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皆乐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sf

博文

1998-2018:美国穷人失去的二十年

已有 2924 次阅读 2019-5-14 03:49 |个人分类:社会观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美国, 失去的二十年, 穷人, 中产阶级, 中国

坊间老说日本在经济泡沫破灭后失去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现在发现作为全球霸主的美国,作为打压日本接受广场协议、使日本一蹶不振的祸首,它的穷人也失去了二十年!

昨天在凤凰网看到一篇文章:“一文看美国中产阶级有多惨”,看到了美国家庭财富变化的相关数据,虽然不太意外,还是有点小小的震惊:美国中产阶级的资产近十年大幅缩水!今天搜寻信息原始出处,找到了英文原文:Is the Middle Class within Reach for Middle-Income Families?

发表演说的还是美国很有影响的人物——雷尔·布雷纳德(Lael Brainard)现担任美联储(Federal Reserve)董事会成员。1983年,她获得卫斯理大学学士学位,1989从哈佛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获得了国家科学基金奖,也是白宫奖学金的获得者。之后布雷纳德博士在麦肯锡公司(McKinsey&Company)从事管理咨询工作。1990年至1996年,布雷纳德博士在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担任应用经济学助理和副教授。她发表了许多关于各种经济主题的文章,是几本书的编辑或合著者。2001年至2008年,布雷纳德博士担任全球经济与发展计划副总裁兼创始主任,并在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担任伯纳德·L·施瓦茨(Bernard L.Schwartz)主席,在那里她建立了一个新的研究计划,以应对全球经济挑战。布雷纳德博士是克林顿总统的副国家经济顾问和副助理。她还担任克林顿总统在G-7/G-8的私人代表。布雷纳德博士于2009年担任财政部长顾问,2010年至2013年担任美国财政部副部长。在此期间,她是20国集团财政代表和7国集团代表的美国代表,也是金融稳定委员会的成员。她因服务而获得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奖。

这样的高级别专业人士发表的演说应该是很权威的。雷纳德博士演说文本后面附有相关数据图表的链接,这里给出其中图1美国各阶层收入的变化情况:

image.png

图中显示的是以1989年的家庭财产为100、其他年份财产相对于1989年的相对数。可以看出,高财富家庭(按家庭财产从低到高排序位于 70%-90%、90%-100%位置的家庭)的财产虽然在1990年代末、2008年经济危机后有两次大幅度回落,但总的趋势是上升;但中产阶级的财产增加不多,尤其是2008年危机后大幅下降,至今没有回到危机前的最高水平;最惨的是位于收入底层40%的家庭,现在的家庭财产还地于1990年代末。对于美国的穷人而言,在很大程度上对中产阶级也是,1998-2018年这二十年,也是失去的二十年!

我1998年第一次公派高访去美国。从心底说,那时深深震撼于美国的发达和中美的差距。当时高访的生活补贴是560美金/月,还是新长的,原来更低。国内的工资刚涨到1000多元/月。而美国一个蓝领的工资也有3000美金/月,那时美金兑人民币的黑市价超过10元/美金。即便美国一个蓝领工人的工资也是国内教授的几十倍!因为承担不了大城市的生活费用,尽管有大城市的名牌大学也接受了我的访学,我还是去了一个小城市的不太有名的学校,心想短期也做不了什么研究项目,就好好练一下语言、体验一下美国的科研、教学、尤其是社会生活!看到美国几乎家家都有汽车,就想中国什么时候才能赶上呢?

世事好料又难料!当时按照中美的发展速度差距就估算到中国用30年左右经济总量就可以赶上美国,但认为中美的人均收入水平还是会差距很大,要想中国家家有单元房、家家有汽车,估计还要更长时间,不料现在中国大部分家庭真有了汽车!中美教授的工资水平差距,也已经不再是数量级的差别,渐渐有靠近之势!老百姓的家庭净资产也不再是数量级的差别,甚至有反转的趋势,因为美国家庭的负债往往更高!

不管如何,经济发展是硬道理!只要不被蒙住双眼,就必须承认在过去40年中,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成就最高的国家!与世界霸主相比也优势显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7937-1178851.html

上一篇:中国用水统计资料哪里找?
下一篇:怎样定义调水工程?
收藏 IP: 123.116.2.*| 热度|

2 张骥 赵建民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2: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