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ic Horse: An Elegant Bein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l6866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博文

中国失业的十五种类型

已有 7561 次阅读 2010-10-13 11:05 |个人分类:杂谈散论|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失业, 中国, 类型


据传,美国由于这次金融危机导致了10%的人口失业。这在美国目前已经被闹得沸沸扬扬,甚至认为是中国人把美国的饭碗抢了去了。于是就有迫使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和立法倾向。可是我们是否想过,中国到底有大约多少人失业了呢?都有哪些类型的失业?从统计数字来看,报道说有2亿人(不包括在家务农者)。而他们失业形态也各有不同,大致有一下十五种:

第一,永久性失业。这类失业者丧失了劳动能力,没有机会再找到工作。这类人的失业是最为凄惨的一类,在大城市中可以见到全身被烧伤、双目失明等残疾人属于此类。再就是遭遇车祸,下半身无法行动者,患有先天性疾病者以及原发和继发性神经病者等等。

第二,暂时性失业。这类失业者是因为工作不满意或者搜寻工作当中,处于“离线”状态。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人之常情。而这类人就是希望再往上走的一类人,但是“离线”久了,有可能导致脱离社会而使自己的心理有所障碍。

第三,制度性失业。有些失业者获得的社会保障足以维持基本生活,于是就不愿意工作,西方有些高福利国家,失业者和工作者获得收益大致差不多,很多人不愿意工作。高福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鼓励“懒人”的一种制度。但在中国,有些些垄断性行业在不得不裁员的情况下,把自己的员工裁撤下来,给他们比较优惠的待遇,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第四,结构性失业。这类失业是因为产业布局的调整,使得一部分有劳动技能的人,技术过时而新的技能没有培养出来。这种类型的失业对失业者而言是比较痛苦的,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行业的挡车工之类,所学技能单一,一旦产业结构调整,他们先前的劳动技能便废了。

第五,摩擦性失业,即信息不对称供需双方难以及时匹配产生的失业。供需双方都需要花费搜寻成本,因此,一旦搜寻成本非常大的时候,失业者就不愿意去工作。这种失业类型比较广泛,一是需方要人,供方乐意,但由于双方的信息无法及时沟通,而使就业机会擦肩而过,需方也未必就能选到与自己希望得到的人。

第六,掠夺性失业。很多农民的土地被征收,但获得补偿很少,在城市里又找不工作,这类失业者往往是刚性的。这种中国特色的“农转非”我们并不鲜见,在大城市的城乡结合部,以及其他一些地带往往聚集着这类人群,他们或许对政府不满,或许寻衅滋事。可是他们却又是最值得同情的失业者,是改革的牺牲品。有人曾说,中国要想实现现代化,农民就必须破产,看来此言非谬也。

第七,技能平庸型失业。失业者拥有一般的技能,在需要的时候,企业多招一个也无所谓,少一个也无所谓,往往在裁员中,这类人最先被波及。失业者所掌握的技术平平,在先前的制度下可以混,可是到了真正竞争激烈时,他们就是最先被踢出企业的。例如,复印员、打字员之类的工作,随着此类技术的普及,这种平庸的技术基本不再被垄断了,失业也就必然产生了。

第八,成本型失业。就是失业者觉得自己的技能培养成本比较高,得不偿失,非理性的选择干脆不工作。举两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一个是外企的白领,在外企工作久了,自然随着要有薪金的提高,但是当提到相当高的程度后,这个饭碗可能就有点保不住了。另外一个就是厨师,我们到一家新开张的饭馆吃饭,总是觉得厨师的手艺非常好,使得饭馆赢得口碑,可是过一段时间再去,口味就差了,原因就是大厨在给新饭馆创出牌子的同时,也取得了较高的报酬,此时老板就会用相对便宜的新厨师来替代手艺高超的厨师,这样也就导致了好厨师的失业。当然,手艺活是不愁没饭吃的,此处不养爷,自由养爷处!

第九,对抗性失业。就是没有达到某一目的,不愿意工作,和雇主对抗。在西方,很多人选择罢工。还有,一些公司破产,导致了员工失业。劳资双方的纠纷在西方是很常见的,而且西方的工会势力也具有很强的谈判能力。可是也有例外,这次金融危机劳资双方谈判破裂导致福特汽车公司破产,那么这些人群肯定也就失业了。在中国工会的谈判能力很弱,可是随着民营化程度的提高,此类事件也会逐步提高的。

第十,高工资性失业。一些失业者,前期的工资很高,后来,由于某种原因工资收入下降,就宁愿选择在家。这类人还是比较幸运的,先前的工资收入好,什么都置办齐了,就是不干了也可以维持很长时间都没问题。从业人员包括外企企业高管、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等。

第十一,季节性失业。有些工作是季节性的,和周期性,有淡季和忙季之分,淡季的失业就属于这种类型的失业。应该说这种类型的失业能归为完全失业的行业之中,毕竟还有淡旺两季的交替。我所观察到的就是在新疆棉花成熟时有大量内的民工到新疆摘棉花的就业人员,但棉花并非在全年都处于采摘季节,因此没有棉花可采的时候,这些人就算是失业了。再就是演员,不可能年年都有戏拍,不过他们要比摘棉花的强多了。

第十二,过剩型失业,就是所学的专业技能过剩,使得就业者很难找到工作,竞争激烈。这种现象在中国比较普遍,中国特色之一就是“一窝蜂”,起哄般的跟风。实际上,某种专业技能的岗位不可能需要那么多人。例如,近些年来,凡是大学毕业的人都去考公务员,这就使得公务员这个职业领域成为买方市场,从而使得许多曾经学有所长的人屡遭打击。

第十三,不公平性失业。有些失业,是由于权力的不公正对待导致的。有关系的找到更好的工作,没关系的可能就找不到工作;有时候,得罪了领导,也可能被炒鱿鱼。公平公正应该是一个社会的基本准则,可是在中国这个特殊的社会,关系学占主导地位,没关系有些时候就是无法找到工作,即便是找到了,也未必是你所中意的。所话说,男怕入错行,也可能与中国的关系学有关。得罪头头自然回没有好果子吃,总会有机会整治你的。

第十四,有资格性失业。一些人有生活来源,比如当小三、或者是富家子弟,他们不愿意工作。不说了,近些年来,这种现象太多了!

第十五,认识错误或者价值差异性失业。一些人对于工作比较挑剔,自我价值实现愿望很强烈,当工作没能实现自己的“意义”时候,他们也不愿意工作。眼高手低,没有自我评价的能力,不愿意从基层干起。说实在的,给你个高的职务,你还真不一定干得了。这些人可以说是自己耽误自己。因此,最好还是面对现实,脚踏实地。

以上观察到不一定完全准确,肯定还有其他类型的,希望大家继续提供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5489-372825.html

上一篇:弥尔顿,你现在活着该有多好!
下一篇:看你还敢偷!
收藏 IP: .*| 热度|

4 刘洋 彭雷 苏红 侯成亚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22: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