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不择路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jwang989

博文

科研乏力的四大症结 精选

已有 12949 次阅读 2019-7-15 10:25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在主题教育中,奉命调研科研效益,决定从论文发表情况入手,“找差距、抓落实”。

中国知网查寻我国省级林草业科研院所,统计结果显示,五年来,甲省某院人均发表论文3.2篇,平均单篇被引用1.7次;乙省某院人均2.3篇,被引2.4次;丙省某院人均1篇,被引1.9次;丙省某所人均2.1篇,被引2.8次。

林草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行业,是人类回报大自然的第四产业,极其庞大复杂,许多生态过程、生物学现象及其社会相关事物都没有被系统地解释过,其中的科学问题俯拾即是,发表论文不愁找不到主题,林草同行每人每年发表1篇论文并不困难。与此相比,五年来人均只有1~3篇,明显不足。世界顶级论文被引用次数动辄以万计。与此相比,不足3次的被引用次数可谓微乎其微,这样的科技贡献水平只能算是入门级。这就是差距!

差距的原因,一是写作焦虑症,二是解释力怠速,三是鉴赏力错位,四是自我科普失位。

写作焦虑症指害怕、担心和逃避写作的心理状态。科研人员大都出身理工科。我国教育,早在高中时代就已经划分文理科,许多人选择理科,部分原因就是对作文写作忧虑不安,凝结成浓重的心理障碍,有意无意地逃避写作。我国理工科高校普遍没有开设写作课程,就是硕士和博士,在学位论文中也极少得到过系统的写作指导。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许多科研人员的写作焦虑症有增无减,能不写就不写,迫不得已要撰写论文,只能依样画葫芦,找几篇范文,按照既有格式,亦步亦趋地套写了事。套写过多篇,对一些关键章节的写作仍然深感棘手,困惑不已。笔者就曾多次听人诉说,论文写到“分析讨论”一节时不知如何下笔。私下交流中,常常发现有些科研人员相法很多,不乏新颖独特之处,为此鼓励对方深入讨论独特观点,撰写论文发表。对方要么自称,感觉三言两语之后便无的可写;要么当时答应下来,之后就没有了后文。

模仿式论文写作远非真正的写作。真正的写作要围绕中心思想展开,要组织详实的材料,使用精准的术语、简洁的学术语言、严谨严密的逻辑证明或刻画中心思想,丰富论文内容,而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不是用空话、套话、官话、罗圈话灌水凑字数。论文不同于散文,但散文写作却是论文写作的基础。散文是一种抒发真情实感、方式灵活的记叙文体。散文同样要求围绕中心思想展开,要求形散而神聚。形散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指中心思想凝练,像一条红线贯穿全文。论文不仅要求神聚,更要求结构紧凑规范,遣词用句更要中规蹈矩。因此,散文是论文写作的重要练习途径。很多科研人员能发表论文,但不会写散文,也从不写散文,从不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见闻见识写出来,与同道分享交流。某院网站辟有“见闻见识”版块,发表林草业有关的新奇现象和观点认识。版块开设一年有余,至今不见第二位作者。

上述现象充分说明,科研人员深受写作焦虑症的困扰。发表论文,更多的是迫于“要我写”的任务性行动,而非“我要写”的自觉行为。科研人员属于脑力劳动者,以智力产品贡献社会,绝不能满足于“要我写,我就能写”的现状,必须努力向“我要写”的境界跨进。

解释力是辨识技术、自然过程或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并用逻辑和理论知识给出科学解释的能力。笔者曾多次在QQ群或微信群提问林草问题,每次响应都寥若晨星,而且答案往往缺乏说服力。私下观察了解,笔者认为:其中部分原因是不自信,怕说错而尴尬窘迫;部分原因是无从思考,无从回答;有些人则借口工作忙顾不上回答;还有个别人认为所提问题与己无关,不屑一顾。对科学问题不屑一顾不是科研人员应有的作派;借口忙其实是回避。说到底,不屑一顾和找借口,其实与不自信、无从思考一样,都是缺乏解释力的表现。

