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ic Horse: An Elegant Bein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l6866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博文

锥子把

已有 2807 次阅读 2019-3-21 10:31 |个人分类:唐山系列|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我以前是抽烟的。那时也就15岁左右的样子,从唐山老家开始的。家乡的爷们儿都抽烟,你要是不加人抽烟的队伍,就不会被当成爷们儿。也就是说,你还是个娃娃。长者或拿个长杆的烟袋锅子,烟杆上掉个烟叶袋子。晃晃悠悠,挺令人羡慕。关内的烟似乎不那么受欢迎。倒是关外的是抢手货,他们管关外来的烟叶叫关东烟,抽起来劲儿大,嘬一口很冲,很过瘾。既然是抢手货,价格也就贵,而且很难买到。如果听说谁弄了点儿关东烟回来,那可是件稀奇的事情。

 

像我们这些年轻些的,尤其是中青年,就不会像老爷子那样拿个烟袋锅子满处晃荡。可是,既然是爷们儿,也只能抽关内的烟了。家乡并不产烟,往往都是在集上买烟叶子,叫黄烟。这些都是晒好了的,一把把地卖。可抽烟却不能一把把地抽。回来后还需进一步加工,往往是把烟叶子放到笸箩中将其揉搓碎了,把其中粗大的烟梗挑出来。剩下的就成了可以抽的碎烟了。那时家乡人没钱,买不起小卖部卖的几分钱一包的卷烟。这些烟叶子往往自己卷起来抽。那时已经有信纸了,尤其是那种比较薄的信纸,卷烟用还是挺合适。

 

自己卷烟肯定不能卷出两头一边粗细烟来。只能卷出一边粗,一边细的烟来抽。他们管这种自己动手卷的烟卷叫“锥子把”。卷锥子把也挺难学的。当时我就不会,学了好半天才学会。从烟荷包中掏出一小撮烟叶,摊在一小片纸上,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其包好。先让烟叶撒不出来。然后两只手各执一端,慢慢地扭转包好烟叶的纸。卷着卷着,这烟自然就一头大,一头小,像个锥子。大头上有个长点儿的揪揪,小头上也有,但不是揪揪,抽的时候,要把它咬下来。锥子把卷好后,再用舌头舔一下缝隙,以免烟叶洒落出来。拿出火柴,用牙或手,把大头的揪揪咬下来或撕下来。然后,火柴一点,就可以开抽了。

 

尤其是冬天,大家都上山打石头。农民嘛,与工人最大的一点不同就是散漫。像在东北,一上冻就不出门了。结果大家就在家里热炕头上唱二人转。可我们是关内,那天气也还是比较冷的。到了山上,那北方也是呜呜地吹。大家磨磨蹭蹭来到山上。先是喊口号,祝毛主席万寿无疆之类的。这是每天必须做的功课。然后就找个被风的地方猫着,抽锥子把,这也是每天必须的。给我的感觉就好像是在说,毛主席都万寿无疆了,我们抽口烟儿他老人家不会认为不好吧。要不天天喊,搁谁身上谁也受不了啊!差不多十点来钟。队长一吆喝,大家起身,干上个把钟头,又要休息一下。这一休息,又会抽上一只锥子把。

 

我这一来二去,也跟着他们抽了起来,成为爷们儿中的一员。但烟这个东西,一旦上了身,可真讨厌。想戒掉吧,真难!后来我回到城里,也还是保持着抽烟的习惯。但那时已经开始抽卷烟了。再到后来烟抽得也是越来越多,一天恨不得要一包的样子。戒了几次都失败了。干脆就不戒了。但让我没想到的是,我在40岁来北京念书,两人一寝室,同寝室的同学不抽烟。他一开始就声明,这个寝室不允许抽烟!那该怎么办呢?念书了,白天教室里肯定不能抽,图书馆也不能抽,那可以抽的地方大概就只有厕所了。我记得特别清楚,我们是9月份入学的。到了11月份,大家从另一位同学家聚会出门后,我兜里还剩两支烟。我就拿出来,给了另一位抽烟的同学一支,我自己点了最后一支。从此彻底告别抽烟。后来回想一下,并不觉得难受似得。

 

从1995年到现在,我基本就没再正经抽烟了。即便有,也是逢场作戏。我这25年烟龄的烟民终于“改邪归正”。不抽烟死不了人,可当时在农村也是形势使然,染上抽烟的毛病。现在有不少人都说自己戒不了。我心里想,那你是没到那个地步。我怎么说戒就戒了呢?其实也是形势使然。

 

写于戒烟25周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5489-1168740.html

上一篇:卡萨莱钢琴独奏音乐会
下一篇:玉兰花
收藏 IP: 221.216.126.*| 热度|

2 郑永军 宁利中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7: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