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ic Horse: An Elegant Bein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l6866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博文

参观“启蒙的艺术”展览

已有 4002 次阅读 2011-8-27 14:15 |个人分类:评论述评|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艺术, 莱布尼茨, 展览, 德累斯顿, 巴伐利亚

今年7月中旬在北师大召开的《2011国际莱布尼茨学术会议》上,汉诺威大学教授李文潮有一场精彩的报告。报告完了他提出一个问题,说你们谁能去看看国家博物馆正在展出的题为“启蒙的艺术”(The Art of the Enlightenment)的展览呢?我此前就知道有这个展览会,我便答道,我会去。但去看展览花时间,正巧我买了昨天晚上在国家大剧院的《弄臣》的票。国博天安门东,大剧院在天安门西。所以就可以去专程参观一下展览。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据称“启蒙的艺术”展览必将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关于启蒙艺术的独一无二的展览。何以夸下海口?看看介绍并非没有道理。首先是从展览举办方的规格上,该展览展览由柏林国家博物馆、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绘画收藏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举办。中国国家博物馆也是下了血本,为本次展览提供三个展厅,拿出展出面积近3000平米。此次展览不但是迄今为止中德之间最大规模的展览项目,也是有史以来这三家德国国家博物馆之间最大规模的合作,可谓阵容庞大。其次是展品的数量,这次展出柏林国家博物馆、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和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绘画收藏馆三家博物馆出借的约600件展品。再次展览全方位展示了启蒙的艺术。包括艺术家霍多维茨基、弗里德里希、弗斯利、庚斯博罗、戈雅、格拉夫、格勒兹、霍加斯、乌东、考夫曼、皮拉内西、雷伯恩、席克、蒂施拜因、维尔内特和华托的作品,从绘画、雕塑和版画到手工艺品和服饰,乃至昂贵的科学仪器等。总之,展览把人们的目光引向18世纪艺术的中心主题,生动再现对艺术的欧洲式解读和艺术家的自我解读至今仍产生深远影响的一个时代。
 
国博馆长吕章申曾在《启蒙之对话》论坛上有这么一段话:“发韧于十七、十八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将欧洲带进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为人类思想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也使像中国这样处于长期封建社会的国家受益,所以,很多国内外专家学者都看到了启蒙与中国的关系。在把启蒙理解为一种普遍现象,在把中国思想史上特定时期出现的启蒙现象放在国际文化背景中考量的时候,20世纪开始的中国启蒙运动作为一种政治上的、思想上的运动,也为近代中国开启了新的篇章。”那么不言而喻,“启蒙的艺术”展览作为中国文化机构之间合作的典范,将会促进中国与德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启蒙运动的延续。
 
展期为一年,即从2011年4月1日~2012年3月31日,有兴趣者还是值得一去。但根据我的经验,要想仔细参观,最好要花上一、二天时间,并在此前做一些功课,虽然那里有志愿者做讲解。还有一点要提醒参观者,展览下午4:30开始清场,所以还是从早晨就去最为合适。由于夫人是下午一点多钟才到的,也就只有随讲解员走马观花,不过有讲解总比自己瞎看为好,起码能知道启蒙意味着什么,看看艺术家们是如何表现启蒙的,这是从另外一个视角理解启蒙的意义。最后,我要贴一张展览门票上的一副席克(Christian Gottlieb Schick)的作品作为结尾,该作品的名称叫海因里克•丹内克(Heinrike Dannecker)。特别提醒,要看是画上女子身着的服装:蓝、白、红,这正是法国国旗的颜色,三色旗曾是法国大革命的象征,三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这三种颜色在其他国家的国旗中也都有不同的排列,我们可以去试着找一下。


席克的作品《海因里克•丹内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5489-480158.html

上一篇:【原创+转载】黑格尔是如何比喻哲学的
下一篇:“大衍之数、莱布尼茨的通用字符和通用图灵机”摘要
收藏 IP: 125.33.86.*| 热度|

4 武夷山 武京治 张玉秀 余昕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09: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