肝脏代谢,肝功能不良的人饮茶,将增加肝脏负担。
6) 便秘者: 鞣发有收敛作用,能减弱肠管蠕动,加重便秘。
7) 哺乳期妇女: 咖啡因可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使婴儿发生肠痉挛,贫血,还会影响孩子的睡眠。
8) 心脏病者: 饮茶过多,会使心跳加快,有的还可出现心律不齐。
9) 孕妇: 饮茶过多,会使婴儿瘦小体弱。
10) 醉酒者: 酒精对心血管刺激很大,咖啡因可使心跳加快,两者一起发挥作用,对心脏功能欠佳者,十分危险。
(二)喝茶要注意
1.忌空腹饮茶,茶入肺腑会冷脾胃。
2.忌饮烫茶,最好56℃以下。
3.忌饮冷茶,冷茶寒滞、聚痰。
4.忌冲泡过久,防止氧化、受细菌污染。
5.忌冲泡次数多,茶中有害微量元素会在最后泡出。
6.忌饭前饮,茶水会冲淡胃酸。
7.忌饭后马上饮茶,茶中的鞣酸会影响消化。
8.忌用茶水服药,茶中鞣酸会影响药效。
9.忌饮隔夜茶,茶水时间久会变质。
10.忌酒后饮茶,酒后饮茶伤肾。
11.忌饮浓茶,咖啡因使人上瘾中毒。
12.不宜饮用的茶叶有:焦味茶、霉变茶、串味茶
(三)喝茶有讲究
一、讲究四季有别,即: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其道理在于:春季,人饮花茶,可以散发一冬积存在人体内的寒邪,浓郁的香苛,能促进人体阳气发生。夏季,以饮绿茶为佳。绿茶性味苦寒,可以清热、消暑、解毒、止渴、强心。秋季,饮青茶为好。此茶不寒不热,能消除体内的余热,恢复津液。冬季,饮红茶最为理想。红茶味甘性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能助消化,补身体,使人体强壮。
二、讲究喝茶有量,每日饮茶2~6克。虽然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饮茶对于清油解腻,增强神经兴奋以及消食利尿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饮茶。一般来说,每天1—2次,每次2—3克的饮量是比较适当的,对于患有神经衰弱、失眠、甲状腺机能亢进、结核病、心脏病、胃病、肠溃疡的病人都不适合饮茶,哺乳期及怀孕妇女和婴幼儿也不宜饮茶。
三、不饮过浓的茶。浓茶会使人体“兴奋性”过度增高,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不利影响。有心血管疾患的人在饮用浓茶后可能出现心跳过速,甚至心律不齐,造成病情反复。
四、临睡前不饮茶。这点对于初期饮茶者更为重要。很多人睡前饮茶后,入睡变得非常困难,甚至严重影响次日的精神状态。有神经衰弱或失眠症的人,尤应注意。
五、进餐时不大量饮茶。进餐前或进餐中少量饮茶并无大碍,但若大量饮茶或饮用过浓的茶,会影响很多常量元素(如钙等)和微量元素(如铁、锌等)的吸收。应特别注意的是,在喝牛奶或其他奶类制品时不要同时饮茶。茶叶中的茶碱和丹宁酸会和奶类制品中的钙元素结合成不溶解于水的钙盐,并排出体外,使奶类制品的营养价值大为降低。
六、酒后不宜饮茶。饮酒后,酒中乙醇通过胃肠道进入血液,在肝脏中转化为乙醛,乙醛再转化为乙酸,乙酸再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酒后饮茶,茶中的茶碱可迅速对肾起利尿作用,从而促进尚未分解的乙醛过早地进入肾脏。乙醛对肾有较大刺激作用,所以会影响肾功能,经常酒后喝浓茶的人易发生肾病。不仅如此,酒中的乙醇对心血管的刺激性很大,而茶同样具有兴奋心脏的作用,两者合而为一,更增强了对心脏的刺激,所以心脏病患者酒后喝茶危害更大。
