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剑录——品评人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injianlu 仙鹤已随白云逝,只留明月照清心。

博文

一线老师的肺腑之言:别让老教师寒心,教师职称是时候变革了

已有 5155 次阅读 2018-12-10 19:58 |个人分类:人生感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高校, 职称, 医学院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NzY0MDQ3MA==&mid=2247492086&idx=2&sn=02f72d6bcb5bc7e332fd4e05d39d4a1c&chksm=eaf96a0fdd8ee319cff43befb514e763492b6939994d7e335e7c2330762b685dd648c8e65187&mpshare=1&scene=23&srcid=1210Eo1FbKOMXMe11QeKq93g#rd


读后感:

我觉得高校是最重视职称的地方了,高校职称和企业职称的几点区别如下:

1、高校职称有很严格的比例限制,企业一般达到条件就可以评上,企业领导鼓励大家都申报职称。而且企业的职称没那么多虚头巴脑的事,比如职称结构、名额啥的。高校有可能你达到了学校要求的条件,还因为名额不够被淘汰掉(一般由学术委员会投票决定淘汰谁,这里就存在很大的人际关系成分)。企业不需要谁来投票,我就是我,我只要按照你文件要求来就行了,不需要去巴结谁,能不能评上职称由省人社厅或者劳动厅说了算。

2、第二个问题就是收入问题。学校的副高、高级职称虽然比企业的难得多,但收入可能还不如企业的中级职称。如果你有很多横向,那又另当别论,关键是很多2本高校很难接到横向的,学校平台就那个样子,领导只知道逼SCI,从来不想法改善科研条件和平台。企业一般领导都会想法,条件不行,只有倒闭的份儿。

3、第三个问题还是和收入有关。企业的收入主要看工作性质和岗位,和职称关系比较小;而高校里最重要的和收入有关的因素就是职称,以前去一些高校面试,人家的工资待遇甚至和学历都无关,你读了博士又怎样。和你同一年本科、研究生毕业的,人家早就是副高了(以前评职称简单得和吃白菜一样容易),你读博士就付出了血汗和青春,现在评职称因为名额的问题,直接被卡死、卡断,突然职称评审就变得很难很难。人家没读博士,没有经历过读博那种血与火的考验,一样轻松上了副高,你博士毕业也最多享受两年校内津贴副高待遇(省财政的还是中级待遇,专技10级),还要在比人家高很多的条件下评一次副高才能正式享受副高待遇。如果评不上就被降为中级待遇,有的学校好点,是专技8级,有的学校(一般是医学院较多)直接降为专技10级。所以在这类学校读了博士都没啥用,人家学历不如你,能力和水平不如你,也没有经历过博士那种腥风血雨的折磨,轻松上了副高,舒舒服服地享受着和你一样,甚至比你还高的待遇。你博士最多就是多拿了一笔安家费啥的,但是却因此处处被领导和老家伙(年纪大一点的保守派势力)盯着的,人家会处处盯着你为什么不多干点儿活儿。其实那点儿安家费最多对冲一点读博的机会成本所带来的损失,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4、仍然是和收入有关的问题。企业里修好一部机器、解决一个问题,就应该得到相应的报酬。至于修好机器的是工程师,还是教授级高工,除非你能证明你修好这部机器、解决这个问题更加有效、方法更加高明、成本更低,或者干得更好。比如你修好这部机器,只需一个小时,中级的需要半天时间,而你是高级职称,修好了一部机器可以管一年不坏,中级职称修好了只能管半年。否则你们所得到的报酬就是一样的。在企业里,唯一能得到更高收入的方法就是创造更高的价值,而这些是和你的实际能力有关的。相反,高校里呢,课时费,岗位津贴什么的全部都和你的职称有关。高级职称不需要证明什么,比如课上得是不是比中级职称的更好、教授内容是不是更深、更难、更多,但就是因为职称的原因,课时费就是比你高一截。

总之,学校是非常重视职称的地方,导致了很多人唯一的目标就是职称,至于有没有实际水平才不管,文件上要求什么条件,我就照着一条条地满足。比如文件要求10篇SCI,一个自科基金,那我就专门去弄这些。方向不好发论文就换个好发论文的方向,申请自科也要选择对的归口。地区基金甚至可以靠关系去运作。对于有的学校,省级课题可以评副高的,那就要和领导搞好关系了,要靠领导推你、顶你才行。因为有的省份的所谓省级课题是限项的,只要学校推出去的基本都能中(学校又给各个二级学院分配了名额),所以这类课题相当于就是在学院内竞争就行了。你想想,这种课题是不是学院领导让你去申请,你才有机会,而且中的几率很大。那不是只需把学院领导搞定就行了吗?高校里的职称评审猫腻很多的,但评出来的所谓副教授、正教授又有多少是有真才实学的、没有水分的?!所以我们很多人看不起企业的职称,但我觉得企业的职称接地气多了,人家才是真实能力的体现。上次卫计委的卫生类规划教材编写,我本来想申请撰写其中我最擅长的一个章节,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还算有点心得体会。可是申请报上去被驳了回来,原因是我职称还不够。关键是那些职称够了的,又有几个人想写的、会认真去写的、有能力有实力写好教材的?现在好多人编写教材都是为了功利化的目的——要么是为了评职称,要么是为了卖给学生上课用好挣钱——在评职称和绩效考核方面,撰写十万字的教材,分数可能还不如一篇高分SCI。所以很多职称够了的人,就算有机会编写教材,他们也不会认真去编写,他们拿到了机会,一般都是让小老板、研究生来写,一人写一部分,然后组合起来。好多教材给我感觉前后风格相差太大,内容粗制滥造,翻译国外经典教材的,语句也很生涩,根本看不懂。这就是现在的大环境和体制所带来的一些问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5974-1150887.html

上一篇:闲的都是博士吗?
下一篇:我以后得给毕设的学生多打点分了
收藏 IP: 118.120.172.*| 热度|

12 黄仁勇 王从彦 黄永义 吕洪波 杨正瓴 郑永军 周忠浩 韩玉芬 王林平 郭景涛 ncepuztf chenhuansh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8: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