我国的教育应试色彩浓重,以书本知识灌输为主,缺乏对学生解释力的训练。灌输的知识就像竹筒装豆子,是零散的,互相之间缺乏联系,没有系统性。只有在反复解释客观世界的练习中,才能把书本知识贯通起来,形成有机联系,成为活知识,从而发挥出生机勃勃的解释力。在校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训练,从事着科研工作又不着意自我训练,解释力就只能停步于怠速状态,遇到问题无论如何加油也不会一飞冲天。

空话、套话、官话、罗圈话,就是解释力怠速的表现。缺乏解释力,在论文写作中就会感到无的可写,“为赋新词强说愁”,勉为其难,就只能像怠速中的汽车一样,空话、套话、官话、罗圈话遍地跑,写完之后,连自己都不知道写了些什么,过后毫无印象。

解释力是科研创新的基础。解释力匮乏会严重束缚科研创新能力,制约科研效益。不能用科学原理解释一个个技术环节,就难以发现技术中的难点所在,也就无法针对性地攻坚克难,甚至碰巧解决了难题也浑然不知。不能用科学原理解释自然过程和现象,就无法做出新发现,甚至有了新发现也浑然不知。总之,没有解释力的创新不是顺应科技发展规律的创新。

创新如同发现新物种。在专业分类学家脑海中,数以万计的生物种类构成一棵分类系统树,最粗的侧枝为界,界上分枝为门,门上分枝为纲,再逐步细分为目、科、属,直到种。分类学家每次见到一种生物,都会自动地在分类系统树上按照门、纲、目、科、属的次序确定其种类,定位不到种类就确定为新种。一般人脑海里没有这样的分类系统树,就是见到新物种,也会无从判断,浑然不知。所谓知识系统化,就是通过训练把所学知识贯通为知识系统树的过程,解释力则是在知识系统树上定位见闻的能力。没有知识系统树就没有解释力,知识系统如果只是一堆混乱枝条,解释力就会怠速,摇曳不定,寸步难行。

没有解释力,就提不出具体的科学问题,也提不出高价值研究课题,就毫无原始创新可言。所谓问题,一是现有知识不能解释的新过程新现象,二是某种理论既未证实又未证伪,三是应用新原理克服技术难关。因此,解释力是原始创新的前提条件。论文全在一个“新”字,是科学新发现、科技新发明的忠实记录文体。因此,没有解释力的论文写作,就难免模仿的俗套子。从格式到思路全面模仿的写作,既影响论文质量,又难以顺利发表。

鉴赏力指欣赏、鉴别、判断、评价作品美丑的能力,科学鉴赏力则是欣赏、认识、鉴别、判断、评价科研成果并从中获得愉悦感的能力。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乎?为之,犹贤乎已。”大意是说:吃饱饭,终日不用脑子想事情,很难做到,下棋打牌也比闲心无事要好。孔子还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大意是说:早晨明白一个道理,就是晚上逝去也不再遗憾。孔子的话揭示:脑子不能长时间保持怠速空转,明白道理是件非常愉悦的事情。也就是说,人闲下来的时候,就会鉴赏些什么,从中获得愉悦感。

现在智能手机普及,网络阅读便利,以至于许多人变成了低头族,时时刻刻,随地随处捧着手机阅读,见到喜欢的文章或视频就随手转发,与朋友分享。但是,无论QQ群,还是微信圈,都很难见到同仁分享科学发现,更少见分享林草业有关科研成果,分享内容多是一些社会有关的东西,让人感觉,分享者都是社会学家,而不是林草业科研人员,说明科研人员的鉴赏力已经错位。其原因无外乎三点:一是对科学,对林草业科研成果不感兴趣,没有去搜索阅读有关内容;二是仅限于了解科学内容,阅读之后,内心波澜不惊,甚至感到单调乏味;三是自以为是,俗僧一般看破红尘,目中四大皆空,就是面对天大的科学发现,也品味不到其中的科学精妙。鉴赏力错位还导致获得感跑偏,认为只有升职称长工资才是获得,从来不为洞察科学奥秘而心满意足。