七、品茶不是越新鲜越好。营养学角度来讲最新鲜的茶叶其营养成分不一定是最好的,因为所谓新茶是指采摘下来不足一个月的茶叶,这些茶叶因为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有些对身体有不良影响的物质,如多酚类物质、醇类物质、醛类物质,还没有被完全氧化,如果长时间喝新茶,有可能出现腹泻、腹胀等不舒服的反应。太新鲜的茶叶对病人来说更不好,像一些患有胃酸缺乏的人,或者有慢性胃溃疡的老年患者,这些人更不适合喝新茶。新茶会刺激他们的胃黏膜,产生肠胃不适,甚至会加重病情。
(四)女性喝茶四不宜 茶虽然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可不是每个时段都能喝,尤其是女性朋友更得特别留意,以免身体越喝越差!女性朋友较不宜喝茶的时期分为:
1.月经期间 女性朋友在月经期间,经血会消耗掉不少体内的铁质,因此女性朋友在此时更要多多补充含铁质丰富的蔬菜水果,像菠菜、葡萄和苹果等。而茶叶中含有高达50%的鞣酸,它会妨碍我们的肠粘膜对铁质的吸收,大大减低铁质的吸收程度,因而在肠道中很容易和食糜中的铁质或补血药中的铁结合,产生沉淀的现象。
2.怀孕期间 一般浓茶中含的咖啡碱浓度高达10%,会增加孕妇的尿和心跳次数与频率,会加重孕妇的心与肾的负荷量,更可能会导致妊娠中毒症,因此孕妇最好不喝茶为妙。
3.哺乳期间 因为这段期间要是喝下大量的茶,则茶中含有的高浓度的鞣酸会被粘膜吸收,影响乳腺的血液循环,进而抑制乳汁的分泌,造成奶水分泌不足。另外,茶中的咖啡碱会渗入乳汁并间接影响婴儿,对婴儿身体的健康不利。
4.更年期间 除了头晕和浑身乏力以外,有时还会出现心跳加快、脾气暴躁、睡眠品质差等现象,若再喝太多茶更会加重这些症状,所以喜欢喝茶的人若正值这些特别阶段,最好适可而止,免得把身体给搞坏!
喝茶四大误区危害您的健康
据研究,茶含有600余种化学成分,其中有五大类是对人体非常有益的营养物质。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茶的认识也存在不少误区,可能会给健康带来隐患。
误区一:浓茶“醒酒”。有人认为,酒后喝浓茶,有“醒酒”作用,这是一种误解。 因人们饮酒后,酒中乙醇经过胃肠道进入血液,在肝脏中先转化为乙醛,再转化为乙酸,然后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经肾排出体外。而酒后饮浓茶,茶中咖啡碱等可迅 速发挥利尿作用,从而促进尚未分解成乙酸的乙醛(对肾有较大刺激作用的物质)过早地进入肾脏,使肾脏受损。
误区二:品新茶“心旷神怡”。新茶是指摘下不足一月的茶,这种茶形、色、味上乘,品饮起来确实是一种享受。但因茶叶存放时间太短,多酚类、醇 类、醛类含量较多,如果长时间饮新茶可出现腹痛、腹胀等现象。同时新茶中还含有活性较强的鞣酸、咖啡因等,过量饮新茶会使神经系统高度兴奋,可产生四肢无 力、冷汗淋漓和眠等“茶醉”现象。
误区三:饮茶会使血压升高。茶叶具有抗凝、促溶、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血脂、提高血中高密度脂蛋白及改善血液中胆固醇与磷脂的比例等作用,可防 止胆固醇等脂类团块在血管壁上沉积,从而防冠状动脉变窄,特别是茶叶中含有儿茶素,它可使人体中的胆固醇含量降低,血脂亦随之降低,从而使血压下降。因 此,饮茶可防治心血管疾病。
误区四:“茶医百病”。有人认为,茶不仅是一种安全的饮料,也是治疗疾病的 良药。殊不知,对有些病人来说,是不宜喝茶的,特别是浓茶。浓茶中的咖啡碱能使人兴奋、失眠、代谢率增高,不利于休息;还可使高血压、冠心病、肾病等患者 心跳加快,甚至心律失常、尿频,加重心肾负担。此外,咖啡碱还能刺激胃肠分泌,不利于溃疡病的愈合;而茶中鞣质有收敛作用,使肠蠕动变慢,加重便秘。
http://wenda.so.com/q/1361472136067188?src=130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8 04: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