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中国的智慧》摘抄(五)

已有 3268 次阅读 2014-5-9 07:10 |个人分类:阅读笔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中国的智慧》摘抄(五)

武夷山

 

(七)自然法的意义

依据价值层次,可以列为下面的表式:

道与理是形而上的真理,为礼与法提供合理化或理由化的根据。前二者是形而上的自然法,后二者是人定的人间法。

(八)守法

要树立法律的权威,养成一般老百姓尊重法律的习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使他们能普遍感受到,法律不只是惩治犯罪,更重要的是保障个人权利,如此方能激起人民守法的主动意愿……

(九)忠诚的要求

古代有《忠经》一书,……传为汉代马融所作,

大约一千年后,美国哲学家忠伊士,也写了一本“忠之哲学”,认为忠是最高的德行,道德律的实现。

(十)道德义务的性质

一个不能尽责的人,是自暴自弃;有才能而不能尽责者,则是弃才。

(十一)人的尊严

人的尊严如只是属于少数人,或必须靠个人的道德力量才能争取到,正反映出政治、社会尚未进入合理的状态。

(十二)现世的乐利

孟子·梁惠王上: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人类自开始求生的挣扎以来,物质的需要就一直把他的精神潜力禁锢在樊笼之中,在这一基础上,道德或精神理想的问题,只是在纵恶与禁恶----一个枷锁的两面做选择,使精力误用了方向。依照弗洛姆的人文伦理学(《人类之路》)……德性与个人创发力的程度成正比.

(十三)理智与感情的冲突

西方对这个问题有三种主要的看法

1.     理智治理感情

2.     理智应清除感情

3.     感情应统治理智

荀子“以心治性”说,是1,道家是2.

感情至上论,西方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哲学家谢林和作家诺伐利,中国的戴东原(1723-1777)和袁枚(1715-1797)恰巧也是在同一时期。

(十四)人的伟大性质

《礼记·儒行篇》:自立、容貌、备豫、近人、特立、刚毅、守义、仕、忧思、宽裕、举贤授能、任举、特立独行、规为、交友、尊让

(十五)中庸

郑德坤《中国的传统文化》(1974,地平线出版社)中论述“何为中庸”:

1. 天地人三才中,以“人”为中心,“天为人而立,地为人而成”(人与自然关系)。

2. 就人人关系言,群家己,折中在家这一层。

3. 就人己关系言,张放、节制、弛紧三态,取“节”态。

4. 就人与时间的关系言,以现在为中心,承先启后,继往开来。

 

相关阅读

《中国的智慧》摘抄(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90272.html

 《中国的智慧》摘抄(二)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90788.html

 《中国的智慧》摘抄(三)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91725.html

《中国的智慧》摘抄(四)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92050.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92632.html

上一篇:三种理想类型的科学身份
下一篇:关于文化传统的点滴讨论
收藏 IP: 219.142.246.*| 热度|

9 陈小润 许培扬 王号 刘玉仙 李毅伟 钟炳 葛素红 孟津 JIANHU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8 03: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