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叉科学研究者如何才能在他学科领域期刊发表科研成果?
王秉|文
(1.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长沙:410083;2.中南大学安全理论创新与促进研究中心,长沙:410083)
写在前面的话
我从学校坐公交去住的地方途中需要40-50分钟。这两天途中用手机回忆码了一些字分享于此。
目前,很多人都说自己在从事交叉科学研究。那怎么才能说是真正的交叉科学研究者呢?在我看来,有两个直观的衡量判断指标:一是,所开展的研究内容的确属于交叉科学研究内容;二是,研究者不仅能在自学科领域的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且可以在相关他学科领域的学术期刊也发表研究论文。由此可见,在他学科领域期刊发表论文是交叉科学研究者的必须能力,是交叉科学研究者的开辟新天地之道。但是,交叉科学研究者要走出自学科领域,真正迈进他学科领域,特别是在他学科期刊领域发表自己的科研成果真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拿我先后主要从事的2个主要交叉学科研究方向而言:一个是安全文化学研究方向,我的安全文化学研究论文基本都是发表在安全学科期刊上,没能迈入他学科领域主流期刊,在多次尝试后还是以失败告终啦,至今感觉遗憾很大;一个是安全信息学/安全情报学研究方向,我的这方面研究论文基本都发表在了情报学科类期刊上,特别是最近还被邀请成为了《图书情报工作》与《情报理论与实践》等情报学科类主流权威期刊的审稿专家,算是真正的摆脱了很少几本安全学科期刊的束缚。通过上述2方面研究经历对比和体会,我想以安全科学研究者(典型的交叉科学研究者)为例,分享一些关于“交叉科学研究者如何才能在他学科领域期刊发表科研成果,如何把别人的田变为自家的田?”这一问题的个人体会。
对于“安全科学是理工科还是人文社科?或安全学科的学科属性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答案,目前,在国内外学术界已达成共识——安全科学是典型的文理大交叉大综合学科。特别是,安全科学是典型的文理工大交叉学科领域。其实,在国际安全科学权威刊物Safety Science介绍的开篇,就已经很好地回答了这一问题——安全科学是一门大交叉大综合学科,本期刊的作者和读者同时涵盖社会科学家与工程师。再如,在国际上,许多安全类权威期刊(如Safety Science、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与Journal of Safety Research等)都被SSCI收录或同时被SCI与SSCI收录;从事安全工作的人员可来自文、理、工、管理、艺术、医学等,安全类专业可授予多种学位。
安全的依附性和普遍性(各专业、行业和学科领域都有安全问题)以及安全科学交叉综合属性,决定安全科学的学科兼容性极强。目前,其他专业与学科和它的交叉(交集)也越来越多,导致它的研究方向也变得越来越多。到了现在,它似乎变成了一种“万能”学科专业。正因如此,人们把搞安全的人或安全工作称为“万金油”职业或行业。
安全学科专业的大交叉大综合与“万金油”属性,决定安全科学可与其他学科交叉形成多个具体研究领域和方向,决定从事安全科学研究的研究者可来自多个学科领域。这就侧面说明,从事安全科学研究的研究者不仅可以在专门的安全学科期刊发表论文,还可以在其他交叉学科领域发表论文。其实,现实就是这样,很多安全研究论文就来自非专门的安全学科期刊。但是,随着学科的不断细化,形成了不同学科领域的“圈子”,外圈的研究者在曾尚未涉猎的他学科领域发表论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造成的结果是,在发表交叉学科研究成果时,研究者经常面临的首要困难就是学术期刊一般都有明确的学科界定,对交叉学科的论文“不待见”,最悲剧的是,初审时就“跪了”,往往连编辑部的初审都不会过,直接“拒之门外”,说不符合期刊刊载内容。
根据我从事安全信息学/安全情报学的研究经历,总结了在他学科领域期刊发表科研成果(把别人的田变为自家的田)的一些套路和策略,供大家参考,并希望得到你们的高见。概括讲,可以分为四步走:
