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余云岫现象”(一)

已有 7428 次阅读 2017-10-5 18:32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科学主义, 民族主义, 余云岫现象

按:这是《一位老中医的衷言》的一个章节

目录

一、机缘

二、一篇旧文稿的经历

三、“舶来品”

四、学术界思潮

五、科学大棒与“奥卡姆剃刀”

六、另一种“民族主义”

七、传统与民生合力

八、意识形态需要

……

所谓“余云岫现象”,指的是“废止中医思潮”,最初由中医的捍卫者提出,当代也可简称为“反中医”、“中医黑”。因为余云岫是“废止中医”的代表人物,但这一思潮没有因为他的去世而终结,也没有因为他的受打压而沉寂。因此,简单地戴几顶帽子、打几下棍子并不能解决问题。或许,当我们真正的冷静下来,深入而客观地梳理“余云岫现象”的来龙去脉,认真而理性地剥离伴随其中的意识形态和利益链条,回归“摆事实讲道理”学术风气,才能真正地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余云岫是第一批东渡日本学习医学的先驱者。那时候到东洋求学的中国人源源不断,因为日本“明治维新”以来,以“脱亚入欧”全盘西化,综合国力大大提高,短短几十年就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余云岫们不仅在那里学习了现代医学,也带回来日本废止汉方医的理念和做法。他们学成回国之后,以余云岫为首的西医不断地批评中医,掀起了中西医之间的论争。后来,这批人逐渐进入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到1929年2月,终于在南京国民政府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卫生会议。并在会议上通过了以余云岫《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为主的四项议案。规定“不接受新的中医登记、禁止中医学校教育和禁止中医宣传”三条措施。这些议案的核心观点大多见于余岩提出的:(1)作为中医理论基础的“阴阳五行六气藏府经脉”学说是杜撰的;(2)中医源自纬候之学,荒诞无稽;(3)中医缺乏诊断方法,不能调查死因,进行疾病分类,无法防疫,更不能“强种优生”;(4)中医理论和政府普及现代卫生科学的目的相抵触,阻碍社会科学化。

当然,此案一出即遭遇中医界强烈反击,“风起云涌”的斗争成为民国以来最大的民生运动之一。最后,“废医案”无疾而终,抗争者大获全胜。但尽管如此,“余云岫现象”并没有烟消云散,不时会被学界提起,而且每一次都会掀起轩然大波。即使到今天,我们仍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又会爆发一轮新的争论?

显然,中医存废之争一直处在科学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纠缠之中。说明“余云岫现象”不是孤立的,既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去世而停息,也不会因为反对者采用“无知”、“傲慢”以及“崇洋媚外”的大帽子所压倒。可以说,它是一场“科学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对垒,学术之争与利益之争的交织。

一、机缘

上大学之前,我干过6年半工人,当时很想考一所工科院校。但因为没有上过高中,第一年落榜,第二年才勉强过了分数线,将巴巴地搭上最后一班车来到湖北中医学院。但那时候的社会,把重新高考进入大学的视为宠儿。我们这些学生也十分感恩,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总觉得要把失去的时光夺回来。

我的第一个暑假是1979年,和年级部分同学一起在襄樊中医院见习两个月。1980年暑假,我只回家住了几天就重返学校。在图书馆找来唐容川的《中西医汇通医经精义》两卷(1892)拜读,因为已经从《中国医学史》的教材了,知道中西医汇通派的名气。不过,读后让我大失所望,那些牵强附会的说法和许多明显的谬误,比我们老师给我们传授的“丝丝入扣”、“效如桴鼓”更加让人忧心忡忡。那时候,我已经与医史教研室主任颜克海老师有一些来往,平时也交流一些关于课外阅读的体会。有一次,他跟我讲起学院的教师阅览室有一套余云岫的《医学革命论》(《余氏医述》)三集,建议我抽空去了解了解。

颜老师是哲学专业毕业的,作为一个中国医学史的教师,他能以旁观者和时空维度看待我们的专业。正是在与他的交流中,让我对中国医学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见老师引路作用。于是,1981年的暑假注定要在图书馆度过。那时候,普通大学生是不能进入教师阅览室的,但记得那个阅览室的管理员是田玉美老师的女儿,可能因为常常空无一人,她希望有个人做伴才特许我进去。在那里,我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可以说是如饥似渴地通读余云岫的著作,用爱不释手一点也不为过,读了一遍又一遍,记了满满的一大本笔记,还写了“余岩及其《医学革命论》”的读后感。不过,当时77药的一位钱姓女生(家是华工的,颇有几分姿色)曾经“陪伴”了上十天,可能她也是想在假期读一些书,当然也让我读书之余能够想入非非……

应该说,当年的这个机缘巧合与我走到今天的路密切相关。因为此后我的想法大变,正如我发表在中山医学院的《中国医学生》杂志上的那篇文章(即“为发扬光大祖国医学而努力学习——写给中医学院的同学们”,1985年)所言:“乏术理当图崛起,难能正可建大功”。认为,只有不成熟的学科才能够产生科学巨人,颇有点“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感觉。而且一发而不可收,课外阅读成了最大的乐趣,什么医学哲学、自然辩证法、医学史、科学方法论等等不一而足。并且自称湖北中医学院的“学习兴趣小组”,与当时的一些学者交往,包括李经纬老师、阮文炜老师、赵洪钧学长等等。我也知道,凭自己那一点文革的初中生水平,做学问不可能到达一定的深度。课外阅读与学术交流虽然提高了我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但更多的是囫囵吞枣,不免完谷不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一边课堂学习,一边课外阅读,陆陆续续地写了不少文章。那时候写的是一些议论文,如本科时期发表在《医学与哲学》上的“试论中国古代医学与古希腊医学的理论体系”、“中医理论的科学美探讨”、“应当重视中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发表在《中华医史杂志》上的“要注重中医发展规律性的研究”,发表在《医学教育》上的“中医教育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浅析中医学生的专业思想”,发表在《中医药学报》上的“吴又可的戾气学说的学术价值”。有些文章毕业以后才陆续发表,也有一些一直没有发表。当时,阮文炜老师对我帮助最大,我早期几乎所有文章都有他修改的痕迹,遗憾的是我们至今都没有见过面。大学毕业时,李今庸老师提到我,说“中医学院培育出这样的学生,真是悲哀!”指的是我当时发表的批评中医的文章。不过,在本科阶段能够发表6篇文章,研究生阶段每年发表20多篇文章,在我们学校还真没有过。

二、一篇旧文稿的经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079256.html

上一篇:星言、星语与星月(二十八):中秋节
下一篇:中国患者指南迈出第一步(二)
收藏 IP: 223.74.107.*| 热度|

1 李颖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5 01: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