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ic Horse: An Elegant Bein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l6866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博文

飘啊飘

已有 3398 次阅读 2010-9-16 20:02 |个人分类:评论述评|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北京, 移民, 东京, 阶层, 北漂

“飘”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了,大都指的是在大城市寻找个人发展空间的人。有“农民工”也有“大学生”。例如“北漂”就是典型的“飘”的现象。“北漂们”尚未在北京扎下根,而且数量比较庞大,所以也称北漂一族。指的来自非北京地区的、非北京户口(即传统上的北京人)的、在北京生活和工作的人们。他们来京初期都很少有固定的住所,搬来搬去的,给人漂乎不定的感觉,其自身也因诸多原因而不能对于北京有更多的认同感,故此得名。还有的人是从北京高校毕业后,没有去所分配的外地而在北京找到工作,有的人则是从外地高校毕业后,离开最初的工作单位而前来北京寻得岗位。尽管他们实现了就业,但是,从就业所在地与户籍所在地相分离这种视角来看,他们仍然属于“漂”的一族。这些人几乎都是青年人,多数人往往具有一定学历或较高的文化素养、知识技能,他们主要寻求在文化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一展抱负。他们聚在一起时不免也相互问问各自的老家什么的日常话题,所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同是天涯沦落人,大家如果能够互相帮衬,会在超大的北京城里找到一点点认同感,至少能积累一点人脉。

实际上,不仅在北京,其他国家也有这种情况,例如在日本的东京。人们闲谈的时候常常会问到:“你是哪国的?”这里所谈到的“国”,不是国家的意思,指的是故乡。这与古代日本小“国”林立应该有关系吧。日本人问哪国人就相当于中国人问你的哪里人。无论是北京还是东京,基本上都是移民城市,也就是说,大多数人都不是出身于繁华的大都市。就是在东京都内,真正的东京人是把自己称为“江户子”,因为东京在1868年之前是称为“江户”的。这与中国一些北京人为了表示“正宗”,喜欢说自己是“老北京”,祖宗八辈儿都在皇城根下长大的有点相似。

与飘在北京和飘在东京相比,问题的共性在哪里?这些“飘”们到这样的大城市容易吗?任何一个漂泊者都会抱着憧憬知道旅程辛酸的。所谓“京城大,居不易”,也应该是他们都曾有过的共同感受。北京的房价已使大部分北漂望尘莫及了,那么东京的呢?回望日本战后经济发展史,可以看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东京等大城市的劳动者有70%左右是从农村来。如今,日本NHK电视台经常在周末播放“难忘的歌谣”、“记忆中时代的歌”、“我心中的演歌”的专题晚会节目,这些歌曲中相当一部分内容就是反映当年日本外地“移民”生活的。比如在日本家喻户晓的《北国之春》、《啊,上野车站》、《母亲的叮嘱》等歌曲,就完全是为“移民”、为“农民工”谱写的歌曲。

日本外地“移民”飘入大城市后,怎样对待高房价、高生活的压力呢?说到这个问题,在日本,人们是按照居住的房屋水平来划分“阶层”的。日本的住房分为五级:一是“阿帕头”,就是两层结构的木造房屋,是比较差的,居住在这里面人也是经济上最为拮据的人;二是“团地”楼区,建筑年代也是比较久远的,居住在这里面人大多是负担较重的工薪阶层;三是公寓式楼房,相对就比较好;四是“一户建”,就是我们中国所说的独家小院,居住在这些地方人,生活的水准在不断提升;最后就是现在最为时尚的“塔楼”,也就高层公寓,设施是最好的,居住在这里的人相对来说处于日本社会的上层。这五种住房,也可以说划分出了日本社会的五大“阶层”。

刚刚“漂”到北京和东京等大城市的外地人,特别是准备寻找工作的人,一般都是先居住比较简陋而便宜的房子里来,如在日本就先住在“阿帕头”里面。在北京就是住在城乡结合部、与人合租房子,而现在又有了“蜗居”在由大房子分割开来的“鸽子笼”里。然后,伴随着自己在大城市的发展,再不断地改变居住条件。至于高生活的压力,只要放弃那种不切合实际的“期望值”就会很容易得到解决。例如,一位从日本青森县农村到东京来做清扫工的人,他每三个月左右,就会用打工挣下来的钱到国外去旅游一次,他认为这种生活比起家乡的生活来,充实快乐。所以,我感觉说到外地“移民”的压力,有许多应该是对社 会错误的期望值带来的。那么,无论是哪里的“飘”,如果有大的压力主要是来自精神方面以及那种不切合实际的“期望值”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5489-363728.html

上一篇:与台湾学者探讨信息哲学问题
下一篇:量子计算时代到来了
收藏 IP: .*| 热度|

4 武夷山 刘洋 年福忠 侯成亚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13: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