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科学创新研究一定要学会论证
文/王秉
记得从一开始学写作文老师就告诉我们,一般情况下若不限制作文文体,首选写议论文与抒情记叙文,这样的文章容易得高分哈!但是,老师当初也没有告诉为什么?经过这么多年个人的理解与认识,我觉得老师这样讲是非常有道理的,这是因为:
1)对于议论文而言,一般是在阐释一个观点或道理(故有时把议论文称为说理文),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我们应该很熟悉,议论文有3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其又可分为3部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议论文强调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总的来说,议论文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很清晰明了,且写议论文的关键是要有理有据,所以只要论述的好,就很容易使读者信服,故就理所当然拿了高分。特别是当你引用几句“名家名言”后,就觉得更叼了,而且觉得作者知识渊博哈!
2)对于记叙文,为什么要写成抒情式的呢?若是“又臭又长”的平叙文,谁有心思读下去啊?读者会觉得你这人“小学毕业”吧!很简单,读者都是感情动物,加点感情元素进去,再结合一些具体的个人经历,一下就把读者的心抓住并融化了。这有点类似于写“情书”哈,你见过写成“平叙文”或“议论文”式的情书吗?估计这样的情书的结局一般都预示着“失眠”,她才懒得看你的理论呢?唯有“啊!吖!……”啥的“真情”才可打动对方哈!由此观之,至于具体选何种文体,真还是有点道理哈!
扯了这么多,言归正传,谈点正事,今天有点时间,记录一下自己的一些心得,算是一个个人的学习笔记。个人越来越觉得,对于做偏安全科学基础理论与安全社会科学方面创新研究的研究者来说,需必备一项的关键素质,通俗讲就是论证能力。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写论文类似于在写议论文,当遇上你做的是偏安全科学基础理论与安全社会科学的创新研究,就必会提出一些新观点,你说出来别人有时一时无法理解、承认或认同,那么该怎么论证,才会让他们明白并认同你的新观点呢?很确定的是,你通常是无法像纯实验论文那样通过做实验来证明你的观点的,尽管部分安全心理学、安全行为学等论文可以通过实验或调研来论证,但当做理论性较强的偏安全科学基础理论与安全社会科学研究时,这些实验法一般都不适合,这就导致我们很头疼。那到底该怎么办呢,其实你仅需掌握一些论证方法,便可轻松解决。我归纳了以下7种论证方法,仅是个人的拙见,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补充哈,谢谢!
1)举例论证(例证法):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例子证明论点,它的作用是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增强论文的说服力。举例子的方法最常用啦,我体会也最深,一定要举具有普适性(或普遍性)、贴切性、通俗性与权威性的例子哈。是否可以举到最全、最想要的例子,我觉得我们知识的广度很关键,这就是作为研究生,我们为什么要广泛了解各行各业的安全问题(包括看书、看文献与具体企业实践等获得)的重要原因之一。
2)引用论证:用经典著作、文献中的精辟观点、见解、权威数据和结论,以及人们公认的安全公理等来证明论点,它的作用是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增强了论文的权威性和说服力。这有点类似于我们写作文时要要引用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
3)归纳论证:也叫“事实论证”,它是用列举具体事例来论证一般安全结论或观点的方法,对于提炼一些具有普适性的安全科学原理,往往要用到这一方法,这种方法实质是基于大数据的思维来研究安全科学问题。
4)演绎论证:也叫“理论论证”,它是根据一般安全科学原理或结论来论证个别安全规律的方法,即用普遍性的论据来证明特殊性的论点。
5)因果论证:它通过分析安全事理,揭示安全论点和安全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安全论点。因果论证可以用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
6)对比论证: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它的作用是全面地突出论证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让读者彻底信服你的结论。
7)比喻论证:有些安全科学原理、安全概念与安全事物间具有一些密切联系或是互为作用关系,但直接用语言又无法阐述的让读者一下就明白,所以就需要我们建模(画图)来表达。而最容易让读者的模型就是实体模型,因此,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建模论证你的论点,也是很不错的方法哈。它的作用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使论文浅显易懂,易于理解和接受。
此外,我觉得做偏安全社会科学的研究,还有一个最大好处和便利就是直接拿你自己做“实验”哈,这样做尽管不具有普遍性,但因为你是理性人,一般自己的实际想法都和其他人差不多。此外,你拿自己做的“实验”结果,一般结合上述论证方法就可证明正确与否哈!另外,做偏安全科学基础理论与安全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再做的最多的实验就是“思维实验”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22: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