第一步,选择一个好(适合)的交叉领域。
这个“好(适合)”的评价可以从学术价值、前景等,以及研究者的自身特长、学科背景相关性等方面考虑衡量。
第二步,做好进入他学科领域圈子的前期准备工作。
1)学习他学科领域的核心知识、研究套路、论文写作风格和规范等。
2)了解他学科领域的主要期刊,并学习发表在这些期刊上的研究论文。
3)尝试认识他学科领域的研究者请教、指导或合作;等等。
第三步,尝试进入他学科领域圈子。
1)撰写准备投他学科领域期刊的研究论文。
2)努力过初审的关。我的做法是:一是,在论文题目中直接体现他学科领域的“关键词”,因为论文题目是文章内容的最直接体现;二是,若第一次给某一他学科期刊(中英文都是如此)投稿时,还是耐心给编辑部写封长点的信(我一般A4页面差不多满满一页)吧,说说你文章为什么要投向贵刊,创新性是什么,价值是什么,研究基础等等,还有就是体现你的“诚意”,这样做我发现会大大增加过初审的可能性,因为我的经历,一般的文章处理过程均是初审后直接外审或退稿,而我写了信后有3次出现“初审——复审——外审/退稿”的情况,说明编辑部还是特意专门考虑你的文章了;三是,耐心介绍作者们,重点是研究方向和研究基础,让编辑部觉得你们真是从事这方面研究,有研究基础,当然也算顺便宣传一下自己,增加学术交流机会哈);
3)努力过审稿人的关。当他学科领域的审稿人在审你的论文时,由于他们对他学科领域的理论与方法均研究和理解得非常透彻,一眼就会发现你将他学科领域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安全科学领域时,是否是真“创新”,还是仅仅是“做练习题”。当然,这也不排除审稿人对交叉学科研究的创新性的主观判断能力的高低,即如何交叉学科研究是否是真正的“创新”。这不像安全科学领域的审稿人审你的稿件,一是他们本身对稿件多少有点“学科偏心”,二是他们不是非常熟悉他学科领域的理论与方法,三是更能理解与准确判别安全科学研究的创新性(大多数是交叉创新),所以,就容易通过。为了他学科领域过审稿人的关,你需重点判别你文章是否真的具有“创新性”,其次最好是“开门见山”或“非常显眼”就地指出文章的创新性,甚至花费少量文字引导或暗示他学科领域审稿人应如何看待和判别安全科学领域的创新研究。
4)符合他学科领域期刊的“口味”。学习他学科领域的学术论文撰写“套路”。因为交叉科学研究研究有时需要自然科学方法,有时需要社会科学方法,有时需要发表人文社科期刊的文章,有时发表理工科期刊的文章。没经历过的人也许会说,人文社科和理工科的研究方法与写文章方式不都一样的,有什么难的?其实,若正真经历过,你就会深深发现,具体研究方法、文章写作风格,细到措词表达、感情色彩、摘要、结论与格式等还真是有太多差别,同样的话题以人文社科论文或理工科论文发表,还真不是一回事儿!所以,向他学科领域的学术期刊投稿时,一定要注意他学科领域论文的研究方法、文章写作风格和格式等,提升投稿文章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5)带点“新东西”去他学科领域期刊。以逻辑思辨与定性研究为主导的人文社科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崇尚定量研究方法,甚至是实验科学方法。我想若将安全自然科学的主流研究方法,即定量、逻辑表达和建模等方法,引入你的安全社会科学研究之中,必定会增加你论文的“新颖度”,必定也会使他学科领域的读者眼前突然一亮。
6)了解他学科的学术会议,争取投稿并参会作报告交流。仅文字有时候很苍白无力,见面谈交流别人才会懂,我就觉得我去年参加的华山情报论坛学术会议对我步入情报领域非常重要,但就针对这次参会感悟我发表了2篇论文。
第四步,持续深入并融入参与他学科领域圈子。
1)趁热打铁。趁热乎劲持续研究,争取在他学科领域圈子发表一系列论文,形成一定学术影响力。
2)努力成为他学科领域期刊的审稿专家。
3)尝试申请他学科领域的科研项目;等等。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9: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