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魏东平
肯定是因为什么原因,使得小文老师这一段时间,对于地震学中的一些名词感兴趣了起来,因而在一天内连篇累牍地写下了:“起诉嵇少丞”、“地震的烈度分布图”与“黄老邪谨受教”三篇博文,主要涉及到地震烈度图等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
我个人非正式的猜测,或许小文老师有意通过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参与到对于中国大陆地区的地震烈度区划图的制定?小文老师的这三篇博文显示,至少在写之前,他老人家对地震烈度及烈度区划等等概念,是预先做了一定程度的功课,并且对这些基本概念也是初步有所了解的。
在此之前,我曾经有过一篇“地震高级科普PPT”,基本上给出了包括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等在内的全部地震学基本概念,感兴趣者可以通过其链接下载该地震科普的完整PPT文件。非清晰版的PDF格式的文件,可以点击如下附件进行下载:
一个地震(例如芦山地震,下图)的地震烈度分布图,与这个地震本身的震源机制有关,也与地震震中附近的场地效应紧密相关,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能够在这个地震发生之前,就预先给出来的。这方面,小文老师在“地震的烈度分布图“一文中,所认为“当然应该”地震之前作出来的理解,是不准确的。
与一个地震的地震烈度分布图不同,某一个地区的地震烈度区划图,则是可以“预先”通过一定的方式给出来的,这两者在概念上完全不同,尽管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随着最近一百余年来现代地震学的发展,以及对于历史地震学的深入研究,包括前苏联、日本与美国(下图),都给出了各自国家的地震烈度区划图。
我们国家也于1992年,公开发表了“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版”,相关原始文献(参见《中国地震》8卷4期,1-11,1992年)及地震烈度区划彩色图如下:
从上图可以看出,90版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中,2008年的汶川地震以及这次芦山地震所在地,属于VII度区划区,北京大部分城区为VIII度地震区划区,但郊区县等则为VII度区划区;比较而言,上海地区的地震区划,普遍地要比北京地区低一个等级。
回过头看,90版的地震区划图受限于多种因素,包括对于地震震源本身与地球内部介质等的认知程度,以及当时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条件等,到了今天,应该可以考虑进行进一步的修改了。事实上,2008年汶川地震过后,好像“相关部门”也在着手进行这方面的修订工作,这里希望新一版本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能够尽早地制定并释放出来,作为相关工程与民居建设等方面的基准与参考。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1: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