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屠呦呦的诺贝尔奖一下子轰动了整个中国(是否轰动世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国内轰动至少是肯定的),从这个角度而言,这件事对屠呦呦和我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酵到何时尚不得而知。但从屠呦呦获奖背后,可以看出另外一些事情,屠呦呦非常的幸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成功登顶 获得诺贝尔奖是实力加运气的双重,85岁获奖也算是幸运之至,不要说什么等待四十年,等待半个世纪登顶甚至最终未获奖的都大有人在,能获奖至少说明从可能性变为了现实性。
2.获得认可 屠呦呦的出名并非源于青蒿素,而是由于拉斯克奖的颁发,大家一夜之间知道了这件事,并且立刻把她与诺贝尔奖联系在一起(拉斯克奖被称为诺贝尔奖风向标),从而成为袁隆平之后第二个被寄予厚望的中国科学家,年年等,天天盼。因此再想如果屠呦呦错失诺贝尔奖,诺贝尔奖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是不是会一落千丈,诺贝尔奖原本有点被妖魔化基础上的形象会不会更加不堪。从这个角度,与其说屠呦呦获奖是青蒿素获得认可,倒不如说是诺贝尔奖得到了认可。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大多数人认识屠呦呦是在诺贝尔奖之后,对青蒿素了解的其实并不多(大多数也就是知道治疗疟疾)。
3.潜心科研 大家现在都在热议屠呦呦与科学院院士的关联,其实这都是科研大咖们关心的事情,其实真正关注的是无论她是不是院士,至少她还可以做研究。就目前生命科学领域的后辈而言,没有国外背景,没有10以上的文章,找个固定位置都是难上加难,申请杰青、优青更是难于上青天,如果幸运找到一个位置,申请国自然有时也并不那么容易(挑剔的无与伦比),从这点上真的羡慕屠呦呦的幸运,至少可以把科研做下去。这么看起来,我们的科研并非为了探索自然界奥秘和造福人类健康,而是为了获得外国认可,无论获奖也好,发文章也好都是以国外作为基准。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诺贝尔奖更应该唤起大家对没有国外背景、希望做点事的科研小青椒的关注,哪怕资助个10万、20万,至少能让他们科研“活”下去,能让他们的科研激情“活”下去,这样也就可以让他们在生活成本日益升高的社会现实面前“活”下去。
其实说到底,科研原本应该经历的三个阶段,年轻时潜心科研,中年时获得认可,老年时成功登顶。目前弄混了,先登顶(诺奖或CNS)、再认可(各种计划)、再科研(其实这时候已经不可能再科研了)。获奖应该讲究的是水到渠成,而非刻意为之,科研也应如此,就是踏踏实实的做事,大部分都是默默无闻,只是少部分在前人基础上(站在巨人肩膀)取得成功。说到底,科研根基很重要,至少需要千千万万真正意义上在做科研的群体存在,才会有卓越人才从中源源不断的涌出,只期待一个小之又小的精英科学家群体重金打造登顶,结果如何让时间来验证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0: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