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anyunzha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uanyunzhai

博文

建筑要满足人的个性化需求

已有 1003 次阅读 2023-7-10 01:12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2023年7月2日,收看了建筑师冯果川的“我们建构的建筑建构了我们”的讲座,这个有趣的标题很吸引人,听了觉得果然不错,很值。

 

讲座是深圳市龙岗区委宣传部举办的“城市美育讲堂”中的一讲,2022年开讲,今年是第二季,此次讲座是第二讲。冯果川的讲座对现有的建筑有许多批评,能让他登堂开讲实属难得。

 

冯果川说,他对建筑没有爱,他是把建筑当成一种媒介,目的呢?听他的叙说,我以为他是以满足不同人的个性化需求为目的的。

 

冯果川对空间、对建筑是有哲学层面的思考的,正是他的这一点吸引了我。讲座中提到了尼采,尼采对个人意志、个人选择的强调应该影响了冯果川。尼采认为,对人来说,存在先于本质。人不同于没有生命的物体,不是事先被决定的,而是可以不断塑造、不断形成、不断展开的。按这个思路,人生应该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的,可惜,现实并非如此。

 

把人生的选择权交由自己手上,是件既让人兴奋又让人担心的事。弗洛姆就说:当代人有逃避自由的倾向,不愿受选择之累,不愿承担选择的责任。可是,别人的选择未必适合你,甚至未必适合公共利益。因为民众逃避自由,所以希特勒得以兴风作浪。

 

可是,给人选择的机会,人就一定能按自己的偏好和利益做选择吗?未必。冯果川紧接着谈到福柯。根据福柯的分析,个人的选择看似美妙,其实是个幻觉。我们早已在现代化进程中被规训,被塑造,被洗脑,我们自以为的自主选择,往往是受别的因素影响、被别的因素决定的。

 

这种影响和决定是怎么形成的呢?一个重要路径是通过空间,通过建筑。

 

冯果川举了三个典型例子,展示了空间是如何影响人的。

 

为了提高监管犯人的效率,功利主义者边沁曾提出圆形监狱的理念,把监狱设计成圆型,中间是个瞭望塔,四周是圆弧形监狱楼。福柯分析说:这种全景敞式建筑,形象表达了现代权力的运行状况,瞭望塔上的人可以随时观看、监督坐牢者,后者却看不到对方。这样的空间设计,让坐牢者随时处于压力下。福柯关心的是,现代社会是如何对人进行规训的。冯果川提到福柯,是因为他在思考如何冲淡、减少这种规训的负面后果,特别是在空间设计、在建筑实践中。随着技术的进步,在现代社会,“窥视”手法的应用更广泛、更便利了,冯果川的尝试尤其重要。

 

基督教深谙空间对人的作用。教堂被设计成与外部世界隔绝的异质场所,让人心生敬畏,被用来凝聚人心。在启蒙运动的理性化和宗教改革的双重冲击下,天主教极力争取民众的支持,他们就在教堂建筑上下功夫,于是便有了复杂、富丽、炫目、夸张的巴洛克建筑。

 

用空间让人产生敬畏的做法在当代社会仍在延用。高大的建筑、宽阔的广场、雄伟、巍峨,影响着人们的心灵,规制着人们的思维。这种做法,固然有正面的功用,但如果滥用,也会让人产生无力感,让生活显得单调。

 

商业社会对空间的操纵更是费尽心机。典型的是购物中心的空间设计。大型商场中往往还摆放昂贵的艺术品,试图把人们的购物欲望包装成美、包装成身份。用这样的空间设计驯化人。商场内上下滚动的扶梯把人当货物一样不停地转运,逛商场的人也不由自主地踏上扶梯,冯果川说,这扶梯在剥夺人的主体性。

 

 

有驯化就是反驯化。冯果川介绍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本雅明的思想,本雅明在《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一书中,研究了波德莱尔对巴黎拱廊街的描述。波德莱尔笔下的巴黎拱廊街孕育了巴黎的现代。在拱廊街时代,人类意识到,城市不仅仅是人的聚落,更多的是人的精神家园。在这个19世纪世界上最摩登的巴黎拱廊街,每一处都带着铜臭味。拱廊街在影响人、塑造人、驯服人。

 

可是,偏有那么一群很穷的波希米亚人,包括艺术家,到拱廊街闲逛,却不被拱廊街空间预设影响,到那里免费吃喝,把糖衣吃下,炮弹原路退回。

 

冯果川说,上海的宜家也把商场布置成家一样的温馨,目的是要销售。可是,既然你想通过空间布置,让人对商场产生家的错觉,就有人索性真的把它当成家,上床睡起了午觉。在冯果川看来,错的不是睡觉的人,商场的营销策略就是一场骗局。

 

那么如何让建筑设计服务于人的需要呢?冯果川讲了他设计的保障房。

 

保障房面积不大,大概20平米左右,怎么能让住的人有尊严、有个性,没有住在牢房的感觉呢?他的设计在墙上做文章。先盖个建筑的壳,不建隔离墙,然后住房申请居住单位。用户通过网络入群,下载户型设计手册。保障房用户在群里自行选择邻居,设计分户墙。比如,墙可以斜着设计,让邻居的采光发生变化,一家采光多些,另一家少些。可以建L型墙,增强住房的视线盲区。也可以两家共用厨房、厕所。还可以在两家间设个可以打开的暗门。冯果川的设计,最后没被采纳,可是,这的确是让人脑洞大开,它让个人的偏好得以满足,个性得以展现。

 

冯果川的设计也有被采纳的。他设计的南宁城市规划馆依山而建,屋顶用绿化覆盖,与山体绿化植被融为一体,建筑形体与山相接,延续了山脉景观,不仅没减少植被面积,反而增加了。绿植也为展示馆起到遮阳、降温、导风的作用。

 

冯果川的设计理念包括:

公共建筑的设计要让市民充分参与,提意见。

多建小尺度场景,方便市民漫游。

建筑的正面会给人紧张感,提倡建不要脸的建筑。

设计师要给建筑空间留白,要想到未来可能的发展。

建筑要说普通话,不要过分强调建筑师个性,不要与地域风格过分绑定。

 

我觉得,冯果川的这些主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当代人类文明的发展。

 

 

B站有冯果川的几个视频,包括:一席的“我今天讲的所有建筑都是不要脸的建筑”、“在建筑里埋下自由生长的种子”、“我对建筑没有爱”。

 

网上的相关文字有: “建筑档案”的对话:“我和我的建筑都说普通话”、“https://zhuanlan.zhihu.com/p/511470781

建筑学是关于空间的综合性知识,每个人都应该掌握 ”,https://www.sohu.com/a/454310387_177128。

 

在小小的花园里面

挖呀挖呀挖

种小小的种子

开小小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14669-1394733.html

上一篇:要不要高扬道德?
下一篇:“一偏”与儒学的发展
收藏 IP: 183.192.10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4: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