良好的科学鉴赏力有助于确定科学偶像,激励自己处处效仿榜样,无论是立项开题,还是科技写作,都向榜样看齐。良好的科学鉴赏力可以正反馈地倍增自己科学阅读的兴趣,潜移默化之中熏陶自己的科学素质,增强解释力,从而提高科研效益,乃至激情澎湃到“我要写”的境界。

自我科普就是宣传普及自己的科研成果。现在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论文发表数量日以万计,目不暇接。因此,有经验的科学家阅读论文时,都是先看题目,再看摘要,再依次看引言、结论、讨论和全文,其中任何一步如果无所感触,阅读便戛然而止,转向下一个目标。因此,题目要能浓缩论文精华,摘要要具备与正文等量的关键信息,引言要明确研究范围、理论基础和具体的研究问题,结论要明确回答引言提出的问题,讨论要阐述成果的科学或实践意义及其在科技发展中的地位。依据上述标准检验,我国省级科研院所发表的论文绝大多数都难称合格,可能只被人扫了几眼题目和摘要,就成了科技发展洪流中的路人,被引用率低下,也就不足为奇了。

沉默固然是金,但在信息时代,沉默就意味着沉沦,意味着与泥沙为伍。因此,科研人员要善于自我科普,用科普文体、新闻体裁,以及人们喜闻乐见的其他媒体形式,用通俗流畅、活泼明快的语言自我科普,借鉴软文的形式广而告之。可惜的是,同仁们的QQ空间大都空空如也,微信朋友圈里也少见原创贴子。由此可见,科研人员自我科普严重失位。

作为智力劳动者,就要用原创成果和优秀论文,贡献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力发展。科研人员要勤学苦练,努力克服写作焦虑症;要广泛尝试,竭力摆脱解释力怠速困境;要静下心来,大量阅读点评科学报道,想方设法培养专业兴趣,尽快纠正鉴赏力错位;要努力学习多种文体的写作技巧,尽力做到既能写论文又能写散文,推动自我科普及早上位。

提高科研效益,科研单位层面也要做出安排。为此提出三条建议。

首先,营造浓厚的科研气氛,大力促进学术交流活动。要定期不定期召集学术交流会,提倡网络和茶饮式自由交流。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一个科研单位如果缺乏科研气氛,缺乏学术气氛,连标签效应都做不到,就实在说不过去了。

其次,树立互相欣赏的和谐风气。科学鉴赏,与其跟风为他人鼓掌,不如返身为同事喝彩。作为干部,特别是单位领导,尤其要欣赏职工,要给职工留出话语权,学会倾听,不做麦霸,准确简练地指出职工言行中的可取之处,在欣赏中客观如实地指出不足。知音难寻,恰到好处地欣赏,是最大的奖赏,是最高级的精神鼓励。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层心理需求是自我价值实现。一个人,经过艰苦探索或认真思考,有了一些足以得意的创见,说出来,写出来,却得不到一声喝彩,明珠暗投,自我价值实现的期望落空,就只能向隅饮泣了。因此,没有互相欣赏,便没有和谐交流。

其三,创设老人带新人的机制。六零后的一批科研人员将陆续退居二线,等待退休。在几十年的科研活动中,他们或多或少积累了一些写作、解释力、科学鉴赏力有关的经验。这些经验,可能一时写不出来,也难以写清楚,但可以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传染给需要的人,特别是年轻新一代科研人员。否则,人休业息,人走茶凉,这笔宝贵的财富就沉没了。

2019-7-1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0631-1189559.html

上一篇:迟到迟道
下一篇:金丝银杏与兰花线艺
收藏 IP: 221.7.39.*| 热度|

33 王恪铭 武夷山 高峡 黄永义 王从彦 李晓姣 薛泉宏 张国宏 范振英 李燕祥 晏成和 李毅伟 叶春浓 崔锦华 姚伟 刘文才 王安良 杨正瓴 彭真明 马耀基 朱鸿源 饶小平 冯大诚 杨甫 左宋林 赵彦 陈明义 徐绍辉 陈星光 黄嘉元 朱柏露 张成岗 罗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3: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