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MCh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MCheng

博文

期刊间转稿,来哪去哪,可以看出期刊身份 精选

已有 11018 次阅读 2020-11-26 13:35 |个人分类:杂志|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写论文,投稿,被拒稿,是一个学者的家常便饭。一是期刊有自己的“门槛”,有自己的刊载范围和质量标准,也受不同学术编辑的喜好影响。当然也有少数期刊编辑把“金子”当“铜块”的事。被拒的稿件,绝大多数都会择刊二投、三投。我自己也有无数次这样的经历。近些年来做期刊,发现很多大型出版商都有一个做法:“肥水不流外人田”,稿件在自家出版的期刊内转投。绝大多数情况是“从高到低”,从综合刊转投专刊。最典型的例子是Nature与它的子刊、子子刊、子子子刊之间的“降级处理”,也有一些是“平级调动”。

《园艺研究》2014年创刊,当时由Nature Publishing Group出版,现在合并到Springer Nature。这些年我们也收到一些从Nature子刊,特别是Nature Plant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的稿子, 但大多是国外作者的。当然大部分都被接受了,我只记得拒了一篇。但基本没有从其他Springer家族期刊转来的。一是我们比较“挑剔”,二是Springer没有什么好的植物学的好刊,三是可能尽管SpringerNature合并了,但投审稿系统还没有, 转起来有点难。这是转稿“从哪里来”。

还有一个问题,《园艺研究》拒掉的稿子“去了哪儿”?我们2020年的投稿量到年底估计会在1000-1200篇,今年计划发文量大概在200-210篇,那这拒掉的的稿件去了哪儿?当然,绝大部分由作者改投到其他期刊了。但也有少数在Nature内部和Springer内(这是最近才有的现象)转。去了最多的是Scientific Report最近也看到其他一些, Heredity (遗传)。

这种转稿,给我带来三个启示:一是稿件从哪些期刊转来,拒掉的稿件转到哪儿去,体现了期刊的定位和品牌。二是转投的稿件也是创办新刊时的一个稿源补充。三是国内有一定影响的期刊要大力创办自己的“子刊”,让自己的稿源留在自家的“自留地”里。

程宗明, 20201125日。FayettevilleGA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40979-1259954.html

上一篇:在美国当教授30年的“喜怒哀乐”
下一篇:2020年总结-大丰收之年
收藏 IP: 76.213.139.*| 热度|

9 吕洪波 曾杰 黄永义 蔡宁 王从彦 武夷山 郑强 苏盛 高建国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2: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